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您目前所在位置:肥壤网 > 成语大全 > 粗中有细 > 粗中有细的成语解释

粗中有细

读音(发音): cū zhōng yǒu xì

详细解释(意思):形容人说话做事表面好象粗鲁、随便,实际上却是审慎、细心。

出处(典故):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十五回:“沙僧听说,厉声道:‘好!好!好!正是粗中有细,果然急处从宽。’”

示例: 《三国演义》中的张飞是一个~的大将。

粗中有细成语接龙

第一个字为"粗"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中"的成语

第三个字为"有"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细"的成语

粗中有细相关推荐

成语"粗中有细"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粗中有细"逐字解释参考

cū(1)(条状物)横剖面较大(跟‘细’相对,②至⑥同):~纱|这棵树很~。(2)(长条形)两长边的距离不十分近:~线条|~眉大眼。(3)颗粒大:~沙。(4)声音大而低:~声~气。(5)粗糙(跟‘精’相对):去~取精|这个手工活太~了。(6)疏忽:不周密:~疏|~心大意。(7)鲁莽;粗野:~暴|~话|别拿他当~人,他的心可细呢!(8)略微:~知一二|~具规模。【粗暴】鲁莽;暴躁:态度~。【粗笨】(1)(身材、举止)笨拙;不灵巧:那人身高体大,但动作并不~。(2)(物体)笨重;不精细:这些~家具搬运起来挺费劲。【粗鄙】粗俗:言语~。【粗布】(1)一种平纹棉布,质地比较粗糙。(2)土布。【粗糙】(1)(质料)不精细;不光滑:皮肤~|这种瓷器比较~,赶不上江西瓷。(2)(工作等)草率;不细致:这套衣服的手工很~。【粗大】(1)(人体、物体)粗:长年的劳动使他的胳膊~有力|他跟伙伴抬木头,总是自己抬~的一头。(2)(声音)大:睡在周围的人发出~的鼾声。【粗纺】纺织过程中把棉条纺成粗纱的工序。【粗放】农业上指在同一土地面积上投入较少的生产资料和劳动进行浅耕粗作,用扩大耕地面积的方法来提高产品总量(跟‘集约’相对)。这种经营方式叫做粗放经营。【粗放经营】指以一定数量的劳力和资金,投放在较大面积的土地上粗耕粗作,即通过扩大耕地面积来增加农作物总产量的农业经营方式。【粗犷】(1)粗野;粗鲁。(2)粗豪;豪放。【粗豪】(1)豪爽:~坦率。(2)豪壮:汽笛发出~的声音。【粗话】粗俗的话。【粗活】(~儿)指技术性较低、劳动强度较大的工作。【粗拉】<口>粗糙。【粗粮】一般指大米、白面以外的食粮,如玉米、高粱、豆类等(区别于‘细粮’)。【粗劣】粗糙拙劣:这套书的插图比较~。【粗陋】粗糙简陋。【粗卤】同〖粗鲁〗。【粗鲁】<轻>(性格或行为等)粗暴鲁莽:他是个火性人,说话~,你别介意。也作粗卤。【粗率】粗略草率,不仔细考虑。【粗略】粗粗地;大略;不精确:~估计,这项工程需要三个月才能完工。【粗浅】浅显;不深奥:象这样~的道理是很容易懂的。【粗纱】纺纱过程中的半成品,供细纺用。【粗实】<轻>粗大结实:这张桌子的腿很~|~的腰身。【粗疏】不细心;马虎。【粗腿病】见〖丝虫病〗。【粗细】(1)粗细的程度:碗口~的钢管|这样~的沙子最合适。(2)粗糙和细致的程度:桌面平不平,就看活的~。【粗线条】(1)指笔道画得粗的线条,也指用粗线条勾出的简略轮廓。(2)比喻粗率的性格、作风或方法。也比喻文章等粗略的构思或叙述。【粗心】疏忽;不细心:~大意。【粗野】(举止)粗鲁;没礼貌。【粗制品】初步制成的毛坯产品。【粗重】(1)声音低而音势强:~的嗓音|~的喘息声。(2)(手或脚)大而有力;(物体)笨重:~的手。(3)形体宽,颜色浓:~的笔道儿|他的眉毛显得浓黑~。(4)(工作)繁重费力:他干起活儿来,从最~的到最琐碎的,一向都是抢先去做。【粗壮】(1)(人体)粗而健壮:身材~。(2)(物体)粗大而结实:~的绳子。(3)(声音)大。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zhōng①内;里。《狼》:“一屠晚归,担~肉尽。”②中间;内部。《石钟山记》:“有大石当~流。”③半;一半。《乐羊子妻》:“若~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④中等;不高,不低。《邹忌讽齐王纳谏》:“上书谏寡人者,受~赏。”⑤内心。《史记·韩安国列传》:“深~隐厚。”⑥中国。《图画》:“图画之设彩者,用水彩,~外所同也。”zhòng①符合。《劝学》:“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规。”②射中。《卖油翁》:“见其矢十~八九。”③击中。《荆轲刺秦王》:“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④考中。《范时中举》:“你恭喜~了举人。”⑤猜中。《醉翁亭记》:“射者~,弈者胜。”⑥中伤。《书博鸡者事》:“臧怒,欲~守法。”【中肠】内心。【中人】⒈平常人。⒉朝中公卿大臣。⒊指宦官;太监。⒋宫女。【中节】适度。【中式】⒈科举考试被录取。⒉符合规格。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yǒu①与“无”相对。《论语》:“~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②占有。《鸿门宴》:“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之。”③掌握。《察今》:“~道之士,贵以近知远。”④富有。《货殖列传序》:“礼生于~而废于无。”⑤收获;出产的东西。《捕蛇者说》:“退而甘食其土之~。”⑥或者。《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故君子~不战,战则必胜。”⑦用在动词前,以助语气。《少年中国说》:“干将发硎,~作其芒。”酉yòu①通“又”,表示进一层。《劝学》:“虽~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②通“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陈情表》:“臣密今年四十~四。”【有间】⒈时间很短;一会儿。⒉有缝隙。⒊有仇怨;有矛盾。【有司】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做具体工作。后泛指官吏。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xì①纤细,与“粗”相对。《图画》:“白描,以~笔钩勒形廓也。”②小;微小。《孔雀东南飞》:“纤纤作~步,精妙世无双。”③声音轻微。《春夜喜雨》:“随风潜入夜,润物~无声。”④细腻;精致。司空图《杏花》:“肌~分红脉,香浓破紫苞。”⑤仔细;详细。《促织》:“~瞻景状,与村东大佛阁逼似。”⑥琐碎;琐屑。《晋书·刑法志》:“咸康之世,庾冰好为纠察,近于繁~。”【细谨】小心谨慎;小心谨慎的言行。【细软】⒈纤细柔软。⒉金银珠宝、绫罗绸缎等贵重而又便于携带的财物。【细说】⒈详细地说。⒉小人的坏话;谗言。【细作】⒈间谍;暗探。⒉精巧的工艺制品。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