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您目前所在位置:肥壤网 > 成语大全 > 以羊易牛 > 以羊易牛的成语解释

以羊易牛

读音(发音): yǐ yáng yì niú

详细解释(意思):易:更换。用羊来替换牛。比喻用这个代替另一个。

出处(典故): 《孟子·梁惠王上》:“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

示例: 东床已招佳选,何知~;西邻纵有责言,终难指鹿为马。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七

以羊易牛成语接龙

第一个字为"以"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羊"的成语

第三个字为"易"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牛"的成语

以羊易牛相关推荐

成语"以羊易牛"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以羊易牛"逐字解释参考

yǐ①用;使用。《涉江》:“忠不必用兮,贤不必~。”②做。《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如或知尔,则何~哉?”③认为。《邹忌讽齐王纳谏》:“皆~美于徐公。”④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可视情况译为“拿”、“用”、“凭”、“把”等。《廉颇蔺相如列传》:“愿~十五城请易璧。”⑤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廉颇蔺相如列传》:“秦亦不~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⑥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等。《捕蛇者说》:“而吾~捕蛇独存。”《廉颇蔺相如列传》:“且~强秦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⑦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可译为“在”、“从”。《苏武传》:“武~始元六年春至京师。”⑧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战国策·周策》:“天下有变,王割汉中~楚和。”《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欲~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⑨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并且”等,也可省去。《游褒禅山记》:“夫夷~近,则游者众;险~远,则至者少。”⑩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和方式,可译为“而”,也可省去。《游褒禅山记》:“予与四人拥火~入。”⑾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由于”。《廉颇蔺相如列传》:“吾所以为此者,~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⑿表修饰和被修饰关系。《归去来辞》:“木欣欣~向荣,泉涓涓而始流。”⒀表目的关系,可译为“而”“来”“用来”等。《师说》:“作《师说》~贻之。”⒁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或范围,用法同现代汉语。《张衡传》:“自王侯~下,莫不逾侈。”⒂表示在叙述某件事时又转到另一件事上,可译为“至于”。《柳毅传》:“然自约其心者,达君之冤,余无及也。~言慎勿相避者,偶然耳,岂有意哉!”⒃通“已”。已经。《陈涉世家》:“座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怪之矣。”⒄通“已”。停止。《齐桓晋文之事》:“无~,则王乎?”⒅只是。《冯谖客孟尝君》:“君家所寡有者,~义耳。”【以往】以后。【以为】⒈认为。⒉使……成为。⒊把……当作。⒋作为;用作。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yáng(1)哺乳动物,反刍类,一般头上有一对角,分山羊、绵羊、羚羊等多种。(2)姓。<古>又同‘祥’xiáng。【羊肠小道】曲折而极窄的路(多指山路)。【羊齿】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长在阴湿的地方,根茎短而粗,羽状复叶,小叶披针形,孢子囊群生在叶脉的两侧。根茎可以做驱除绦虫的药。也叫绵马。【羊痘】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由一种病毒引起,症状是体温升高,鼻腔有浆液状分泌物,身上无毛和毛稀的部分出现水疱,后来变成脓疱,结痂脱落后有疤痕。【羊肚儿手巾】<方>毛巾。【羊肚蕈】蕈的一种,菌柄浅黄色,菌盖卵形或椭圆形,面上有许多不规则多角形的窝,象羊肚。可供食用。【羊羔】小羊。【羊羹】用赤小豆粉、琼脂、砂糖等制成的一种点心。【羊工】放羊的雇工。【羊倌】(~儿)专职放羊的人。【羊毫】用羊毛做笔头的毛笔,比较柔软。【羊胡子草】多年生草本植物,有根茎,叶子细长,象羊的胡子。