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您目前所在位置:肥壤网 > 成语大全 > 狐鸣狗盗 > 狐鸣狗盗的成语解释

狐鸣狗盗

读音(发音): hú míng gǒu dào

详细解释(意思):指作恶偷盗之徒。旧时统治者对造反者的贬称。

出处(典故): 《旧唐书·郑畋传》:“畋谬领藩垣,荣兼将相,每枕戈而待旦,常泣血以忘餐,誓与义士忠臣,共剪狐鸣狗盗。”

示例:

狐鸣狗盗成语接龙

第一个字为"狐"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鸣"的成语

第三个字为"狗"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盗"的成语

狐鸣狗盗相关推荐

成语"狐鸣狗盗"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狐鸣狗盗"逐字解释参考

hú狐狸。《战国策·楚策一》:“虎求百兽而食之,得~。”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míng①鸟叫。《与朱元思书》:“好鸟相~,嘤嘤成韵。”②发出声响。《琵琶行》:“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又】使……鸣;使……发出声响。《石钟山记》:“虽大风浪不能~也。”③敲击发声。《陈州粜米》:“也还要上登闻将怨鼓~。”④扬名;出名。《柳敬亭传》:“此子机变,可使以其技~。”【鸣镝】响箭。【鸣銮】指皇帝或贵族出行。【鸣玉】腰间佩玉发出声响。【鸣驺】贵官出行时驺卒喝道。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gǒu哺乳动物,种类很多,嗅觉和听觉都很灵敏,毛有黄、白、黑等颜色。是一种家畜,有的可以训练成警犬,有的用来帮助打猎、牧羊等。也叫犬。【狗宝】狗的胆囊、肾脏或膀胱内长的一种象石头的东西,是狗生某种病后形成的,很少见。中医用来治痈疮、噎嗝等病。【狗吃屎】身体向前跌倒的姿势(含嘲笑意)。【狗豆子】寄生在狗身上的一种蜱,灰褐色,略作椭圆形,吸狗的血液。【狗獾】哺乳动物,毛一般灰色,腹部和四肢黑色,头部有三条白色纵纹。趾端有长而锐利的爪,善于掘土,穴居在山野,昼伏夜出。脂肪炼的獾油用来治疗烫伤等。也叫獾。【狗尿苔】<方>鬼笔。【狗皮膏药】药膏涂在小块狗皮上的一种膏药,疗效比一般膏药好。旧时走江湖的人常假造这种膏药来骗取钱财,因而用来比喻骗人的货色。【狗屁】(话或文章)毫无可取(骂人的话):~不通!【狗屎堆】比喻令人深恶痛绝的人。【狗头军师】指爱给人出主意而主意并不高明的人。【狗腿子】<口>给有势力的坏人奔走帮凶的人;走狗。【狗尾草】一年生草本植物,叶子细长,花序圆柱形,穗有毛。也叫莠(yǒu)。【狗熊】见〖黑熊〗。【狗蝇】昆虫,身体略扁,黄褐色,有一对翅膀,口器很尖,吸食狗的血液。也叫狗虱蝇。【狗鱼】鱼,身体略作圆柱形,有绿色、白色或黑褐色斑点,尾巴很发达,嘴大,有税利的牙齿。生活在淡水中,行动迅速,捕食鱼类和其他水中动物。【狗蚤】寄生在狗身上的一种跳蚤,身体狭而扁,深褐色,有时也寄生在猫或其他动物身上。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dào①偷。《信陵君窍符救赵》:“如姬果~兵符与公子。”②偷东西的人;小偷。《智子疑邻》:“不筑,必将有~。”③强盗。又常为封建统治者对农民起义的诬称。《鸿门宴》:“所以遗将守关者,备他~之出入与非常也。”【辨】盗,贼。“盗”和“贼”两字古代和现代的意义差不多相反:现代普通话所谓“贼”(偷东西的人),古代叫“盗”;现在所谓“强盗”(抢东西的人),古代也可以叫“盗”,但一般都称“贼”。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