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酒数
读音(发音): jīn gǔ jiǔ shù
详细解释(意思):金谷:园名,晋代石崇建,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西北。罚酒三斗的隐语。旧时泛指宴饮时罚酒的斗数。
出处(典故): 晋·石崇《金谷诗序》:“遂各赋诗,以叙中怀,或不能者,罚酒三斗。”
示例: 诸位是有能诗的,各自做来;如不能者,罚依~。 ★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四十回
金谷酒数成语接龙
- 树倒猢孙散
- 树倒猢狲散
- 属意
- 属下
- 数不胜数
- 庶务
- 庶民
- 庶出
- 数以万计
- 数一数二
- 庶
- 竖立
- 数目
- 数量
- 竖
- 数见不鲜
- 树模
- 数典忘祖
- 树范
- 数典忘宗
- 束手就擒
- 束手就缚
- 束手待毙
- 树敌
- 束身待罪
- 树德
- 束厄局促
- 树大招风
- 戍卒
- 述说
第一个字为"金"的成语
- 金榜题名
- 金壶墨汁
- 金榜挂名
- 金碧辉煌
- 金碧辉映
- 金蝉脱壳
- 金碧荧煌
- 金城千里
- 金篦刮目
- 金城石室
- 金璧辉煌
- 金城汤池
- 金镳玉络
- 金翅擘海
- 金镳玉辔
- 金波玉液
- 金丹换骨
- 金钗换酒
- 金貂换酒
- 金钗十二
- 金貂取酒
- 金钗细合
- 金貂贳酒
- 金断觿决
- 金风送爽
- 金风玉露
- 金刚努目
- 金刚怒目
- 金刚眼睛
- 金戈铁甲
- 金戈铁马
- 金辉玉洁
- 金戈铁骑
- 金鸡独立
- 金谷酒数
- 金鸡消息
- 金鼓连天
- 金枷玉锁
- 金鼓齐鸣
- 金浆玉醴
- 金鼓喧阗
- 金浆玉液
- 金光盖地
- 金尽裘敝
- 金龟换酒
- 金尽裘弊
- 金闺国士
- 金精玉液
- 金闺玉堂
- 金科玉律
- 金兰之友
- 金科玉臬
- 金人之箴
- 金马玉堂
- 金科玉条
- 金舌弊口
- 金门绣户
- 金口木舌
- 金舌蔽口
- 金迷纸碎
- 金口玉牙
- 金声玉服
- 金口玉言
- 金声玉润
- 金迷纸醉
- 金口玉音
- 金声玉色
- 金瓯无缺
- 金口御言
- 金声玉振
- 金瓶落井
- 金匮石室
- 金声掷地
- 金人缄口
- 金兰之交
- 金人三缄
- 金石不渝
- 金兰之契
- 金石交情
- 金人之缄
- 金石至交
- 金石可开
- 金石良言
- 金石丝竹
- 金石为开
- 金石之策
- 金石之功
- 金石之计
- 金石之坚
- 金石之交
- 金石之言
- 金玉良缘
- 金玉满堂
- 金紫银青
- 金玉其质
- 金字招牌
- 金玉之言
- 金章玉句
- 金章紫绶
- 金昭玉粹
- 金针度人
- 金针见血
- 金枝玉叶
- 金台市骏
- 金汤之固
- 金淘沙拣
- 金题玉躞
- 金相玉质
- 金童玉女
- 金屋藏娇
- 金镶玉裹
- 金印紫绶
- 金屋娇娘
- 金友玉昆
- 金屋之选
- 金玉锦绣
- 金屋贮娇
- 金玉良言
- 金无足赤
- 金吾不禁
- 金相玉式
- 金相玉映
- 金相玉振
第二个字为"谷"的成语
- 陵谷变迁
- 岸谷之变
- 出谷迁乔
- 积谷防饥
- 金谷酒数
- 空谷白驹
- 空谷传声
- 空谷幽兰
- 空谷足音
- 陵谷沧桑
- 满谷满坑
- 年谷不登
- 屈谷巨瓠
- 深谷为陵
- 五谷不分
- 五谷不升
- 五谷丰登
- 五谷丰熟
- 一谷不登
- 一谷不升
- 堙谷堑山
- 饮谷栖丘
- 在谷满谷
- 臧谷亡羊
第三个字为"酒"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数"的成语
- 浑身解数
- 擢发难数
- 备位充数
- 不计其数
- 不可胜数
- 不足齿数
- 更难仆数
- 更仆难数
- 恒河沙数
- 金谷酒数
- 滥竽充数
- 历历可数
- 寥寥可数
- 难更仆数
- 屈指可数
- 数不胜数
- 心中无数
- 心中有数
- 胸中无数
- 胸中有数
- 遭劫在数
- 擢发莫数
金谷酒数相关推荐
成语"金谷酒数"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金谷酒数"逐字解释参考