这种草的草皮常用来铺草坪。【羊角】<书>指弯曲而上的旋风。【羊角风】癫痫的通称。【羊毛】羊的毛,通常指用做纺织原料的。【羊毛疔】中医指头痛、寒热、状似伤寒的病,患者胸部、背部有红点,用针挑破能取出形状象羊毛的东西。发病很急,严重的很快引起死亡。【羊膜】人和哺乳动物包裹胎儿的膜,由外胚层和中胚层的一部分组成。【羊皮纸】(1)用羊皮做成的象纸的薄片,用于书写。(2)经硫酸处理而制成的纸,厚而结实,不透油和水,用来包装物品。【羊水】羊膜中的液体。羊水能使胎儿不受外界的震荡,并能减少胎儿在子宫内活动时对孕妇的剌激。【羊桃】【杨桃】(1)见〖五敛子〗。(2)<方>猕猴桃。【羊痫风】癫痫的通称。【羊踯躅】落叶灌木,叶子长椭圆形或倒披针形,背面有灰色柔毛,花冠钟状,花金黄色,有强烈的香气。是一种有毒的植物,可做杀虫剂。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yì①交换。《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以十五城请~寡人之璧。”《论积贮疏》:“罢夫羸老~子而咬其骨。”②改变;变换。《涉江》:“阴阳~位,时不当兮。”③容易,与“难”相对。《滕王阁序》:“冯唐~老,李广难封。”《为学》:“天下事有难~乎?”④轻视。《童区寄传》:“贼~之,对饮酒,醉。”⑤平坦。《李愬雪夜入蔡州》:“由是贼中险~远近虚实尽知之。”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niú(1)哺乳动物,身体大,趾端有蹄,头上长有一对角,尾巴尖端有长毛。是反刍类动物,力气大,供役使、乳用或乳肉两用,皮、毛、骨等都有用处。我国常见的有黄牛、水牛、牦牛等几种。(2)比喻固执或骄傲:~气|~脾气。(3)二十八宿之一。(4)姓。【牛蒡】二年生草本植物,叶子互生,心脏形,有长柄,背面有毛,花管状,淡紫色,根多肉。根和嫩叶可做蔬菜,种子和根可以入药,有清热解毒的作用。【牛脖子】<方>牛脾气。【牛痘】(1)牛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原体和症状与天花极相近。(2)痘②。【牛痘苗】见〖痘苗〗。【牛犊】小牛。也叫牛犊子。【牛顿运动定律】经典力学的基本定律。第一定律:一物体若不受外力,则它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不变。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第三定律:物体甲若对物体乙施以力,则同时物体乙对甲也有反作用力,二力大小相同,方向相反,并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牛轭湖】也叫弓形湖。河道的部分曲流,因流水改道被舍弃、淤塞而成的湖泊。形状象牛轭(牛驾车时套在脖子上的曲木)。湖北省荆江两岸多这样的湖泊。【牛耳】见〖执牛耳〗。【牛肺疫】牛的一种传染病,由病菌引起,症状是体温升高,咳嗽,食欲减退,严重时呼吸急迫,喉部、前胸和四肢关节发生水肿。【牛鬼蛇神】奇形怪状的鬼神。比喻社会上的丑恶东西和形形色色的坏人。【牛黄】药名,病牛的胆汁凝结成的黄色粒状物或块状物。是珍贵的中药材,有强心、解热等作用。【牛黄清心丸】常用中医成药。有清心开窍功能,主治痰热蒙闭、神昏抽搐。【牛黄上清丸】常用中成药。有清火解毒功能,主治口舌生疮、耳齿肿痛、风火眼赤、大便躁结等症。【牛角尖】(~儿)比喻无法解决的问题或不值得研究的小问题。钻~钻牛角尖】比喻费力研究不值得研究的或无法解决的问题。也说钻牛角。【牛劲】(~儿)(1)大力气:费了~。(2)牛脾气。【牛郎星】牵牛星的通称。【牛马】比喻为生活所迫供人驱使从事艰苦劳动的人。【牛毛雨】细而密的小雨。【牛虻】昆虫,虻的一种,身体长椭圆形,有灰、黑、黄褐等色,胸部和腹部有花纹。成虫在夏季晴朗天气最活跃,雄在吸食植物的汁液和花蜜,雌的吸食牛、马等家畜的血液。【牛奶】从母牛乳腺中分泌出来的乳汁。由水分、蛋白质、脂肪、乳糖、灰分及维生素等组成,营养丰富。【牛腩】<方>牛肚子上和近肋骨处的松软肌肉,也指用这种肉做成的菜肴。【牛排】大而厚的牛肉片,多指用大而厚的牛肉片做成的菜肴。【牛皮】(1)牛的皮(多指已经鞣制的)。(2)比喻柔韧或坚韧:~糖|~纸。(3)说大话叫吹牛皮。【牛皮菜】<方>叶甜菜。【牛皮癣】慢性皮肤病,症状是先出现丘疹,以后有容易脱落的薄鳞片,多生在肘部、膝部,局部发痒,不传染。【牛皮纸】质地坚韧、拉力强的纸,黄褐色,用硫酸盐木浆制成,多用于包装。【牛脾气】倔强执拗的脾气。【牛气】<轻><方>形容自高自大的骄傲神气。【牛头刨】刨床的一种,用来加工较小工件的平面,由往复运动着的刀具来切削固定在机床工作台上的作件。机床刀架部分象牛头,所以叫牛头刨。【牛蛙】蛙的一种,身体比普通青蛙大得多,四肢特别发达。生活在潮湿的地方,叫的声音象牛,吃昆虫、鱼虾等。肉味鲜美,皮可以制革。【牛瘟】牛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原体是一种病毒。症状是高热,眼和鼻孔流脓状分泌物,病势沉重时反刍停止,腹泻带血,口内黏膜糜烂。患牛瘟死去的牛,肠黏膜坏死,胆胀大。有的地区叫烂肠瘟、胆胀瘟。【牛膝】多年生草本植物,茎方形,节大,叶子对生,椭圆形,穗状花序,花绿色,果实椭圆形。根可入药,有利尿和通经作用。【牛性】牛脾气。【牛鞅】牛拉东西时架在脖子上的器具。也叫牛鞅子。【牛蝇】昆虫,形状象蜂,身体表面有黑色和黄色相间的绒毛,口器退化。雌牛蝇在牛毛上产卵,幼虫寄生在牛体内,成熟后,从牛脊背开孔钻出,落在地上变成蛹。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