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您目前所在位置:肥壤网 > 成语大全 > 东征西怨 > 东征西怨的成语解释

东征西怨

读音(发音): dōng zhēng xī yuàn

详细解释(意思):本指商汤向一方征伐,则另一方人民埋怨他不先来解救自己。后指帝王兴仁义之师为民除害,深受百姓拥戴。

出处(典故): 语出《书·仲虺之诰》:“惟王不迩声色,不殖货利,德懋懋官,功懋懋赏……东征西夷怨,南征北狄怨。”

示例: 古先哲王,~。顾予不德,重以劳人。 ★唐·陆贽《重优复兴元府及洋凤州百姓等诏》

东征西怨成语接龙

第一个字为"东"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征"的成语

第三个字为"西"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怨"的成语

东征西怨相关推荐

成语"东征西怨"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东征西怨"逐字解释参考

dōng①东方;东边。《木兰诗》:“~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捕蛇者说》:“悍吏之来吾乡,叫器乎~西,隳突乎南北。”【又】向东;朝东。《望洋兴叹》:“~西而视,不见水端。”《过秦论》:“南取汉中,西举巴蜀,~割膏腴之地,北取要害之郡。”②主人。《礼记·曲礼》有“主人就~阶,客就西阶。”之说,以后遂称主人为~。《红楼梦》:“况且你都拿出来做这个~也不够。”【东床】指女婿。【东第】王公贵族所居的府第。【东宫】太子居住的地方。又指太子。【东君】日神。春神。东王公。【东隅】东方日出之处,指早晨。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zhēng(徵)①出征;远行。王昌龄《出塞》:“万里长~人未还。”②征伐;征讨。《赤壁之战》:“挟天子以~四方。”③征收;争夺。《促织》:“宣德间,宫尚促织之戏,岁~民间。”《答司马谏议书》:“为天下理财,不为~利。”④赋税。《孟子·滕文公下》:“什一,去关市之~。”⑤征召。《张衡传》:“公车特~拜郎中。”⑥追究。《左传·僖公四年》:“寡人是~。”⑦证明。《观巴黎油画记》:“而其事信而有~。”⑧迹象;预兆。《史记·项羽本纪》:“兵未战先见败~。”【征夫】⒈行人;旅人。⒉从役之人。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xī①西方;西边。《木兰诗》:“开我东阁门,坐我~阁床。”【又】向西;往西。《廉颇蔺相如列传》:“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入秦。”②向西行进。《孙膑减灶》:“齐军既已过而~矣。”【西塾】私塾;私人聘请教师育子弟的学舍。古礼主人位在东,客人位在西,所以敬称被聘来教师或幕友的读书人为西宾、西席,私塾也称西塾。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yuàn①怨恨。《赤壁赋》:“其声呜呜然,如~如慕,如泣如诉。”②埋怨;责备。《凉州词》:“羌笛何须~杨柳。”③怨恨。《齐桓晋文之事》:“构~于诸侯。”【怨谤】表示不满的舆论、指责。【怨女】尚未婚配的大龄女子。【怨望】怨恨。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