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口玉言
读音(发音): jīn kǒu yù yán
详细解释(意思):旧时俗指皇帝说的话。现在指说出口不能改变的话(用在讽刺)。
出处(典故): 晋·夏侯湛《抵疑》:“今乃金口玉音,漠然沈默。使吾子栖迟穷巷,守此困极。”
示例: 拜舞已毕,天子~,问道:“卿是许武之弟乎?”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
金口玉言成语接龙
- 烟波钓徒
- 延颈鹤望
- 妍姿艳质
- 奄奄一息
- 言语妙天下
- 眼不见为净
- 眼中钉
- 研究
- 严厉
- 殷实
- 殷商
- 殷懃
- 殷勤
- 颜色枯槁
- 炎夏
- 炎天
- 炎暑
- 炎热
- 炎风
- 炎
- 炎方
- 沿用
- 严词厉色
- 沿袭
- 严惩不贷
- 沿习
- 严惩
- 沿海
- 严
- 言衷之词
第一个字为"金"的成语
- 金榜题名
- 金壶墨汁
- 金榜挂名
- 金碧辉煌
- 金碧辉映
- 金蝉脱壳
- 金碧荧煌
- 金城千里
- 金篦刮目
- 金城石室
- 金璧辉煌
- 金城汤池
- 金镳玉络
- 金翅擘海
- 金镳玉辔
- 金波玉液
- 金丹换骨
- 金钗换酒
- 金貂换酒
- 金钗十二
- 金貂取酒
- 金钗细合
- 金貂贳酒
- 金断觿决
- 金风送爽
- 金风玉露
- 金刚努目
- 金刚怒目
- 金刚眼睛
- 金戈铁甲
- 金戈铁马
- 金辉玉洁
- 金戈铁骑
- 金鸡独立
- 金谷酒数
- 金鸡消息
- 金鼓连天
- 金枷玉锁
- 金鼓齐鸣
- 金浆玉醴
- 金鼓喧阗
- 金浆玉液
- 金光盖地
- 金尽裘敝
- 金龟换酒
- 金尽裘弊
- 金闺国士
- 金精玉液
- 金闺玉堂
- 金科玉律
- 金兰之友
- 金科玉臬
- 金人之箴
- 金马玉堂
- 金科玉条
- 金舌弊口
- 金门绣户
- 金口木舌
- 金舌蔽口
- 金迷纸碎
- 金口玉牙
- 金声玉服
- 金口玉言
- 金声玉润
- 金迷纸醉
- 金口玉音
- 金声玉色
- 金瓯无缺
- 金口御言
- 金声玉振
- 金瓶落井
- 金匮石室
- 金声掷地
- 金人缄口
- 金兰之交
- 金人三缄
- 金石不渝
- 金兰之契
- 金石交情
- 金人之缄
- 金石至交
- 金石可开
- 金石良言
- 金石丝竹
- 金石为开
- 金石之策
- 金石之功
- 金石之计
- 金石之坚
- 金石之交
- 金石之言
- 金玉良缘
- 金玉满堂
- 金紫银青
- 金玉其质
- 金字招牌
- 金玉之言
- 金章玉句
- 金章紫绶
- 金昭玉粹
- 金针度人
- 金针见血
- 金枝玉叶
- 金台市骏
- 金汤之固
- 金淘沙拣
- 金题玉躞
- 金相玉质
- 金童玉女
- 金屋藏娇
- 金镶玉裹
- 金印紫绶
- 金屋娇娘
- 金友玉昆
- 金屋之选
- 金玉锦绣
- 金屋贮娇
- 金玉良言
- 金无足赤
- 金吾不禁
- 金相玉式
- 金相玉映
- 金相玉振
第二个字为"口"的成语
- 信口开合
- 矢口抵赖
- 拙口钝腮
- 碍口识羞
- 百口莫辩
- 百口难分
- 百口同声
- 搬口弄舌
- 闭口不言
- 闭口藏舌
- 闭口结舌
- 闭口无言
- 闭口捕舌
- 辩口利辞
- 辩口利舌
- 空口说白话
