笃信好学
读音(发音): dǔ xìn hào xué
详细解释(意思):笃信:忠实地信仰。指对道德和事业抱有坚定的信心,勤学好问。
出处(典故): 《论语·泰伯》:“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示例:
笃信好学成语接龙
- 穴居野处
- 学而时习之
- 学而优则仕
- 雪中送炭
- 雪上加霜
- 雪泥鸿爪
- 雪亮
- 雪白
- 雪耻
- 学员
- 学问渊博
- 学生
- 学徒
- 学名
- 学富五车
- 学
- 谑浪调笑
- 靴刀誓死
- 学如登山
- 学步邯郸
- 学识渊博
- 学而不厌
- 雪鬓霜毛
- 学书学剑
- 雪操冰心
- 学非所用
- 学疏才浅
- 学富才高
- 雪耻报仇
- 学无常师
第一个字为"笃"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信"的成语
- 半信半疑
- 半信不信
- 背信弃义
- 笃信好学
- 风信年华
- 寡信轻诺
- 花信年华
- 将信将疑
- 讲信修睦
- 履信思顺
- 偏信则暗
- 取信于民
- 取信于人
- 赏信罚必
- 赏信罚明
- 深信不疑
- 威信扫地
- 言信行果
- 疑信参半
- 音信杳无
- 自信不疑
第三个字为"好"的成语
- 轻才好施
- 叶公好龙
- 爱素好古
- 爱人好士
- 百年好合
- 百年好事
- 不怀好意
- 不识好歹
- 不知好歹
- 逞强好胜
- 笃实好学
- 笃信好学
- 笃学好古
- 笃志好学
- 多快好省
- 好模好样
- 好声好气
- 好心好意
- 好言好语
- 急公好施
- 急公好义
- 急功好利
- 绝妙好辞
- 君子好逑
- 乐道好古
- 乐善好施
- 乐善好义
- 良宵好景
- 绿林好汉
- 敏而好学
- 拿手好戏
- 恰到好处
- 勤学好问
- 轻财好施
- 轻财好士
- 轻财好义
- 弱不好弄
- 贪财好色
- 天道好还
- 惜客好义
- 信而好古
- 行侠好义
- 妍蚩好恶
- 燕昭好马
- 游手好闲
- 争强好胜
- 至亲好友
- 诸亲好友
第四个字为"学"的成语
- 记问之学
- 不愧下学
- 长材茂学
- 虫鱼之学
- 笃实好学
- 笃信好学
- 笃志好学
- 断织劝学
- 高才大学
- 高才绝学
- 鸿儒硕学
- 宏儒硕学
- 口耳之学
- 困而不学
- 敏而好学
- 诠才末学
- 市民文学
- 通才硕学
- 通儒硕学
- 晚生后学
- 一家之学
- 用非所学
- 真才实学
笃信好学相关推荐
成语"笃信好学"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笃信好学"逐字解释参考
dǔ①忠诚;厚道。《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仆道不~,业甚浅近。”②坚定。《礼记·中庸》:“明辨之,~行之。”③(病)重。《陈情表》:“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④很;非常。《南史·文学传》:“盖由时主儒雅,~好文章。”【笃论】正确、恰当的评论。【笃行】力行其事,不改初衷。【笃学】专心学习。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xìn①言语真实;诚实。《曹刿论战》:“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②实在的;真实的。《祭十二郎文》:“呜呼!其~然邪?”③确实;的确。《促织》:“闻之,一人飞升,仙及鸡犬,~夫!。”④相信;信任。《促织》:“成述其异,宰不~。”⑤信用。《后序》:“则直前诟虏帅失~。”⑥讲信用。《谏太宗十思疏》:“~者效其忠。”⑦信物;凭证。《中山狼传》:“是皆不足以执~也。”⑧使者;送信的人。《孔雀东南飞》:“自可断来~,徐徐更谓之。”⑨消息;音讯。《柳毅传》:“长天茫茫,~耗莫通。”⑩快信;信件。《红楼梦》:“弟于内家~中写明,不劳吾兄多虑。”⑾任随;随意。《琵琶行》:“低眉~手续续弹。”shēn通“伸”。伸展;伸张。《中山狼传》:“狼欣然从之,~足先生。”【信步】随意行走。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hǎo①容貌美。《陌上桑》:“秦氏有~女,自名为罗敷。”②好;善、佳。与“坏”、“恶”相对。《春夜喜雨》:“~雨知时节。”《江南逢李龟年》:“正是江南~风景。”【又】友好;和睦。《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欲与王为~,会于西河外渑池。”《隆中对》:“于是与亮情~日密。”③完毕;完成。韩偓《无题》:“妆~方长叹,欢余却浅颦。”④合适;合宜。《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青春作伴~还家。”⑤很。《智取生辰纲》:“你这客官~不晓事。”⑥病痊愈。《林黛玉进贾府》:“只怕他的病一生不能~的了。”hào①喜欢;喜好。《涉江》:“余幼~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②玉器或钱币中间的孔。《周礼·考工记·玉人》:“璧羡度尺,~三寸以为度。”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xué①学习。《论语》:“~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②学问;知识。《为学》:“人之为~有难易乎。”③学校。《送东阳生序》:“今诸生学于太~。”【学宫】学校。【学馆】⒈太学的学舍。⒉私塾。【学涉】学识修养。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