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虎进狼
读音(发音): jù hǔ jìn láng
详细解释(意思):比喻一害刚去,又来一害。
出处(典故): 明·张煌言《复郎廷佐书》:“乃拒虎进狼,既收渔人之利于河北。”
示例: 若名为同心御侮,实乃利吾土地,我则~,彼则翻云覆雨。 ★陈光远《请力争青岛电》
拒虎进狼成语接龙
- 狼奔鼠窜
- 狼奔鼠偷
- 狼奔兔脱
- 郎才女貌
- 郎才女姿
- 狼餐虎噬
- 狼狈不堪
- 狼餐虎咽
- 狼狈万状
- 狼吃幞头
- 狼狈为奸
- 狼虫虎豹
- 狼狈周章
- 狼顾鸱张
- 狼奔豕突
- 狼心狗肺
- 狼顾鸱跱
- 狼猛蜂毒
- 狼顾狐疑
- 狼前虎后
- 狼心狗行
- 狼顾虎视
- 狼飧虎咽
- 狼烟大话
- 狼贪虎视
- 狼顾麕惊
- 狼烟四起
- 狼贪鼠窃
- 狼顾鸢视
- 狼眼鼠眉
第一个字为"拒"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虎"的成语
- 引虎自卫
- 与虎谋皮
- 帮虎吃食
- 暴虎冯河
- 恶虎不食子
- 养虎自贻灾
- 养虎自遗患
- 豺虎肆虐
- 捋虎须
- 刺虎持鹬
- 打虎牢龙
- 调虎离山
- 雕虎焦原
- 饿虎饥鹰
- 饿虎扑食
- 饿虎扑羊
- 饿虎擒羊
- 饿虎吞羊
- 饿虎之蹊
- 放虎归山
- 放虎遗患
- 放虎自卫
- 风虎云龙
- 伏虎降龙
- 官虎吏狼
- 狐虎之威
- 画虎不成
- 画虎成狗
- 画虎刻鹄
- 画虎类狗
- 画虎类犬
- 假虎张威
- 酒虎诗龙
- 拒虎进狼
- 踞虎盘龙
- 两虎相斗
- 两虎相争
- 龙虎风云
- 猛虎插翅
- 猛虎出山
- 猛虎深山
- 猛虎添翼
- 骑虎难下
- 如虎得翼
- 如虎傅翼
- 如虎生翼
- 如虎添翼
- 豕虎传讹
- 谈虎色变
- 为虎傅翼
- 为虎添翼
- 为虎作伥
- 卧虎藏龙
- 柙虎樊熊
- 绣虎雕龙
- 杨虎围匡
- 养虎留患
- 养虎伤身
- 养虎为患
- 养虎贻患
- 养虎遗患
- 养虎自毙
- 养虎自残
- 养虎自啮
- 养虎自齧
- 一虎不河
- 引虎拒狼
- 引虎入室
- 与虎添翼
- 众虎同心
- 捉虎擒蛟
- 纵虎出匣
- 纵虎出柙
- 纵虎归山
第三个字为"进"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狼"的成语
拒虎进狼相关推荐
成语"拒虎进狼"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拒虎进狼"逐字解释参考
jù①抗拒;抵御。《阿房宫赋》:“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秦。”②拒绝。《答司马谏议书》:“辟邪说,难壬人,不为~谏。”【拒后】阻击敌军,保障大军安全转移。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hǔ①老虎。《周处》:“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并皆暴犯百姓。”②比喻凶狠残暴。《屈原列传》:“秦,~狼之国,不可信。”《赤壁之战》:“曹公,豺~也,挟天子以征四方。”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jìn①前进;向前移动。《涉江》:“船容与而不~兮,淹回水而疑滞。”②出仕;做官。《陈情表》:“臣之~退,实为狼狈。”《岳阳楼记》:“是~亦忧,退亦忧。”③进献;进呈。《促织》:“翼日~宰,宰见其小。”④进谏;劝谏。《邹忌讽齐王纳谏》:“时时而间~。”⑤举荐;推荐。《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于是忌~孙子于威王。”⑥愈;超过。《庖丁解牛》:“臣之所好者,道也,~乎技矣。”⑦进来;进入。《灌园叟晚逢仙女》:“缉捕使臣已将秋公解~。”⑧指前后有几排房屋的大宅院中的一排房屋。《范进中举》:“就在东门大街上,三~三间。”【进学】⒈使学业有进步。⒉科举制指童生经岁试录取进县学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láng一种野兽,形状略像狗,昼伏夜出,性情凶残。比喻凶狠、贪婪。《鸿门宴》:“夫秦王有虎~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狼烟】古代边关报警时烧起的烟。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