- 开口见喉咙
- 谗口铄金
- 赤口白舌
- 赤口毒舌
- 冲口而出
- 出口成章
- 出口入耳
- 出口伤人
- 杜口裹足
- 杜口结舌
- 杜口绝言
- 杜口吞声
- 杜口无言
- 钝口拙腮
- 顿口无言
- 顿口拙腮
- 多口阿师
- 风口浪尖
- 佛口蛇心
- 改口沓舌
- 糊口度日
- 虎口拔牙
- 虎口逃生
- 虎口余生
- 黄口孺子
- 黄口小儿
- 豁口截舌
- 鸡口牛后
- 极口项斯
- 缄口不言
- 缄口结舌
- 缄口无言
- 交口称誉
- 交口称赞
- 交口同声
- 交口赞誉
- 金口木舌
- 金口玉牙
- 金口玉言
- 金口玉音
- 金口御言
- 噤口卷舌
- 绝口不道
- 开口见胆
- 开口见心
- 空口无凭
- 口口声声
- 口口相传
- 苦口良药
- 苦口逆耳
- 苦口婆心
- 流口常谈
- 摩口膏舌
- 讷口少言
- 牛口之下
- 弄口鸣舌
- 破口大骂
- 七口八嘴
- 钳口吞舌
- 钳口不言
- 钳口挢舌
- 钳口结舌
- 青口白舌
- 轻口薄舌
- 轻口轻舌
- 缺口镊子
- 蛇口蜂针
- 十口相传
- 矢口否认
- 矢口狡赖
- 守口如瓶
- 顺口开河
- 素口骂人
- 探口而出
- 饕口馋舌
- 脱口成章
- 脱口而出
- 万口一词
- 万口一辞
- 万口一谈
- 枉口嚼舌
- 枉口诳舌
- 枉口拔舌
- 妄口巴舌
- 惟口起羞
- 心口不一
- 心口如一
- 心口相应
- 信口雌黄
- 信口胡言
- 信口开呵
- 信口开喝
- 信口开河
- 绣口锦心
- 血口喷人
- 哑口无声
- 哑口无言
- 掩口葫芦
- 掩口失声
- 掩口而笑
- 掩口胡卢
- 一口一声
- 一口两匙
- 一口三舌
- 一口同声
- 一口同音
- 一口咬定
- 以口问心
- 易口以食
- 异口同声
- 异口同音
- 异口同韵
- 有口皆碑
- 有口难辩
- 有口难分
- 有口难言
- 有口无心
- 有口无行
- 赞口不绝
- 张口结舌
- 张口掉舌
- 直口无言
- 众口交詈
- 众口交赞
- 众口难调
- 众口如一
- 众口铄金
- 众口同声
- 众口相传
- 众口销金
- 众口嗷嗷
- 众口熏天
- 众口纷纭
- 众口一辞
- 众口一词
- 众口交传
- 拙口笨腮
第三个字为"玉"的成语
- 八珍玉食
- 冰清玉粹
- 冰肌玉骨
- 冰清玉洁
- 冰洁玉清
- 冰清玉润
- 不分玉石
- 雕栏玉砌
- 雕阑玉砌
- 鼎铛玉石
- 粉妆玉琢
- 粉装玉琢
- 粉妆玉砌
- 桂薪玉粒
- 侯服玉食
- 艰难玉成
- 金镳玉络
- 金镳玉辔
- 金波玉液
- 金风玉露
- 金辉玉洁
- 金枷玉锁
- 金浆玉醴
- 金浆玉液
- 金精玉液
- 金闺玉堂
- 金科玉律
- 金科玉臬
- 金马玉堂
- 金科玉条
- 金口玉牙
- 金声玉服
- 金口玉言
- 金声玉润
- 金口玉音
- 金声玉色
- 金声玉振
- 金章玉句
- 金昭玉粹
- 金枝玉叶
- 锦囊玉轴
- 金题玉躞
- 金相玉质
- 金童玉女
- 金镶玉裹
- 金友玉昆
- 锦衣玉食
- 金相玉式
- 金相玉映
- 金相玉振
- 兰摧玉折
- 蟒袍玉带
- 靡衣玉食
- 琪花玉树
- 敲冰玉屑
- 琼堆玉砌
- 琼浆玉液
- 琼林玉树
- 琼林玉质
- 琼楼玉宇
- 琼枝玉树
- 琼枝玉叶
- 谈霏玉屑
- 亭亭玉立