jīn①金子;黄金。《乐羊子妻》:“羊子尝行路,得遗~一饼。”【又】指铜。《荆轲刺秦王》:“秦王购之~千斤,邑万家。”②泛指钱币;钱财。《报刘一丈书》:“则甘言媚词,作妇人状,袖~以私之。”③金属的通称。《劝学》:“~就砺则利。”《过秦论》:“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人十二。”④金属制成的器皿器具。《木兰诗》:“朔气传~柝,寒光照铁衣。”⑤像金属般的;比喻坚固。《过秦论》:“自为关之固,~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⑥货币单位。周秦以黄金二十两为一镒,一镒为一金,两汉以黄金一斤为一金,汉以后以银一两为一金。《公输》:“子墨子曰:‘请献十~。’”《垓下之战》:“吾闻汉购我头千~。”《五人墓碑记》:“有贤士大夫,发五十~,买五人之脰而函之。”《左忠毅公逸事》:“持五十~,涕泣谋于禁卒。”⑦金色;金黄色。《促织》:“巨身修尾,青项~翅。”【金榜】黄金制成的匾额。多指科举应试录取的榜。【金波】⒈月亮,月光。⒉月光下的水波。⒊酒名。⒋地名,在今河北大名东。【金城汤池】金属造成的城,蓄满开水的护城河。比喻城防坚固不可摧。【金兰】⒈牢固而融洽的友情。⒉指结义的兄弟姐妹。【金瓯】⒈金制的盆盂之类。⒉比喻国土完固。【金阙】⒈道家所说的天帝居住的黄金阙。⒉代指人间帝王的宫阙。【金蛇】喻闪电之光。【金屋】华丽的房屋。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gǔ①两山之间的夹道或流水道。《三峡》:“空~传响,哀转久绝。”《送东阳马生序》:“负箧曳屣,行深山巨~中。”②庄稼和粮食的总称。《荷蓧丈人》:“四体不勤,五~不分。”③善,好。《尚书·洪范》:“凡厥正人,既富方~。”【辨】谷,榖原是意义同的两个字。榖,禾,黍,稷。“榖”是庄稼和粮食的总称。“禾”原指谷子。“粟”原指谷子颗粒(小米),后来“禾”字常用作庄稼的代称。“粟”字常用作粮食的代称。“黍”是粘黄米,也叫黍子。“稷”是指谷子。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jiǔ(1)用粮食、水果等含淀粉或糖的物质经发酵制成的含乙醇的饮料,如葡萄酒、烧酒等。(2)姓。【酒吧间】<方>指西餐馆或西式旅馆中卖酒的地方。[吧,英bar]【酒保】酒店伙计(多见于早期白话)。【酒菜】(1)酒和菜。(2)下酒的菜。【酒饭】酒和饭食。【酒鬼】好酒贪杯的人(骂人的话)。【酒花】见〖啤酒花〗。【酒会】形式比较简单的宴会,用酒和点心待客,不排席次,客人到场、退场都比较自由。【酒家】(1)指酒店,现多用做饭馆名称。(2)酒保。【酒浆】<书>酒。【酒精】见〖乙醇〗。【酒帘】酒望。【酒量】一次能喝多少酒的限度。【酒令】(~儿)旧时饮酒时所做的可分输赢的游戏,输了的人罚饮酒。【酒母】酒曲。【酒娘】江米酒。【酒器】盛酒和饮酒的器皿。【酒钱】<轻>旧时给服务员或临时服务者的小费。【酒曲】酿酒用的曲。【酒肉朋友】只在一起吃喝玩乐的朋友。【酒食】酒和饭菜。【酒嗉子】<方>细长形酒壶,口向外张开,颈细,底大,没有柄,多用锡或陶瓷制成。【酒徒】好(hào)酒贪杯的人。【酒望】旧时酒店的幌子,用布做成。也叫酒望子、酒帘。【酒涡】同〖酒窝〗。【酒窝】(~儿)笑时颊上现出的小圆窝。【酒席】请客或聚餐用的酒和整桌的菜。【酒药】酿制黄酒或江米酒用的曲。【酒意】将要醉的感觉或神情。【酒糟】造酒剩下的渣滓。【酒渣鼻】慢性皮肤病,鼻子尖出现鲜红色斑点,逐渐变成暗红色,鼻部结缔组织增长,皮脂腺扩大,成小硬结,能挤出皮脂分泌物。也叫酒糟鼻。【酒盅】(~儿)小酒杯。也作酒钟。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shù①数目;数量。《赤壁之战》:“众~虽多,甚未足量。”②几;几个。《寡人之于国也》:“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口之家可以无饥矣。”③算术。《周礼·大司徒》:“三曰六艺:礼、乐、射、御、书、~。”④方法;技艺;方术。《后汉书·王昌传》:“时赵谬王子林好奇~。”⑤命运;定数。《六国论》:“则胜负之~,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⑥规律;法则。《荀子·天论》:“天有常道矣,地有常~矣。”shǔ①计算;计数。《信陵君窃符救赵》:“请~公子行日。”②数说;列举。《后序》:“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吕师孟叔侄为逆。”shuò屡次;多次。《鸿门宴》:“范增~目项王。”cù密,与“疏”相对。《寡人之于国也》:“~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