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您目前所在位置:肥壤网 > 成语大全 > 惊弓之鸟 > 惊弓之鸟的成语解释

惊弓之鸟

读音(发音): jīng gōng zhī niǎo

详细解释(意思):被弓箭吓怕了的鸟不容易安定。比喻经过惊吓的人碰到一点动静就非常害怕。

出处(典故): 《战国策·楚策四》;《晋书·王鉴传》:“黩武之众易动,惊弓之鸟难安。”

示例: 绍闻是~,吓了一跳。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八十一回

惊弓之鸟成语接龙

第一个字为"惊"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弓"的成语

第三个字为"之"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鸟"的成语

惊弓之鸟相关推荐

成语"惊弓之鸟"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惊弓之鸟"逐字解释参考

jīng①马受刺激而行动失常。《战国策·赵策一》:“襄子至桥而马~。”《柳毅传》:“鸟起马~,疾逸道左。”②惊骇;惊慌。《促织》:“面如土色,大~。”【又】使……惊骇、惊慌。《梦游天姥吟留别》:“慄深林兮~层巅。”《序》:“直可~天地,泣鬼神。”③惊讶;惊奇。《桃花源记》:“见渔人,乃大~,问所从来。”④惊动;震动。《滕王阁序》:“雁阵~寒,声断衡阳之浦。”《阿房宫赋》:“雷霆乍~,宫车过也。”⑤气势大而猛。《念奴娇·赤壁怀古》:“乱石穿空,~涛拍岸。”⑥起动。《岳阳楼记》:“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gōng(1)射箭或发弹丸的器械,在近似弧形的有弹性的木条两端之间系着坚韧的弦,拉开弦后,猛然放手,借弦和弓背的弹力把箭或弹丸射出:~箭|弹~|左右开~。(2)(~儿)弓子:弹棉花的绷~儿。(3)丈量地亩的器具,用木头制成,形状略象弓,两端的距离是五尺。也叫步弓。(4)旧时丈量地亩的计算单位,一弓等于五尺。(5)使弯曲:~背|~着腰|~着腿坐着。(6)姓。【弓子】形状或作用象弓的东西:胡琴~|三轮车上的车~。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zhī①到……去。《为学》:“吾欲~南海。”②指示代词,相当于“这个”、“这”、“这种”等。《廉颇蔺相如列传》:“均~二策,宁许以负秦曲。”③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它”、“它们”、“他们”等。《论积贮疏》:“生~有时而用~无度。”《郑伯克段于鄢》:“爱共叔段,欲立~。”④指代说话者本人或听话者的对方。《捕蛇者说》:“君将哀而生~乎?”⑤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你”、“您”。《汉书·蒯通传》:“窃闵公之将死,故吊~。”⑥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修饰、领属的关系,相当于“的”。《邵公谏厉王弭谤》:“防民~口,甚于防川。”⑦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一般不必译出。《师说》:“师道~不传也久矣。”⑧定语后置的标志。《劝学》:“蚓无爪牙~利。”⑨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词(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作“得”。《捕蛇者说》:“未若复吾赋不幸~甚也。”⑩用宾语前置的标志。《师说》:“句读~不知。”⑾用在表示时间的副词后,补足音节,没有实义。《赤壁之战》:“顷~,烟炎张天。”⑿用在“前”、“后”、“内”、“外”等词语和它们的修饰语之间,表示对方位、时间、范围等的限制。《教战守策》:“数十年~后,甲兵顿弊。”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niǎo①飞禽的总称。《说文解字》:“~,长尼禽总禽也。”《与朱元思书》:“好~相鸣,嘤嘤成韵”②古指南方朱鸟七宿星名。《尚书·尧典》:“日中星~。”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