- 犀颅玉颊
- 霞明玉映
- 仙姿玉貌
- 仙姿玉色
- 仙姿玉质
- 香消玉减
- 香消玉碎
- 香消玉损
- 香消玉殒
- 香培玉琢
- 象箸玉杯
- 牙签玉轴
- 瑶林玉树
- 瑶池玉液
- 银钩玉唾
- 英英玉立
- 渊清玉絜
- 芝兰玉树
- 朱唇玉面
- 朱干玉戚
- 朱盘玉敦
- 朱槃玉敦
- 珠规玉矩
- 珠沉玉碎
- 珠沉玉陨
- 珠沉玉磒
- 珠联玉映
- 珠零玉落
- 珠盘玉敦
- 珠槃玉敦
- 珠圆玉洁
- 珠圆玉润
- 子女玉帛
第四个字为"言"的成语
- 毫不讳言
- 临别赠言
- 背惠食言
- 闭口不言
- 闭口无言
- 变色之言
- 不幸而言中
- 博闻辩言
- 薄唇轻言
- 不可胜言
- 不恤人言
- 不知所言
- 惨不忍言
- 畅所欲言
- 沉默寡言
- 沉厚寡言
- 沉静寡言
- 沉密寡言
- 沉毅寡言
- 沉重寡言
- 沉重少言
- 成一家言
- 刍荛之言
- 创意造言
- 大辩不言
- 得意忘言
- 笃论高言
- 杜口绝言
- 杜口无言
- 顿腹之言
- 敦默寡言
- 顿口无言
- 耳食之言
- 肺腑之言
- 肤受之言
- 腹饱万言
- 敢怒敢言
- 贵不可言
- 急不择言
- 季路一言
- 缄口不言
- 缄口无言
- 金口玉言
- 金口御言
- 金石良言
- 金石之言
- 金玉之言
- 金玉良言
- 酒后失言
- 侃侃而言
- 课语讹言
- 口出大言
- 口出狂言
- 口不择言
- 口无择言
- 苦不堪言
- 苦不可言
- 款语温言
- 狂瞽之言
- 乐不可言
- 立马万言
- 乱语胡言
- 落花无言
- 满纸空言
- 媒妁之言
- 扪虱而言
- 秘而不言
- 妙不可言
- 默默无言
- 木讷寡言
- 讷口少言
- 逆耳良言
- 逆耳之言
- 偏听偏言
- 千里结言
- 千语万言
- 钳口不言
- 巧语花言
- 情见乎言
- 日试万言
- 软语温言
- 三夫之言
- 三复斯言
- 绳墨之言
- 拭面容言
- 书不尽言
- 同日而言
- 徒托空言
- 退有后言
- 托于空言
- 托之空言
- 托诸空言
- 万语千言
- 无稽之言
- 无可讳言
- 无庸讳言
- 西邻责言
- 下笔千言
- 相对无言
- 小小不言
- 信口胡言
- 行不副言
- 询事考言
- 训格之言
- 哑口无言
- 药石之言
- 一家之言
- 以人废言
- 倚马千言
- 溢美之言
- 隐忍不言
- 由衷之言
- 有口难言
- 载笑载言
- 啧有烦言
- 仗义执言
- 正色敢言
- 正色危言
- 正色直言
- 知无不言
- 直口无言
- 至理名言
- 重厚寡言
- 自不待言
- 自食其言
- 坐树不言
- 坐树无言
金口玉言相关推荐
成语"金口玉言"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金口玉言"逐字解释参考
