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您目前所在位置:肥壤网 > 成语大全 > 动静有常 > 动静有常的成语解释

动静有常

读音(发音): dòng jìng yǒu cháng

详细解释(意思):常:常规,法则。行动和静止都有一定常规。指行动合乎规范。

出处(典故): 《周易·系辞上》:“动静有常,刚柔断矣。”

示例:

动静有常成语接龙

第一个字为"动"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静"的成语

第三个字为"有"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常"的成语

动静有常相关推荐

成语"动静有常"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动静有常"逐字解释参考

dòng①活动;行动;运行等。《小石潭记》:“影布石上,佁然不~。”《冯婉贞》:“寨中人蜷伏不少~。”②触动;感动;惊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所以~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石钟山记》:“余方心~欲还。”③扰动。《三国志·诸葛亮传评》:“然连年~众。未能成功。”④动物。陶渊明《饮酒》:“日人群~息。”《察今》:“知~植庶品,率皆递有变迁。”⑤动不动;常常。《赤壁之战》:“~以朝廷为辞。”⑥不知不觉。高适《别杨山人》:“不到嵩山~十年。”【动容】脸上显露出受感动的表情。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jìng①静止不动。《岳阳楼记》:“浮光跃金,~影成璧。”②寂静;安静。《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春山空。”③平静;安定。《墨子·非攻》:“神民不违,天下乃~。”④安闲;娴雅。《张衡传》:“常从容淡~,不好交接俗人。”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yǒu①与“无”相对。《论语》:“~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②占有。《鸿门宴》:“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之。”③掌握。《察今》:“~道之士,贵以近知远。”④富有。《货殖列传序》:“礼生于~而废于无。”⑤收获;出产的东西。《捕蛇者说》:“退而甘食其土之~。”⑥或者。《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故君子~不战,战则必胜。”⑦用在动词前,以助语气。《少年中国说》:“干将发硎,~作其芒。”酉yòu①通“又”,表示进一层。《劝学》:“虽~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②通“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陈情表》:“臣密今年四十~四。”【有间】⒈时间很短;一会儿。⒉有缝隙。⒊有仇怨;有矛盾。【有司】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做具体工作。后泛指官吏。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cháng①永久的;固定的。《师说》:“圣人无~师。”《促织》:“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因责~供。”②规律;准则。《荀子·天论》:“天行有~,不为尧存,不为桀亡。”③平常;普通。《马说》:“且欲与~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采草药》:“盖~理也。”④平日;平时。《张衡传》:“~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⑤经常;常常。《伶官传序》:“夫祸患~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信陵君窃符救赵》:“赢闻晋鄙之兵符~在王卧内。”⑥长度单位,古代八尺为寻,两寻为常。《韩非子·五蠹》:“布帛寻~,庸人不释。”⑦通“尝”。曾;曾经。《史记·留侯世家》:“项伯~杀人,从良匿。”(良:张良。)【常典】1.常例,正常的法度。2.经典。【常流】1.长河。常,通“长”。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宁赴~而葬乎江鱼腹中耳。”2.河流的正道。《史记·河渠书》:“延道弛兮离~,蛟龙骋兮方远游。”3.平庸之辈。《晋书·习凿齿传》:“琐琐~,碌碌凡士,焉足以感其方寸哉。”【常式】1.固定的制度。《管子·君臣下》:“国有~,故法不隐,则下无怨心。”2.典范;法式;常规。《史记·秦始皇本纪》:“群臣诵功,请刻于石,表垂于~。”【常侍】经常侍从君主的官员,秦汉有中常侍,魏晋有散骑常侍,隋唐内侍省有内常侍。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