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您目前所在位置:肥壤网 > 成语大全 > 大辩若讷 > 大辩若讷的成语解释

大辩若讷

读音(发音): dà biàn ruò nè

详细解释(意思):讷:语言迟钝,不善于讲话。真正有口才的人表面上好像嘴很笨。表示善辩的人发言持重,不露锋芒。

出处(典故): 《老子》第四十五章:“大真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示例:

大辩若讷成语接龙

第一个字为"大"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辩"的成语

第三个字为"若"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讷"的成语

大辩若讷相关推荐

成语"大辩若讷"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大辩若讷"逐字解释参考

dà①与“小”相对。《鸿门宴》:“~行不顾细谨。”②重要的;重大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③年长的;排列第一的。《木兰诗》:“阿爷无~儿,木兰无长兄。”④表示范围广,数量多。《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于是乃置酒~会宾客。”《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庇天下寒士俱欢颜。”⑤表示程度深。《董宣执法》:“帝~怒,召宣,欲箠杀之。”tài①通“太”,最。《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②通“泰”,安定。《荀子·富国》:“故儒术诚行,则天下~而富。”【大方】大道理。引申为专家、内行。《庄子·秋水》:“吾长见笑于~之家。”【大成】1.太平,和平。《左传·僖公十五年》:“归之而质其大子,必得~。”2.大有成就。《老子·四十五章》:“~若缺,其用不敝。”3.比喻学术上形成完整体系。《孟子·万章下》:“孔子这谓集~。”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biàn①争论;争辩。《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斗。”②申辨;辩解。《中山狼传》:“狼亦巧~不已以求胜。”③有口才,能言善辩。《信陵君窃符救赵》:“及宾客~士说王万端。”④动听。《五蠹》:“子言非不~也。”⑤通“辨”,分辨;辨别。《望洋兴叹》:“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牛马。”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ruò①像。《赤壁之战》:“众士慕仰,~水之归海。”②及;比得上。《邹忌讽齐王纳谏》:“徐公不~君之美也。”③你;你们;你(们)的。《鸿门宴》:“~入前为寿。”《捕蛇者说》:“更~役,复~赋。”④这样的;这。《齐桓晋文之事》:“以~所为,求~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⑤至于。《齐桓晋文之事》:“~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⑥假如;如果。《殽之战》:“~潜师以来,国可得也。”⑦或;或者。《汉书·食货志》:“时有军役~水旱,民不困乏。”⑧好像;似乎。《桃花源记》:“山有小口,仿佛~有光。”⑨用于形容词后,表示“……的样子”,也可不译出。《诗经·氓》:“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华】若木之花。【若木】古代神话中的树名。生于日落之处,青叶赤花。【若时】⒈顺应天道。时,四时;天运。⒉此时。⒊彼时。【若属】你们这些人。【若许】犹“如许”。如此。【若英】杜若之花。若木之花。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nè说话迟钝。《论语·里仁》:“君子欲~于言而敏于行。”《促织》:“为人迂~。”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