jīn①金子;黄金。《乐羊子妻》:“羊子尝行路,得遗~一饼。”【又】指铜。《荆轲刺秦王》:“秦王购之~千斤,邑万家。”②泛指钱币;钱财。《报刘一丈书》:“则甘言媚词,作妇人状,袖~以私之。”③金属的通称。《劝学》:“~就砺则利。”《过秦论》:“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人十二。”④金属制成的器皿器具。《木兰诗》:“朔气传~柝,寒光照铁衣。”⑤像金属般的;比喻坚固。《过秦论》:“自为关之固,~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⑥货币单位。周秦以黄金二十两为一镒,一镒为一金,两汉以黄金一斤为一金,汉以后以银一两为一金。《公输》:“子墨子曰:‘请献十~。’”《垓下之战》:“吾闻汉购我头千~。”《五人墓碑记》:“有贤士大夫,发五十~,买五人之脰而函之。”《左忠毅公逸事》:“持五十~,涕泣谋于禁卒。”⑦金色;金黄色。《促织》:“巨身修尾,青项~翅。”【金榜】黄金制成的匾额。多指科举应试录取的榜。【金波】⒈月亮,月光。⒉月光下的水波。⒊酒名。⒋地名,在今河北大名东。【金城汤池】金属造成的城,蓄满开水的护城河。比喻城防坚固不可摧。【金兰】⒈牢固而融洽的友情。⒉指结义的兄弟姐妹。【金瓯】⒈金制的盆盂之类。⒉比喻国土完固。【金阙】⒈道家所说的天帝居住的黄金阙。⒉代指人间帝王的宫阙。【金蛇】喻闪电之光。【金屋】华丽的房屋。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kǒu①嘴。《齐桓晋文之事》:“为肥甘不足于~与?”②人口。《治平篇》:“视高、曾时~已不下五六倍。”③(一)个。用途广泛。《晋书·刘曜载记》:“献剑一~。”《水经注·资水》:“水南十里有井数百~。”④器物的口。《卖油翁》:“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⑤进出的通道。《石钟山记》:“彭蠡之~有石钟山焉。”《桃花源记》:“山有小~,仿佛若有光。”⑥刀剑的刃。《水浒传》:“砍铜剁铁,刀~不卷。”⑦中医指寸脉。《史记·扁鹊见仓公列传》:“切其脉时,右~气急。”【口面】争吵。【口浅】口快;说话直截了当。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yù①美石。《曹刿论战》:“牺牲~帛,弗敢加也,必以信。”②洁白;美丽;珍贵。《卖柑者言》:“出之烨然,~质而金色。”③相爱;相助。《诗经·民劳》:“王欲~女。”【玉成】成全;促成。【玉人】⒈指仙女。⒉比喻貌美像玉人。【玉润】⒈比喻美德。⒉女婿的美称。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yán①说;谈论。《桃花源记》:“此人一一为具~所闻。”《邵公谏厉王弭谤》:“吾能弭谤矣,乃不敢~。”②言语;言论。《鸿门宴》:“至军中,具以沛公~报项王。”《邵公谏厉王弭谤》:“王不听,于国人莫敢出~,三年,乃流王于彘。”③一字为一言。《琵琶行》:“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④一句为言。《信陵君窃符救赵》:“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半辞送我,我岂有所失哉?”⑤著作;书籍。《过秦论》:“焚百家之~,以愚黔首。”⑥无实在意义。《归去来辞》:“世与我相违,复驾~兮焉求?”⑦词缀,多用于动词之前。《左传·僖公九年》:“既盟之后,~归于好。”【言瑞】守信之言。【言重】出言慎重。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