赤绳系足
读音(发音): chì shéng jì zú
详细解释(意思):赤绳:红绳;系:结、扣。旧指男女双方经由媒人介绍而成亲。
出处(典故): 唐·李复言《续玄怪录》:“固问囊中何物,曰:‘赤绳子耳!以系夫妻之足,及其生则潜用相系,虽仇敌之家,贵贱悬隔,天涯从宦,吴楚异乡,此绳一系,终不可绾。’”
示例: 从来说月下老人~,虽千里之外,到底相合。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五
赤绳系足成语接龙
第一个字为"赤"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绳"的成语
第三个字为"系"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足"的成语
- 不一而足
- 高材疾足
- 家给民足
- 人给家足
- 自给自足
- 挨肩并足
- 安分知足
- 兵精粮足
- 卑卑不足道
- 不壹而足
- 车尘马足
- 赤绳系足
- 捶胸跌足
- 捶胸顿足
- 搓手顿足
- 得马折足
- 鼎分三足
- 杜口裹足
- 拊膺顿足
- 富在知足
- 高才疾足
- 高才捷足
- 高材捷足
- 红绳系足
- 画蛇添足
- 画蛇著足
- 计获事足
- 家给人足
- 家殷人足
- 救经引足
- 举手投足
- 皲手茧足
- 科头跣足
- 敛手屏足
- 裂裳裹足
- 龙首豕足
- 美中不足
- 摩顶至足
- 蹑手蹑足
- 蓬头跣足
- 骈肩累足
- 胼手胝足
- 胼胝手足
- 品头论足
- 品头评足
- 品头题足
- 评头论足
- 评头品足
- 千里之足
- 翘首企足
- 亲如手足
- 情同手足
- 倾柯卫足
- 如手如足
- 三分鼎足
- 神气十足
- 神完气足
- 束手束足
- 贪心不足
- 恬然自足
- 为蛇画足
- 为蛇添足
- 惟日不足
- 先天不足
- 胁肩累足
- 心满意足
- 心满原足
- 心满愿足
- 一夔已足
- 一手一足
- 引手投足
- 鱼肠雁足
- 圆首方足
- 振衣濯足
- 胝肩茧足
- 炙肤皲足
- 重手累足
- 椎胸跌足
- 椎胸顿足
- 椎膺顿足
- 椎心顿足
赤绳系足相关推荐
成语"赤绳系足"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赤绳系足"逐字解释参考
chì①本为火红色,后泛指红色。《登泰山记》:“日上,正~如丹。”②至诚;真纯。李白《与韩荆州书》:“知君侯推~心于诸贤腹中。”③空;徒。成语有“~手空拳。”④光;裸露。《智取生辰纲》:“六个人脱得~条条的。”【赤壁】1.地名。有三处,都在今湖北省。2.水名。在今山西省安泽县南。【赤地】指旱灾、虫灾严重时,遍地不生庄稼。范晔《后汉书·南匈奴传》:“而匈奴中连年旱蝗,~数千里。”【赤立】空无所有的样子。元好问《游黄华山》:“是时气节已三月,山水~无春容。”【赤舌】谗言,口舌是非。【赤县】1.“赤县神州”的简称。指中国。李白《赠宣城赵太守悦》:“~扬雷声,强项闻至尊。”2.唐代指设在京城附近或地理位置较为重要的大县。杜甫《投简成华两县诸子》:“~官曹拥材杰,软裘快马当冰雪。”【赤衣】原指罪犯穿的衣服,后泛指罪犯。刘向《新序·善谋》:“~塞路,群盗满山。”【赤子】1.初生的婴儿。吕不韦《吕氏春秋·长利》:“民不知怨,不知说,愉愉其如~。”2.旧指子民百姓。王安石《子美画像》:“宁愿吾庐独破受冻死,不忍四海~寒飕飕。”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shéng①绳子。《过秦论》:“然陈涉瓮牖~枢之子。”②木工取直用的墨线。《劝学》:“木直中~,輮以为轮,其曲中规。”③标准;法令。《韩非子·孤愤》:“则贵重之臣必在~之外矣。”④约束;衡量;纠正。《病梅馆记》:“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天下以~天下之梅也。”【绳尺】⒈工匠用的墨线和尺子。⒉法度;尺度;章法。【绳墨】⒈木工画直线的工具。⒉法度;规矩。【绳枢】用绳系住门扇充当门轴。形容家境贫困住房简陋。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xì①悬;挂。《卖炭翁》:“半匹红绡一丈绫,~向牛头充炭直。”②梆缚;拴。《过秦论》:“百越之君,俯首~颈,委下命吏。”③拘囚;关押。《谭嗣同》:“君既~狱……以八月十三日斩于市。”④继;连接。班固《东都赋》:“~唐统,接汉绪。”⑤带子。《陌上桑》:“青丝为笼~,桂枝为笼钩。”⑥世系;系统。杜甫《赠比部箫郎中十兄》:“汉朝丞相~,梁日帝王孙。”⑦联系;关联。柳宗元《封建论》:“大业弥固,何~于诸侯哉。”⑧是。《葫芦僧判断葫芦案》:“因那日买了个丫头,不想~拐子拐来卖的。”⑨附着;随着。《兰亭集序》:“情随事迁,感慨~之矣。”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zú①脚。《劝学》:“假舆马者,非利~也,而致千里。”《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而置之其坐。”②动物的脚。《核舟记》:“细若蚊~,钩画了了。”③器物的支撑部分。《赤壁之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之形成矣。”④充足。《赵威后问齐使》:“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补不~。”⑤满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吾庐独破受冻死亦~。”《兰亭集序》:“快然自~。”⑥足够。《鸿门宴》:“料大王士卒~以当项王乎?”《赤壁之战》:“兵精粮多,~以立事。”⑦值得。《桃花源记》:“不~为外人道也。”《〈论语〉十则》:“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观也已。”【足下】⒈称对方的敬词。战国时多称诸侯国国君为足下。⒉脚下;立足的地方。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