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您目前所在位置:肥壤网 > 成语大全 > 大直若屈 > 大直若屈的成语解释

大直若屈

读音(发音): dà zhí ruò qū

详细解释(意思):最正直的人外表反似委曲随和。亦作“大直若诎”。

出处(典故): 《后汉书荀淑传论》:“及后潜图董氏,几振国命,所谓‘大直若屈,道固逶迤’也。”

示例:

大直若屈成语接龙

第一个字为"大"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直"的成语

第三个字为"若"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屈"的成语

大直若屈相关推荐

成语"大直若屈"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大直若屈"逐字解释参考

dà①与“小”相对。《鸿门宴》:“~行不顾细谨。”②重要的;重大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③年长的;排列第一的。《木兰诗》:“阿爷无~儿,木兰无长兄。”④表示范围广,数量多。《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于是乃置酒~会宾客。”《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庇天下寒士俱欢颜。”⑤表示程度深。《董宣执法》:“帝~怒,召宣,欲箠杀之。”tài①通“太”,最。《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②通“泰”,安定。《荀子·富国》:“故儒术诚行,则天下~而富。”【大方】大道理。引申为专家、内行。《庄子·秋水》:“吾长见笑于~之家。”【大成】1.太平,和平。《左传·僖公十五年》:“归之而质其大子,必得~。”2.大有成就。《老子·四十五章》:“~若缺,其用不敝。”3.比喻学术上形成完整体系。《孟子·万章下》:“孔子这谓集~。”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zhí①不弯曲。《劝学》:“木~中绳,輮以为轮。”②正直。《涉江》:“苟余心之端~兮,虽僻远其何伤。”③正确。《后序》:“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④笔直地。《与朱元思书》:“争高~指,千百成峰。”⑤纵的;竖的。《阿房宫赋》:“~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⑥遇到。《汉书·刑法志》:“魏之武卒,不可以~秦之锐士。”⑦通“值”,价值。《卖炭翁》:“系向牛头充炭~。”⑧通“值”,值班。《晋书·庾珉传》:“珉为侍中,~于省内。”⑨仅仅;只是。《寡人之于国也》:“~不百步耳,是亦走也。”⑩径直;一直。《信陵君窃符救赵》:“侯生摄敝衣冠,~上载公子上坐。”⑾竟然;却。《论积贮疏》:“可为富安天下,而~为此廪廪也。”⑿简直。《序》:“则斯役之价值,~可惊天地泣鬼神。”⒀当。《垓下之战》:“~夜溃围南出,驰走。”【直裰】和尚、道士穿的大领长袍。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ruò①像。《赤壁之战》:“众士慕仰,~水之归海。”②及;比得上。《邹忌讽齐王纳谏》:“徐公不~君之美也。”③你;你们;你(们)的。《鸿门宴》:“~入前为寿。”《捕蛇者说》:“更~役,复~赋。”④这样的;这。《齐桓晋文之事》:“以~所为,求~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⑤至于。《齐桓晋文之事》:“~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⑥假如;如果。《殽之战》:“~潜师以来,国可得也。”⑦或;或者。《汉书·食货志》:“时有军役~水旱,民不困乏。”⑧好像;似乎。《桃花源记》:“山有小口,仿佛~有光。”⑨用于形容词后,表示“……的样子”,也可不译出。《诗经·氓》:“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华】若木之花。【若木】古代神话中的树名。生于日落之处,青叶赤花。【若时】⒈顺应天道。时,四时;天运。⒉此时。⒊彼时。【若属】你们这些人。【若许】犹“如许”。如此。【若英】杜若之花。若木之花。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qū①弯曲。《核舟记》:“~右臂支船。”《送东阳马生序》:“手指不可~伸。”②屈服。《阎典史传》:“挺立不~。”【又】使……屈服。《五人墓道》:“安能~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谋攻》:“不战而~人之兵,善之善者也。”③委屈;冤屈。《海瑞传》:“故家大姓时有被诬负~者。”【又】受委屈。《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三顾臣于草庐之中。”④亏;短少。《刘东堂言》:“理~词穷,怒问。”jué①竭尽;用尽。《论积贮疏》:“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