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您目前所在位置:肥壤网 > 成语大全 > 刺虎持鹬 > 刺虎持鹬的成语解释

刺虎持鹬

读音(发音): cì hǔ chí yù

详细解释(意思):比喻待机行事,一举两得。

出处(典故): 《战国策·秦策二》及《史记·张仪列传》载:刺虎,战国时,陈畛说秦惠王,引卞庄子刺虎为喻,先待齐楚交战,乘其两败俱伤时进兵。持鹬,用“鹬蚌相持”之典。

示例: 臣是以反复于前代以蛮攻蛮之成效,而知~,功在乘时。固不在勤天之力以求之也。 ★清·魏源《圣武记》卷六

刺虎持鹬成语接龙

第一个字为"刺"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虎"的成语

第三个字为"持"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鹬"的成语

刺虎持鹬相关推荐

成语"刺虎持鹬"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刺虎持鹬"逐字解释参考

cì①扎,用尖利的东西刺。《寡人之于国也》:“是何异于~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周处》:“处即~杀虎,又入水击蛟。”②尖利像针的东西,物体的尖端。陆龟蒙《蔷薇》诗:“中含芒~欲伤人。”《汉书·霍光传》:“若有芒~在背。”③斥责,指责。《邹忌讽齐王纳谏》:“群臣吏民能面~寡人之过者,受上赏。”《屈原列传》:“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世事。”④名贴,相当于后来的名片。《报刘一丈书》:“即门者持~入,而主者又不即出见。”⑤担任州刺史或郡守。韩愈《柳子厚墓志铭》:“遇有以梦得事白上者,梦得于是改~连州。”【刺刺】话很多的样子。韩愈《送殷员外序》:“丁宁顾婢子,语~不能休。”【刺配】古代对犯罪者的一种惩罚。在犯人脸上刺字,将其押送到边远的地区服役。【刺斜里】路侧;横里;旁边。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hǔ①老虎。《周处》:“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并皆暴犯百姓。”②比喻凶狠残暴。《屈原列传》:“秦,~狼之国,不可信。”《赤壁之战》:“曹公,豺~也,挟天子以征四方。”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chí①拿着;握着;抓着。《狼》:“屠乃奔倚其下,驰担~刀。”②。拉,牵。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选老躄者一人~马。”③把持,掌握。《狱中杂记》:“有某姓兄弟,以把~公仓,法应立决。”④操持,治理。《察今》:“悖乱不可以~国。”⑤扶持。《柳毅传》:“毅恐蹶仆地,君亲起~之曰:‘无惧。’”⑥保持,维持。《苏武》:“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⑦抱着,坚持。《赤壁之战》:“诸人~议,甚失孤望。”⑧携带,带着。《西门豹治邺》:“以故多~女远逃亡。”⑨控制,挟持。《童区寄传》:“二豪贼劫~,反接,布囊其口。”⑩对立,对峙。《赤壁之战》:“今寇众我寡,难与~久。”【持操】保持气节操守。【持衡】1.用秤称物。《新唐书·李石传》:“天下之势犹~然,此首重则彼尾轻矣。”2.比喻评量人才。岑参《奉和相公发益昌》:“暂到蜀城应计日,须知明主持~。”【持衡拥璇】比喻掌握国家权柄。衡、璇,北斗七星中二星名。《北齐书·文宣帝纪》:“昔放勋驭世,沉璧属子;重华握历,~。”(放勋:尧的号。重华:舜的号。)【持寄】以物寄赠友人。【持两端】动摇不定,怀有二心。《汉书·萧望之传》:“乌孙~,亡坚约,其效可见。”(亡:无。)【持禄养交】结交权贵以保持禄位。《管子·明法》:“小臣~,不以官为事,故官失其能。”【持平】主持公道,不偏袒任何一方。【持衰】不梳洗,不吃肉,不近女色。【持重】1.掌握重权。《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魏其者,沾沾自喜耳,多易。难以为相~。”2.稳重;慎重。《汉书·韦贤传》:“玄成为相七年,守正~不及父贤,而文采过之。”3.封建宗法制规定,承继主持宗庙祭祀为持重。《仪礼·丧服》:“~于大宗者,降其小宗也。”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yù①一种水鸟。常在水边或田野中捕食小鱼或贝类。《战国策·燕策二》:“蚌方出曝,而~啄其肉。”成语有“鹬蚌相争”。②飞得很快的样子。木华《海赋》:“~如惊凫之失侣。”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