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肉生髀
读音(发音): jīng ròu shēng bì
详细解释(意思):惊叹久处安逸,不能有所作为。
出处(典故): 《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裴松之注引晋司马彪《九州春秋》:“备住荆州数年,尝于表刘表坐起至厕,见髀里肉生,慨然流涕。还坐,表怪问备,备曰:‘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
示例: 人人~,却日欲挥戈。 ★宋·刘厵《水调歌头》词
惊肉生髀成语接龙
- 笔诛墨伐
- 匕鬯不惊
- 毕恭毕敬
- 婢作夫人
- 壁垒森严
- 逼不得已
- 逼良为娼
- 鼻青脸肿
- 逼人太甚
- 匕鬯无惊
- 鼻青眼乌
- 比比皆然
- 逼上梁山
- 鼻青眼肿
- 比比皆是
- 鼻青眼紫
- 鼻端出火
- 比户可封
- 鼻塌唇青
- 鼻端生火
- 鼻垩挥斤
- 比肩并起
- 鼻塌嘴歪
- 比肩迭迹
- 鼻孔朝天
- 比肩迭踵
- 鼻孔辽天
- 鼻头出火
- 比肩叠迹
- 鼻息如雷
第一个字为"惊"的成语
- 惊耳骇目
- 惊风骇浪
- 惊风怒涛
- 惊弓之鸟
- 惊鸿艳影
- 惊慌失措
- 惊慌失色
- 惊才风逸
- 惊慌无措
- 惊才绝艳
- 惊皇失措
- 惊采绝艳
- 惊惶失措
- 惊愕失色
- 惊见骇闻
- 惊惶失色
- 惊世骇目
- 惊恐失色
- 惊惶万状
- 惊世骇俗
- 惊恐万状
- 惊惶无措
- 惊世绝俗
- 惊起梁尘
- 惊魂动魄
- 惊世震俗
- 惊群动众
- 惊魂夺魄
- 惊涛骇浪
- 惊魂落魄
- 惊肉生髀
- 惊涛巨浪
- 惊魂丧魄
- 惊蛇入草
- 惊涛怒浪
- 惊魂摄魄
- 惊神破胆
- 惊神泣鬼
- 惊魂失魄
- 惊师动众
- 惊魂未定
- 惊天动地
- 惊喜交集
- 惊喜交加
- 惊心动魄
- 惊喜若狂
- 惊猿脱兔
- 惊心夺目
- 惊喜欲狂
- 惊心骇目
- 惊弦之鸟
- 惊心骇神
- 惊心悲魄
- 惊心骇瞩
- 惊心惨目
- 惊心裂胆
- 惊心褫魄
- 惊心怵目
- 惊心破胆
- 惊心丧魄
- 惊心悼胆
- 惊心眩目
- 惊心吊胆
- 惊心吊魄
- 惊愚骇俗
第二个字为"肉"的成语
- 髀肉复生
- 湿肉伴干柴
- 臭肉来蝇
- 割肉补疮
- 割肉饲虎
- 骨肉离散
- 骨肉团圆
- 骨肉未寒
- 骨肉相残
- 骨肉相连
- 骨肉至亲
- 好肉剜疮
- 惊肉生髀
- 酒肉朋友
- 酒肉兄弟
- 弱肉强食
- 食肉寝皮
- 挖肉补疮
- 剜肉医疮
- 剜肉做疮
- 剜肉补疮
- 剜肉成疮
- 剜肉生疮
- 委肉虎蹊
- 血肉横飞
- 血肉模糊
- 血肉相连
- 以肉餧虎
- 以肉啖虎
- 以肉驱蝇
- 以肉去蚁
- 以肉喂虎
- 鱼肉百姓
- 鱼肉乡里
第三个字为"生"的成语
- 百花生日
- 蚌病生珠
- 鼻端生火
- 笔头生花
- 笔下生花
- 别开生面
- 饱暖生淫欲
- 步步生莲花
- 疑心生暗鬼
- 不择生冷
- 彩笔生花
- 沉灶生蛙
- 齿颊生香
- 出入生死
- 触景生情
- 触手生春
- 得马生灾
- 耳后生风
- 丰屋生灾
- 釜中生尘
- 釜中生鱼
- 各安生业
- 顾盼生辉
- 顾盼生姿
- 和气生财
- 活剥生吞
- 积习生常
- 即景生情
- 急中生智
- 见景生情
- 见事生风
- 见世生苗
- 节外生枝
- 借景生情
- 惊肉生髀
- 臼灶生蛙
- 举步生风
- 看景生情
- 口齿生香
- 口角生风
- 口吻生花
- 枯骨生肉
- 枯木生花
