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负妻戴
读音(发音): fū fù qī dài
详细解释(意思):指夫妻远徙避世,不慕荣利。
出处(典故): 相传春秋时,楚狂接舆躬耕而食。楚王使人聘之,请为治淮南。接舆笑而不应。其妻以为君命不从非忠,从之又违义。于是夫负釜甑,妻戴纴器,变名易姓而远徙,莫知所之。见汉·刘向《列女传·楚接舆妻》。
示例: 于是~,携子以入于海。 ★《庄子·让王》
夫负妻戴成语接龙
- 代拆代行
- 呆头呆脑
- 代代相传
- 代马望北
- 代马依风
- 代人受过
- 代人说项
- 呆里撒奸
- 代人捉刀
- 呆如木鸡
- 代为说项
- 呆若木鸡
- 代越庖俎
- 呆似木鸡
- 带减腰围
- 待理不理
- 带金佩紫
- 待人接物
- 带砺河山
- 待时而动
- 带砺山河
- 待时守分
- 带牛佩犊
- 待兔守株
- 带水拖泥
- 待月西厢
- 带月披星
- 待字闺中
- 带罪立功
- 怠惰因循
第一个字为"夫"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负"的成语
第三个字为"妻"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戴"的成语
夫负妻戴相关推荐
成语"夫负妻戴"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夫负妻戴"逐字解释参考
fū①成年男子。《愚公移山》:“遂率子孙荷担者三~。”《论积贮疏》:“一~不耕,或受之饥。”②大丈夫。《左传·宣公十二年》:“闻敌强而退,非~也。”③指服劳役或从事某种体力劳动的人。《智取生辰纲》:“农~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王建《宫词》:“宫人早起笑相呼,不识阶前扫地~。”④女子的配偶;丈夫。《陌上桑》:“罗敷自有~。”fú①⒈这;那。《归去来兮辞》:“乐~天命复奚疑?”⒉他。《左传·襄公二十年》:“使~往而学焉。”②⒈用在句首,引起议论。《烛之武退秦师》:“~晋何厌之有?”⒉用在句中,使语气显得舒缓。《论语·阳货》:“食~稻,衣~锦,放女安乎?”⒊用在句末,表示感叹。相当于“啊”“吧”。《兰亭集序》:“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fù①背;用木板驮大东西。《愚公移山》:“命夸娥氏二子~二山。”《齐桓晋文之事》:“颁白者不~戴于道路矣。”②负担;承担。《淮南子·主术》:“而智日困,而自~其责也。”【又】使……承担。《廉颇蔺相如列传》:“均之二策,宁许以~秦曲。”③蒙受;遭受。《窦娥冤》:“不明不暗,~屈衔冤。”④背倚;背靠着。《礼记·孔子闲居》:“子夏蹶然而起,~墙而立。”⑤依靠;凭借。《廉颇蔺相如列传》:“秦贪,~其强,以空言求璧。”⑥辜负;对不起。《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大王而~赵。”《左忠毅公逸事》:“吾上恐~朝廷,下恐愧吾师也。”⑦违背;背弃。《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度秦王虽斋,决~约不偿赵城。”⑧失败。《六国论》:“故不战而强弱胜~已判矣。”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qī妻子;男子的配偶。《邹忌讽齐王纳谏》:“吾~之美我者,私我也。”qì以女嫁人。《三国志·魏书·荀彧传》:“太祖以女~彧长子辉。”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dài①加在头上;用头顶着。《送东阳马生序》:“同舍生皆被绮绣,~朱缨宝饰之帽。”《齐桓晋文之事》:“颁白者不负~于道路矣。”②推崇;遵奉;拥护。《原君》:“古者天下之人爱~其君,比之如父,拟之如天。”【戴白】满头白发,借指老人。陆游《新凉书怀》:“邻曲今年又有年,垂髫~各欣然。”【戴笠】戴斗笠,比喻贫贱。【戴头】比喻刚正不畏强暴,不怕杀头。【戴翼】辅助。《汉书·董仲舒传》:“欲则先王这法以~其世者甚众。”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