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城石室
读音(发音): jīn chéng shí shì
详细解释(意思):比喻险固的城池。
出处(典故): 《三国志·吴志·贺邵传》:“近刘氏据三关之险,守重山之固,可谓金城石室,万世之业。”
示例:
金城石室成语接龙
- 尸横遍野
- 十病九痛
- 食不甘味
- 史不绝书
- 世道人心
- 时不可失
- 市井之臣
- 十里长亭
- 诗肠鼓吹
- 师出无名
- 矢口抵赖
- 狮子大开口
- 湿肉伴干柴
- 事无三不成
- 十八般兵器
- 十八般武艺
- 十八层地狱
- 十年九不遇
- 十万八千里
- 时势造英雄
- 始愿不及此
- 世上无难事
- 事后诸葛亮
- 事急无君子
- 试金石
- 似是而非
- 似漆如胶
- 似乎
- 是曲
- 是非曲直
第一个字为"金"的成语
- 金榜题名
- 金壶墨汁
- 金榜挂名
- 金碧辉煌
- 金碧辉映
- 金蝉脱壳
- 金碧荧煌
- 金城千里
- 金篦刮目
- 金城石室
- 金璧辉煌
- 金城汤池
- 金镳玉络
- 金翅擘海
- 金镳玉辔
- 金波玉液
- 金丹换骨
- 金钗换酒
- 金貂换酒
- 金钗十二
- 金貂取酒
- 金钗细合
- 金貂贳酒
- 金断觿决
- 金风送爽
- 金风玉露
- 金刚努目
- 金刚怒目
- 金刚眼睛
- 金戈铁甲
- 金戈铁马
- 金辉玉洁
- 金戈铁骑
- 金鸡独立
- 金谷酒数
- 金鸡消息
- 金鼓连天
- 金枷玉锁
- 金鼓齐鸣
- 金浆玉醴
- 金鼓喧阗
- 金浆玉液
- 金光盖地
- 金尽裘敝
- 金龟换酒
- 金尽裘弊
- 金闺国士
- 金精玉液
- 金闺玉堂
- 金科玉律
- 金兰之友
- 金科玉臬
- 金人之箴
- 金马玉堂
- 金科玉条
- 金舌弊口
- 金门绣户
- 金口木舌
- 金舌蔽口
- 金迷纸碎
- 金口玉牙
- 金声玉服
- 金口玉言
- 金声玉润
- 金迷纸醉
- 金口玉音
- 金声玉色
- 金瓯无缺
- 金口御言
- 金声玉振
- 金瓶落井
- 金匮石室
- 金声掷地
- 金人缄口
- 金兰之交
- 金人三缄
- 金石不渝
- 金兰之契
- 金石交情
- 金人之缄
- 金石至交
- 金石可开
- 金石良言
- 金石丝竹
- 金石为开
- 金石之策
- 金石之功
- 金石之计
- 金石之坚
- 金石之交
- 金石之言
- 金玉良缘
- 金玉满堂
- 金紫银青
- 金玉其质
- 金字招牌
- 金玉之言
- 金章玉句
- 金章紫绶
- 金昭玉粹
- 金针度人
- 金针见血
- 金枝玉叶
- 金台市骏
- 金汤之固
- 金淘沙拣
- 金题玉躞
- 金相玉质
- 金童玉女
- 金屋藏娇
- 金镶玉裹
- 金印紫绶
- 金屋娇娘
- 金友玉昆
- 金屋之选
- 金玉锦绣
- 金屋贮娇
- 金玉良言
- 金无足赤
- 金吾不禁
- 金相玉式
- 金相玉映
- 金相玉振
第二个字为"城"的成语
- 百城之富
- 背城借一
- 背城一战
- 空城计
- 成城断金
- 干城之将
- 高城深池
- 攻城掠地
- 攻城略地
- 攻城野战
- 管城毛颖
- 金城千里
- 金城石室
- 金城汤池
- 连城之璧
- 满城风雨
- 凭城借一
- 倾城倾国
- 石城汤池
- 铜城铁壁
- 围城打援
第三个字为"石"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室"的成语
- 宜家宜室
- 拜恩私室
- 不安其室
- 不安于室
- 不欺闇室
- 不欺暗室
- 操戈入室
- 操戈同室
- 操矛入室
- 椿庭萱室
- 道傍筑室
- 登堂入室
- 富家大室
- 富家巨室
- 鬼瞰其室
- 豪门巨室
- 金城石室
- 金匮石室
- 兰芷之室
- 乃心王室
- 骈门连室
- 穷巷陋室
- 升堂入室
- 无家无室
- 瑶台琼室
- 引虎入室
- 引狼入室
- 芝兰之室
金城石室相关推荐
成语"金城石室"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金城石室"逐字解释参考
