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冠裂裳
读音(发音): huǐ guān liè cháng
详细解释(意思):毁坏帽子和衣裳。用作表示彻底决裂的意思。
出处(典故): 《后汉书·周燮传》:[冯良]耻在厮役,因坏车杀马,毁冠裂裳,乃遁至犍为,从杜抚学。”
示例: 譬如有一批人是为要拥护中国的旧礼教、旧道德,以为新文字运动是~的叛逆。 ★郭沫若《今日新文字运动所应取的路向》
毁冠裂裳成语接龙
- 长安道上
- 长夜漫漫
- 怅然若失
- 长年三老
- 昌亭旅食
- 昌亭之客
- 昌言无忌
- 猖獗一时
- 长安棋局
- 长安少年
- 长歌当哭
- 长林丰草
- 长话短说
- 长虑顾后
- 长才短驭
- 长戟高门
- 长才广度
- 长虑后顾
- 长计远虑
- 长材茂学
- 长虑却顾
- 长驾远驭
- 长材小试
- 长眠不起
- 长江天堑
- 长春不老
- 长街短巷
- 长此以往
- 长颈鸟喙
- 长恶不悛
第一个字为"毁"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冠"的成语
- 冲冠发怒
- 冲冠怒发
- 冲冠眦裂
- 弹冠结绶
- 弹冠相庆
- 弹冠振衿
- 弹冠振衣
- 倒冠落佩
- 峨冠博带
- 凤冠霞帔
- 高冠博带
- 挂冠归去
- 挂冠求去
- 华冠丽服
- 黄冠草服
- 黄冠草履
- 黄冠野服
- 毁冠裂裳
- 甲冠天下
- 南冠楚囚
- 天冠地屦
- 衣冠楚楚
- 衣冠礼乐
- 衣冠禽兽
- 衣冠土枭
- 衣冠枭獍
- 以冠补履
- 勇冠三军
- 张冠李戴
- 整冠纳履
- 正冠李下
- 正冠纳履
第三个字为"裂"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裳"的成语
毁冠裂裳相关推荐
成语"毁冠裂裳"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毁冠裂裳"逐字解释参考
huǐ①破坏;毁坏。《病梅馆记》:“~其盆,悉埋于地。”【又】特指哀痛时过度而伤害身体。《韩非子·内储说》:“宋崇门之巷人服丧而~,甚瘠。”②诽谤;讲别人的坏话。《庄子·盗跖》:“好面誉人者,亦好背而~之。”③焚烧。《晋书·温峤传》:“遂~犀角而照之。”【毁齿】指儿童脱落乳齿,也借指换齿时的儿童。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guān①帽子。《屈原列传》:“新沐者必弹~。”②鸟类头顶上突出的肉或翎毛。《促织》:“旋见鸡伸颈摆扑,临视,则虫集~上,力叮不释。”【辨】冠,冕,巾,弁,帽。“冠”是帽子总称。“冕”是帝王、诸侯、卿、大夫所戴的礼帽。“巾”是扎在头上的织物。“弁”是用皮革做成的帽子。“帽”是后起字。guàn①戴帽子。《涉江》:“带长铗之陆离兮,~切云之崔嵬。”②古代的一种礼仪,男子二十岁束发加冠,表示已成人。《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者五六人。”③位居第一。《训俭示康》:“近世寇莱公豪侈~一时。”【冠盖】官吏的衣着和车乘。引申指官吏。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liè①剪;裁。《左传·昭公元年》:“~裳帛而与之。”②撕裂;撕开。《琵琶行》:“四弦一声如~帛。”③分割;分裂。《项羽本纪赞》:“分~天下而封王侯。”④破裂;开裂。《大铁椎传》:“贼应声落马,马首~。”⑤塌陷崩裂。《女娲补天》:“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⑥像裂开的样子。《鸿门宴》:“头发上指,目眦尽~。”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cháng①古人穿的下衣。《诗经·绿衣》:“绿衣黄~。”(衣:上衣。)《琵琶行》:“整顿衣~起敛容。”《左忠毅公逸事》:“每寒夜起,振衣~,甲上冰霜迸落,铿然有声。”【注】古代男女都穿“裳”,不是裤子,是裙的一种,但不同于现在的裙子。【裳裳】鲜明美盛的样子。《诗经·小雅》:“~者华,其叶湑兮。”(:茂盛。)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