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您目前所在位置:肥壤网 > 成语大全 > 号啕大哭 > 号啕大哭的成语解释

号啕大哭

读音(发音): háo táo dà kū

详细解释(意思):号啕:大哭声。放声大哭。

出处(典故): 《周易·同人》:“同人先号咷而后笑。”

示例:

号啕大哭成语接龙

第一个字为"号"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啕"的成语

第三个字为"大"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哭"的成语

号啕大哭相关推荐

成语"号啕大哭"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号啕大哭"逐字解释参考

háo①大声喊叫;呼喊。《童区寄传》:“因大~,一座皆惊。”《后序》:“天高地迥,~呼靡及。”【又】呼啸。《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②哭。《项脊轩志》:“令人长~不能自禁。”hào①号令;命令。《屈原列传》:“入则与王图论国事,以出~令。”②号称;称作。《史记·高祖本纪》:“项羽兵四十万,~百万。”《谭嗣同》:“与杨锐、林旭、刘光第同参预新政,时~为‘军机四卿’。”【又】称号。《陈涉世家》:“陈涉乃自立王,~为张楚。”【又】别号。《醉翁亭记》:“故自~曰醉翁也。”③乐器名。如号筒,吹号。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táo哭:号(háo)~。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dà①与“小”相对。《鸿门宴》:“~行不顾细谨。”②重要的;重大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③年长的;排列第一的。《木兰诗》:“阿爷无~儿,木兰无长兄。”④表示范围广,数量多。《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于是乃置酒~会宾客。”《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庇天下寒士俱欢颜。”⑤表示程度深。《董宣执法》:“帝~怒,召宣,欲箠杀之。”tài①通“太”,最。《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②通“泰”,安定。《荀子·富国》:“故儒术诚行,则天下~而富。”【大方】大道理。引申为专家、内行。《庄子·秋水》:“吾长见笑于~之家。”【大成】1.太平,和平。《左传·僖公十五年》:“归之而质其大子,必得~。”2.大有成就。《老子·四十五章》:“~若缺,其用不敝。”3.比喻学术上形成完整体系。《孟子·万章下》:“孔子这谓集~。”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kū因痛苦悲哀或感情激动而流泪,有时候还发出声音:~泣|放声大~。【哭鼻子】<口>哭(含诙谐意)。【哭哭啼啼】没完没了地哭。【哭泣】轻声哭。【哭穷】口头上向人装穷。【哭丧棒】旧俗出殡时孝子拄的棍子。【哭丧着脸】心里不痛快,脸上流露出很不高兴的样子。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