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虎擒蛟
读音(发音): zhuō hǔ qín jiāo
详细解释(意思):蛟:蛟龙。能上山捉老虎,下海擒蛟龙。比喻本领大。
出处(典故): 明·无名氏《大劫牢》第三折:“捉虎擒蛟真壮士,好汉声名播四方。”
示例:
捉虎擒蛟成语接龙
- 叫苦不迭
- 胶柱调瑟
- 郊寒岛瘦
- 脚踏两只船
- 交颈并头
- 交口称誉
- 交口称赞
- 交口同声
- 交口赞誉
- 交梨火枣
- 交臂历指
- 交詈聚唾
- 交能易作
- 交臂失之
- 交浅言深
- 交臂相失
- 交头互耳
- 交淡若水
- 交头接耳
- 交相辉映
- 娇鸾雏凤
- 娇皮嫩肉
- 娇生惯养
- 角户分门
- 角巾东路
- 角巾私第
- 挢揉造作
- 挢枉过正
- 矫国更俗
- 狡兔三窟
第一个字为"捉"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虎"的成语
- 引虎自卫
- 与虎谋皮
- 帮虎吃食
- 暴虎冯河
- 恶虎不食子
- 养虎自贻灾
- 养虎自遗患
- 豺虎肆虐
- 捋虎须
- 刺虎持鹬
- 打虎牢龙
- 调虎离山
- 雕虎焦原
- 饿虎饥鹰
- 饿虎扑食
- 饿虎扑羊
- 饿虎擒羊
- 饿虎吞羊
- 饿虎之蹊
- 放虎归山
- 放虎遗患
- 放虎自卫
- 风虎云龙
- 伏虎降龙
- 官虎吏狼
- 狐虎之威
- 画虎不成
- 画虎成狗
- 画虎刻鹄
- 画虎类狗
- 画虎类犬
- 假虎张威
- 酒虎诗龙
- 拒虎进狼
- 踞虎盘龙
- 两虎相斗
- 两虎相争
- 龙虎风云
- 猛虎插翅
- 猛虎出山
- 猛虎深山
- 猛虎添翼
- 骑虎难下
- 如虎得翼
- 如虎傅翼
- 如虎生翼
- 如虎添翼
- 豕虎传讹
- 谈虎色变
- 为虎傅翼
- 为虎添翼
- 为虎作伥
- 卧虎藏龙
- 柙虎樊熊
- 绣虎雕龙
- 杨虎围匡
- 养虎留患
- 养虎伤身
- 养虎为患
- 养虎贻患
- 养虎遗患
- 养虎自毙
- 养虎自残
- 养虎自啮
- 养虎自齧
- 一虎不河
- 引虎拒狼
- 引虎入室
- 与虎添翼
- 众虎同心
- 捉虎擒蛟
- 纵虎出匣
- 纵虎出柙
- 纵虎归山
第三个字为"擒"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蛟"的成语
捉虎擒蛟相关推荐
成语"捉虎擒蛟"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捉虎擒蛟"逐字解释参考
zhuō①握;拿。《新唐书·杨师道传》:“~笔赋诗。”②捉拿;捕捉。《促织》:“旬余,杖至百,两股间脓血流离,并虫亦不能行~矣。”③拾取。《世说新语·德行》:“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而掷去之。”【捉笔】拿笔写文章。【捉刀】指代人作文或做事。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hǔ①老虎。《周处》:“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并皆暴犯百姓。”②比喻凶狠残暴。《屈原列传》:“秦,~狼之国,不可信。”《赤壁之战》:“曹公,豺~也,挟天子以征四方。”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qín捉拿:欲~故纵|~贼先~王。【擒拿】捉拿。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jiāo①传说中一种像龙的能兴云雨发洪水的动物。《湘夫人》:“~何为兮水裔。”②鼍、鳄一类的凶猛水生动物。《周处》:“又义兴水中有~,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蛟妾】比喻凶佞的人。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