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您目前所在位置:肥壤网 > 成语大全 > 捐躯殉国 > 捐躯殉国的成语解释

捐躯殉国

读音(发音): juān qù xùn guó

详细解释(意思):殉国:为国家的利益而牺牲生命。为了国家而献出生命。

出处(典故): 北魏·杨衒兺《洛阳伽蓝记·追光寺》:“既见义忘家,捐生殉国,永言忠烈何日忘之!”

示例:

捐躯殉国成语接龙

第一个字为"捐"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躯"的成语

第三个字为"殉"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国"的成语

捐躯殉国相关推荐

成语"捐躯殉国"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捐躯殉国"逐字解释参考

juān①拿开;搬走。《孟子·万章上》:“父母使舜完禀,~阶。”②捐弃;抛弃。《乐羊子妻》:“羊子大惭,乃~金鱼野。”《进学解》:“贪多务得,细大不~。”③除去;清除。《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明法审令,~不急之官。”④捐助;捐献。《汉书·货殖传》:“唯毋盐氏出~千金货。”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qū身体:身~|七尺之~|为国捐~。【躯干】人体除去头部、四肢所余下的部分叫躯干。也叫胴(dòng)。【躯体】身躯。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xùn①用活人陪葬。《墨子·节葬》:“天子杀~,众者数百。”【又】用偶人或器物随葬。②为了某种目的而死。《三国志·魏书·陈思王植传》:“~国家之难。”③谋求;追求。陆机《豪士赋序》:“游子~高位于生前,志士思重名于身后。”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guó①国家。《察今》:“故治~无法则乱。”②周代诸侯国以及汉以后侯王的封地。《寡人之于国也》:“察邻~之政,无如寡人用心者。”③国都;京都。《殽之战》:“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岳阳楼记》:“则有去~怀乡,忧谗畏讥。”④地方;地域。《硕鼠》:“逝将去女,适彼乐~。”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