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您目前所在位置:肥壤网 > 成语大全 > 鸿毳沉舟 > 鸿毳沉舟的成语解释

鸿毳沉舟

读音(发音): hóng cuì chén zhōu

详细解释(意思):毳:鸟兽的细毛。鸿雁细毛虽轻,堆积过多也能使船沉没。比喻小问题不解决,积累多了就要出大问题。

出处(典故): 《新论·慎隙》:“鸿毳性轻,积之沉舟。”

示例:

鸿毳沉舟成语接龙

第一个字为"鸿"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毳"的成语

第三个字为"沉"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舟"的成语

鸿毳沉舟相关推荐

成语"鸿毳沉舟"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鸿毳沉舟"逐字解释参考

hóng①大型雁类的泛称。《报任安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毛。”②书信。《西厢记》:“自别颜范,~稀鳞绝,悲怆不胜。”③通“洪”。⒈大。《陋室铭》:“谈笑有~儒,往来无白丁。”⒉洪水。《荀孑·成相》:“禹有功,抑下~。”⒊强盛。《吕氏春秋·执一》:“五帝以昭,神农以~。”【鸿儒】大儒,泛指学识广博的人。【鸿绪】祖先的基业,多指帝王世传的大业。【鸿洞】⒈虚空混沌的样子。⒉弥漫无边,连成一片。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cuì<书>鸟兽的细毛。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chén①沉入水中;沉没。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岳阳楼记》:“浮光跃金,静影~璧。”②泛指下落;沉陷。《过零丁洋》:“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雨打萍。”③沉溺;陷入。《冯谖客孟尝君》:“~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④重;沉重。《采草药》:“无苗时采,则实而~。”⑤深;深沉。《如梦令》:“常记溪亭日幕,~醉不知归路。”【注】“沉”原来写作“沈”,音shěn;“沉没”、“深沉”各义写作“沉”,音chén。【沉沉】1.深沉、凝重的样子。2.昏愦不清的样子。柳永《雨霖铃》:“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楚天阔。”【沉浮】1.在水面上出没。2.亦作“浮沉”。比喻人事的升降、盛衰、消长。【沉沦】1.沉没;沉溺。范晔《后汉书·寇荣传》:“蹈陆土而有~之忧,远岩墙而有镇压之患。”2.埋没;沦落。杜甫《赠鲜于京兆二十韵》:“奋飞超等级,容易失~。”3.死的委婉说法。陈寿《三国志·魏书·高堂隆传》:“若遂~,魂而有知,结草以报。”【沉迷】陷溺;迷惑。丘迟《与陈伯之书》:“~猖獗,以至于此。”【沉湎】沉溺于酒。【沉抑】1.郁结而不顺畅。屈原《九章·异诵》:“情~而不达兮,又蔽而莫之曰。”2.隐退。《管子·宙合》:“知道之不可行,则~以辟罚,静默以侔免。”3.压制。【沉毅】沉着而刚毅。【沉吟】1.沉思。曹操《短歌行》:“但为君故,~至今。”2.犹豫不决。《后汉书·隗嚣传》:“邯得书,~十馀日,乃谢士众,归命洛阳。”3.低声吟咏。谢庄《月赋》:“~齐章,殷勤陈篇。”【沉郁】1.积滞而不通畅。韦应物《善福阁对雨寄李儋幼遐》:“感此穷秋气,~命友生。”2.含蕴深刻。任昉《王文宪集序》:“若乃金版玉匮之书,海上名山之旨,~淡雅之思,离坚合异之谈,莫不揔制清衷,递为心极。”【沉鸷】深沉勇猛。杜牧《罪言》:“故其人~多材力,重许可,能辛苦。”【沉滞】1.积滞而不通畅。吕不韦《吕氏春秋·情欲》:“筋骨~,血脉壅塞。”2.仕宦久不得升迁。《北史·王慧龙传》:“去州归京,多年~。”3.停滞;拖延。《后汉书·尹敏传》:“帝深非之,虽竟不罪,而亦以此~。”4.隐退。宋玉《九辩》:“愿~而不见兮,尚欲布名乎天下。”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zhōu①船。《劝学》:“假~楫者,非能水也。”【又】乘船;坐船。《石钟山记》“余自齐安~行适临汝。”②环绕。《诗经·公刘》:“何以~之,维玉及瑶。”【舟楫】⒈船和浆,泛指船只。⒉比喻辅佐大臣。【舟师】⒈水军。⒉船家。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