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本正源
读音(发音): duān běn zhèng yuán
详细解释(意思):端:端正,清理。本:根本。源:根源。指从根本上加以整顿清理。
出处(典故): 《晋书·殷仲堪传》:“端本正源者,虽不能无危,其危易持。”
示例:
端本正源成语接龙
- 源源不断
- 圆孔方木
- 远见卓识
- 渊源有自来
- 愿意
- 圆形
- 圆润
- 远处
- 圆滑
- 远
- 圆
- 远程
- 原装
- 辕下驹
- 原主
- 源
- 原由
- 缘木求鱼
- 原因
- 缘故
- 援助
- 怨声载道
- 怨天忧人
- 怨恨
- 怨
- 远走高飞
- 远在天边
- 远瞩
- 远因
- 愿意
第一个字为"端"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本"的成语
- 强本节用
- 小本经营
- 照本宣科
- 正本清源
- 拔本塞原
- 拔本塞源
- 报本反始
- 背本就末
- 背本趋末
- 变本加厉
- 依本画葫芦
- 崇本抑末
- 大本大宗
- 德本财末
- 端本澄源
- 端本正源
- 敦本务实
- 返本朝元
- 返本还元
- 返本还原
- 返本还源
- 积本求原
- 极本穷源
- 将本求财
- 将本求利
- 降本流末
- 谨本详始
- 进本退末
- 捐本逐末
- 枯本竭源
- 离本徼末
- 离本趣末
- 离本依末
- 木本水源
- 弃本求末
- 弃本逐末
- 强本弱末
- 强本弱支
- 强本弱枝
- 去本就末
- 去本趋末
- 弱本强末
- 舍本求末
- 舍本逐末
- 损本逐末
- 探本穷源
- 推本溯源
- 务本抑末
- 一本万利
- 一本正经
- 有本有原
- 有本有源
- 张本继末
- 整本大套
- 正本澄源
- 追本穷源
- 追本溯源
第三个字为"正"的成语
- 安宅正路
- 必也正名
- 不务正业
- 诚心正意
- 聪明正直
- 端本正源
- 端人正士
- 风华正茂
- 奉公正己
- 公明正大
- 公平正直
- 光明正大
- 禁暴正乱
- 就地正法
- 匡谬正俗
- 量凿正枘
- 明公正道
- 明公正气
- 明公正义
- 明婚正配
- 明婚正娶
- 明媒正礼
- 明媒正娶
- 明堂正道
- 平头正脸
- 清廉正直
- 清源正本
- 寿终正寝
- 堂皇正大
- 堂堂正正
- 歪打正着
- 枉己正人
- 危言正色
- 严气正性
- 言归正传
- 一本正经
- 直言正论
- 直言正色
- 直言正谏
- 作古正经
第四个字为"源"的成语
- 正本清源
- 拔本塞源
- 端本澄源
- 端本正源
- 杜弊清源
- 返本还源
- 极本穷源
- 家学渊源
- 枯本竭源
- 木本水源
- 世外桃源
- 溯流徂源
- 溯流穷源
- 溯流求源
- 溯流追源
- 探本穷源
- 讨流溯源
- 推本溯源
- 沿波讨源
- 沿流讨源
- 饮水辨源
- 饮水思源
- 饮水知源
- 有本有源
- 正本澄源
- 追根查源
- 追本穷源
- 追根穷源
- 追根求源
- 追本溯源
- 追根溯源
- 酌水知源
- 左右逢源
端本正源相关推荐
成语"端本正源"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端本正源"逐字解释参考
duān①事物的一头或一方。《核舟记》:“东坡右手执卷~,左手抚鲁直背。”②缘由。陆机《君子行》:“祸集非无~。”③端正。《核舟记》:“其人视~容寂。”④玄端。古代的一种玄色的礼服。《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章甫,愿为小相焉。”⑤布帛的长度单位。桓宽《盐铁论》:“中国,~之缦。”⑥双手捧物。《红楼梦》:“只有伺侯~菜的几个人。”⑦终究;果真。苏轼《水龙吟》:“料多情梦里,~来见我,也参差是。”【端的】⒈果然;真的。⒉究竟;细情。【端倪】⒈头绪。⒉边际。⒊推测原委。【端详】⒈事情的始末;详情。⒉端庄安详。⒊仔细地看。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běn①草木的根。《谏太宗十思疏》:“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②树木的干。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摇其~以观其疏密。”③根本;基础。《齐桓晋文之事》:“王欲行之,刎盍反其~矣。”④指农业。《论积贮疏》:“今背~而趋末,食者甚众。”⑤本源;根源。《原毁》:“为是者有~有原,怠与忌之谓也。”⑥依照;依据。《图画》:“虽理想派之作,亦先有~,乃增损而润色之。”⑦堆原,考察。《伶官传序》:“抑~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⑧本来的,原来的。《孟子·鱼我所欲也》:“此之谓失其~心。”⑨本来;原来。《愚公移山》:“~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孔雀东南飞》:“~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⑩本钱。韩愈《柳子厚墓志铭》:“子~相侔,则没为奴婢。”⑾这里的;自己的。《采草药》:“用芽者自从~说。”⑿版本;底本。《活板》:“已后典籍皆为板~。”⒀臣下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狱中杂记》:“是无难,别具~章。”⒁株;棵。《汉书·龚遂传》:“令口种一树榆,百~薤五十~葱,一畦韭。”⒂书籍的一册。《活板》:“若止印三二~,未为简易。”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zhèng①不偏;不斜。《谏太宗十思疏》:“惧谗邪,则思~身以黜恶。”②正常;正当。《狱中杂记》:“今天时顺~,死者尚稀。”③规律;道理。《张衡传》:“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④公正;正直。《屈原列传》:“邪曲之害公也,方~之不容也。”⑤作为主体的,与“副”相对。《狱中杂记》:“而十四司~副郎好事者。”⑥恰好;正好。《孔雀东南飞》:“便利此月内,六合~相应。”⑦表示状态的持续、动作的进行。《卖炭翁》:“可怜身上衣~单。”zhēng正月,阴历每年的第一个月。《诗经·小雅·正月》:“~月繁霜,我心忧伤。”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yuán①水的源头。《桃花源记》:“林尽水~,便得一山。”②事物的起源。《原君》:“至废孟子不立,非导~于小儒乎?”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