jīn①金子;黄金。《乐羊子妻》:“羊子尝行路,得遗~一饼。”【又】指铜。《荆轲刺秦王》:“秦王购之~千斤,邑万家。”②泛指钱币;钱财。《报刘一丈书》:“则甘言媚词,作妇人状,袖~以私之。”③金属的通称。《劝学》:“~就砺则利。”《过秦论》:“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人十二。”④金属制成的器皿器具。《木兰诗》:“朔气传~柝,寒光照铁衣。”⑤像金属般的;比喻坚固。《过秦论》:“自为关之固,~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⑥货币单位。周秦以黄金二十两为一镒,一镒为一金,两汉以黄金一斤为一金,汉以后以银一两为一金。《公输》:“子墨子曰:‘请献十~。’”《垓下之战》:“吾闻汉购我头千~。”《五人墓碑记》:“有贤士大夫,发五十~,买五人之脰而函之。”《左忠毅公逸事》:“持五十~,涕泣谋于禁卒。”⑦金色;金黄色。《促织》:“巨身修尾,青项~翅。”【金榜】黄金制成的匾额。多指科举应试录取的榜。【金波】⒈月亮,月光。⒉月光下的水波。⒊酒名。⒋地名,在今河北大名东。【金城汤池】金属造成的城,蓄满开水的护城河。比喻城防坚固不可摧。【金兰】⒈牢固而融洽的友情。⒉指结义的兄弟姐妹。【金瓯】⒈金制的盆盂之类。⒉比喻国土完固。【金阙】⒈道家所说的天帝居住的黄金阙。⒉代指人间帝王的宫阙。【金蛇】喻闪电之光。【金屋】华丽的房屋。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chéng①城墙。《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②筑城;修筑城墙。《韩非子·说林》:“靖郭君将~薛,客多以谏者。”③城市。《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以十五~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辨】城,郭。“城”与“郭”并称时,“城”指内城,“郭”指外城。“城”、“郭”连用时,泛指城。【城池】城墙和护城河。《战国策·中山策》:“百姓心离,~不修,既无良臣,又无守备。”后泛指城市,城邑。【城堞】城上女墙。【城府】1.城市及官署。杜甫《别蔡十四著作》诗:“主人薨~,扶榇归咸秦。”2.比喻心机深隐难测。《宋史·傅尧俞传》:“尧俞厚重寡言,遇人不设~,人自不忍欺。”【城郭】内城的墙叫城,外城的墙叫郭。连用指城市。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楚因焚烧其~,系虏其子女。”【城隍】1.城墙和护城河。班固《两都赋序》:“京师修宫室,浚~,起苑囿。”2.指城邑。寒山《诗》一六七:“侬家暂下山,入到~里。”3.护城之神。《北齐书·慕容俨传》:“城中先有神祠一所,俗号~神,公私每有祈祷。”【城门失火】比喻无端受牵连而遭祸害。【城阙】1.城门两边的望楼。《诗经·郑风·子衿》:“挑兮达兮,在~兮。”2.宫殿;京城。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社】1.城池和祭地神的土坛。2.指邦国。3.比喻权势、靠山。《旧唐书·薛存诚传》:“倚中人为~,吏不敢绳。”【城下之盟】敌人逼临城下时被迫签订的屈辱和约。《左传·桓公十二年》:“楚伐绞……大败之,为~而还。”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shí①石头。《劝学》:“锲而不舍,金~可镂。”②石碑。《五人墓碑记》:“且立~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③矿物类药物;古代治病用的石针。《扁鹊见蔡桓公》:“在肌肤,针~之所及也。”④石制的磬类乐器。金、土、石、革、丝、匏、竹八音之一。⑤今读dàn。古代容量计算单位,十斗为一石。《马说》:“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肠】心肠如石。喻意志坚强。【石田】多石而不可耕之田。喻无用。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shì①房屋。《陋室铭》:“斯是陋~,惟吾德馨。”②内室。《促织》:“入其舍,则密~垂帘。”③家;家庭。《捕蛇者说》:“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十无一焉。”④宗族;家族。《赤壁之战》:“况刘豫州王~之胄。”⑤王室;王朝;朝廷。《隆中对》:“则霸业可成,汉~可兴矣。”⑥妻室;妻。潘岳《西征赋》:“鳏夫有~,愁民以乐。”⑦坟墓;墓穴。韩愈《柳子墓志》:“是惟子厚之~,既固既安。”⑧刀剑的鞘。《荆轲刺秦王》:“拔剑,剑长,操其~。”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