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您目前所在位置:肥壤网 > 成语大全 > 改节易操 > 改节易操的成语解释

改节易操

读音(发音): gǎi jié yì cāo

详细解释(意思):改变原来的操行和志向。多指丧失应当坚守的节操;也指去恶为善。同“改操易节”。

出处(典故): 明·归有光《上王都御史书》:“故以为人之贤不肖有定,而古之知人者,决于一见,而终其身不易。彼有改节易操者,必其始非本性,有矫而为之者。”

示例:

改节易操成语接龙

第一个字为"改"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节"的成语

第三个字为"易"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操"的成语

改节易操相关推荐

成语"改节易操"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改节易操"逐字解释参考

gǎi①改变;变化。《周亚夫军细柳》:“天子为动,~容式车。”《回乡偶书》:“乡音未~鬓毛哀。”②改正;改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人恒过,然后能~。”【改醮】改嫁。醮,结婚时以酒祭神。《晋书·李密传》:“父早亡,母向氏~。”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jié①竹节。《晋书·杜预传》:“譬如破竹,数~之后,皆迎刃而解。”②泛指植物的茎节;植物枝干交接之处。《易·说卦》:“其于木也,为坚多~。”③人及动物的骨节、关节。《庖丁解牛》:“彼~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④时节;季节。《雨霖铃》:“更那堪冷落清秋~。”⑤节日。《九月九忆山东兄弟》:“每逢佳~倍思亲。”⑥符节;旌节。缀有旄牛尾的竹竿,为古代使者出使的信物。《江城子·密州出猎》:“持~云中,何日遣冯唐?”⑦礼节;礼仪。《论积贮疏》:“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⑧常规惯例。《狱中杂记》:“寝食违~。”⑨气节;节操。《陈情表》:“本图宦达,不矜名~。”⑩贞节;贞操。《孔雀东南飞》:“君既为府吏,守~情不移。”⑾关键;要害。《察传》:“夫乐,天之精也,得失之~也。”⑿章节;段落。李商隐《杂纂》:“文无句读,书少章~。”⒀节度;法度;分寸。《荀子·成相》:“言有~。”⒁一种用竹子编成的可拍击成声的乐器。左思《蜀都赋》:“巴姬弹弦,汉女击~。”⒂节拍;节奏。《促织》:“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而舞。”⒃节制;节约。《长亭送别》:“趁程途~饮食,顺时自保揣身体。”《训俭示康》:“小人寡欲则能谨身~用,远罪丰家。”⒄简明;简要。《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疏之欲其通,廉之欲其~。”⒅斗拱;屋柱上端承梁的方形木头。《训俭示康》:“(管仲)山~藻棁,孔子鄙其小器。”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yì①交换。《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以十五城请~寡人之璧。”《论积贮疏》:“罢夫羸老~子而咬其骨。”②改变;变换。《涉江》:“阴阳~位,时不当兮。”③容易,与“难”相对。《滕王阁序》:“冯唐~老,李广难封。”《为学》:“天下事有难~乎?”④轻视。《童区寄传》:“贼~之,对饮酒,醉。”⑤平坦。《李愬雪夜入蔡州》:“由是贼中险~远近虚实尽知之。”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cāo①拿着;携带。《愚公移山》:“~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鸿门宴》:“大王来何~?”②掌握;控制。《韩非子·定法》:“~杀生之柄。”③持用;采取。《答司马谏议书》:“而议事每不合,所~之术多异故也。”④从事。《促织》:“邑有成名者,~童子业,久不售。”⑤节操;品行。《史记·张汤传》:“汤之客田甲,虽贾人,有贤~。”⑥琴曲。《列子·伯牙与钟子期》:“初为霖雨之~,更造崩山之音。”【操持】1.握着;拿着。班固《汉书·苏武传》:“杖汉节牧羊,卧起~,节旄尽落。”2.持;保养。《汉书·王嘉传》:“天子以相等皆见上体不平,外内顾望,~两心。”3.操守。李商隐《漫成五章》之二:“李杜~事略齐,三才万象共端倪。”【操刀必割】比喻不可失掉时机,行事当及时。【操觚】1.执简。觚,古人书写时所用的木简,代指作文章。宋濂《王冕传》:“当风日佳时,~赋试,千百不休。”2.执酒器。【操练】以队列形式学习和练习军事技能。【操券】执持契券,后来喻事情有成功的把握。【操守】指人的行为品德。【操行】1.操守;品行。《楚辞·七谏·沉江》:“正臣端其~兮,反离谤而见攘。”(离:通“罹”。遭受。)2.特指廉洁正直的品行。范晔《后汉书·贾复传》:“少有~,多智略”。【操作】劳动。李纲《题邵平种瓜图》:“儿童玉立形骨清,挈笠携筐助~。”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