- 枯杨生稊
- 枯树生花
- 枯树生华
- 蓝田生玉
- 老蚌生珠
- 乐极生哀
- 乐极生悲
- 另开生面
- 落地生根
- 蛮来生作
- 满舌生花
- 慢易生忧
- 梦笔生花
- 蓬荜生辉
- 蓬筚生辉
- 七孔生烟
- 七窍生烟
- 惹事生非
- 惹是生非
- 人地生疏
- 戎马生郊
- 戎马生涯
- 如虎生翼
- 十年生聚
- 誓同生死
- 熟能生巧
- 熟魏生张
- 死别生离
- 肃然生敬
- 素昧生平
- 台阁生风
- 谈吐生风
- 涂炭生灵
- 荼毒生灵
- 剜肉生疮
- 万家生佛
- 望而生畏
- 望文生训
- 望文生义
- 无端生事
- 无风生浪
- 无事生非
- 无事生事
- 无中生有
- 休养生息
- 朽木生花
- 虚室生白
- 寻事生非
- 鸦巢生凤
- 一室生春
- 一线生机
- 义不生财
- 予夺生杀
- 遇事生风
- 遇事生端
- 缘文生义
- 造言生事
- 造谣生非
- 造谣生事
- 招是生非
- 枝末生根
- 枝外生枝
第四个字为"髀"的成语
惊肉生髀相关推荐
成语"惊肉生髀"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惊肉生髀"逐字解释参考
jīng①马受刺激而行动失常。《战国策·赵策一》:“襄子至桥而马~。”《柳毅传》:“鸟起马~,疾逸道左。”②惊骇;惊慌。《促织》:“面如土色,大~。”【又】使……惊骇、惊慌。《梦游天姥吟留别》:“慄深林兮~层巅。”《序》:“直可~天地,泣鬼神。”③惊讶;惊奇。《桃花源记》:“见渔人,乃大~,问所从来。”④惊动;震动。《滕王阁序》:“雁阵~寒,声断衡阳之浦。”《阿房宫赋》:“雷霆乍~,宫车过也。”⑤气势大而猛。《念奴娇·赤壁怀古》:“乱石穿空,~涛拍岸。”⑥起动。《岳阳楼记》:“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ròu①人体及动物的肌肉。《廉颇蔺相如列传》:“君不如~袒伏斧质请罪。”②蔬果除去皮核外的可食部分。《荔枝图序》:“瓤~莹白如冰雪。”③声音丰满悦耳。《礼记·乐记》:“使其曲直、繁瘠、廉~、节奏,足以感动人之善心而已矣。”【肉袒】脱去上衣,露出肢体,以示降服或谢罪。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shēng①草木生长。《观沧海》:“树木丛~,百草丰茂。”②出生;诞生。《陈情表》:“~孩六月,慈父见背。”③生育;养育。《愚公移山》:“子又~孙,孙又~子。”④产生;发生。《劝学》:“积水成渊,蛟龙~焉。”⑤生存;活着。《班超告老归国》:“丐超余一年得~还。”【又】〈名〉活着的人。《寡人之于国也》:“是使民养~丧死无憾也。”【又】〈动使动〉使……活。《左传·襄公二十二年》:“吾见申叔。夫子,所谓~死而肉骨也。”⑥生存期间;一坐。《归去来兮辞》:“感吾~之行休。”⑦生命。《鱼,我所欲也》:“~,亦我所欲也。”⑧生计;生活。《捕蛇者说》:“而乡邻之~日蹙。”⑨没有加工煮烧的;不熟。《鸿门宴》:“则与一~彘户。”⑩读书人。《送东阳马生序》:“今诸~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⑾〈副〉最;甚。《窦娥冤》:“怎不将天地也~埋怨。”⑿〈名〉通“性”天性;禀赋。《劝学》:“君子~非异也,善于物也。”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bì<书>大腿,也指大腿骨。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