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臂鼠肝
读音(发音): chóng bì shǔ gān
详细解释(意思):比喻极微小而无价值的东西。
出处(典故): 《庄子·大宗师》:“以汝为汝肝乎?以汝为虫臂乎?”
示例: 鼠肝虫臂万化途,神奇腐朽相推迁。 ★金·元好问《食榆荚》诗
虫臂鼠肝成语接龙
- 敢不承命
- 干父之蛊
- 肝肠寸断
- 甘败下风
- 赶鸭子上架
- 赶浪头
- 干脆利索
- 干端坤倪
- 干柴烈火
- 干城之将
- 干干翼翼
- 干脆利落
- 干戈载戢
- 干将莫邪
- 干净利索
- 干净利落
- 干名犯义
- 干名采誉
- 干啼湿哭
- 干卿底事
- 干霄蔽日
- 干霄凌云
- 干巴利脆
- 干云蔽日
- 干巴利落
- 甘泉必竭
- 甘拜下风
- 甘言厚礼
- 甘死如饴
- 甘处下流
第一个字为"虫"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臂"的成语
- 如臂使指
- 把臂入林
- 把臂徐去
- 虫臂鼠肝
- 掉臂不顾
- 割臂盟公
- 割臂之盟
- 交臂历指
- 交臂失之
- 交臂相失
- 六臂三头
- 啮臂之好
- 攘臂一呼
- 使臂使指
- 鼠臂虮肝
- 袒臂挥拳
- 螳臂当车
- 螳臂当辙
- 螳臂挡车
- 一臂之力
- 振臂一呼
第三个字为"鼠"的成语
- 雀角鼠牙
- 抱头鼠窜
- 鸱张鼠伏
- 虫臂鼠肝
- 掉头鼠窜
- 奉头鼠窜
- 狗盗鼠窃
- 狗偷鼠窃
- 狗头鼠脑
- 狐奔鼠窜
- 狐凭鼠伏
- 狐潜鼠伏
- 狼奔鼠窜
- 狼奔鼠偷
- 狼贪鼠窃
- 狼眼鼠眉
- 貊乡鼠壤
- 貊乡鼠攘
- 鸟骇鼠窜
- 鸟惊鼠窜
- 捧头鼠窜
- 雀目鼠步
- 蛇头鼠眼
- 蚁溃鼠骇
- 蝇营鼠窥
- 贼头鼠脑
- 贼眉鼠眼
- 獐头鼠目
- 雉伏鼠窜
第四个字为"肝"的成语
- 别有心肝
- 不识马肝
- 不食马肝
- 虫臂鼠肝
- 刺心裂肝
- 摧心剖肝
- 凤髓龙肝
- 感人肺肝
- 沥血披肝
- 沥胆堕肝
- 沥胆隳肝
- 沥胆披肝
- 沥胆濯肝
- 龙心凤肝
- 镂心鉥肝
- 露胆披肝
- 剖心坼肝
- 剖心析肝
- 全无心肝
- 如见肺肝
- 虱胫虮肝
- 食马留肝
- 鼠臂虮肝
- 铁石心肝
- 义胆忠肝
虫臂鼠肝相关推荐
成语"虫臂鼠肝"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虫臂鼠肝"逐字解释参考
chóng㈠①爬虫,昆虫,虫子。《游褒禅山记》:“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鱼、鸟兽,往往有得。”《捕蛇者说》:“去死肌,杀三~。”②动物的总称。《女娲补天》:“狡~死,颛民生。”huǐ㈡毒蛇。《山海经·南山经》:“羽山……无草木,多蝮~。”(蝮虫:蝮蛇。)【注】虫,“蟲”,原是音义都不相同的两个字。“虫”为㈡义,音huǐ;“蟲”为㈠义音chóng。今“蟲”简化为“虫”。【虫沙】旧时比喻战死的士兵或罹难的百姓。罗隐《投湖南于常侍启》:“物汇虽逃于刍狗,孤寒竟陷于~。”(物汇:物类,指万物。)【虫书】1.秦代文字八种之一。因像鸟形,故名。2.指虫子蛀蚀的痕迹曲屈像篆书。【虫豸】1.泛指昆虫类小动物。班固《汉书·五行志中之上》:“~谓之孽。”2.比喻下贱人(骂人的话)。陈寿《三国志·吴书·薛综传》:“日南郡男女倮体,不以为羞。由此言之,可谓~,有靦面目耳。”(靦:羞愧。)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bì(1)胳膊:左~|~力。(2)人体解剖学上多指上臂。另见bei。【臂膀】胳膊。【臂膊】<方>胳膊。【臂章】佩带在衣袖(一般为左袖)上臂部分、表示身分或职务的标志。【臂助】<书>(1)帮助。(2)助手。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shǔ哺乳动物的一科,种类多,一般的身体小,尾长,门齿很发达,没有犬齿,毛褐色或黑色,繁殖力很强,有的能传播鼠疫。通称老鼠,有的地区叫耗子。【鼠疮】中医指瘰疬(luǒlì)。【鼠窜】比喻象老鼠那样的惊慌逃走:抱头~。【鼠蹊】见〖腹股沟〗。【鼠曲草】一年生草本植物,通常从基部分枝,叶子互生,匙形或条形,有柔软的白毛,头状花序,花黄色。茎和叶子可以入药,有镇咳祛痰等作用。也叫清明菜。【鼠疫】急性传染病,病原体是鼠疫杆菌,啮齿动物如鼠、兔等感染这种病之后,再由蚤传入人体。根据症状的不同分为腺鼠疫、肺鼠疫和败血型鼠疫三种。腺鼠疫的症状是头疼、发高烧,淋巴结肿胀,有时溃料。肺鼠疫的症状是咳嗽,吐暗红色的痰。败血型鼠疫的症状是呕吐、谵妄、昏迷,体温往往不高。也叫黑死病。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gān人和高等动物的消化器官之一。人的肝在腹腔内右上部,分为两叶。主要功能是分泌胆汁,储藏动物淀粉,调节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新陈代谢等,此外还有解毒、造血和凝血作用。也叫肝脏。【肝癌】肝脏的恶性肿瘤。症状是右上腹部疼痛,肝脏肿大,硬变,食欲不振,腹水,消瘦,有时出现黄疸。【肝胆】(1)比喻真诚的心:~相照。(2)比喻勇气、血性:~过人。【肝儿】指食用的猪、牛、羊等动物的肝脏。【肝风】中医指有头晕、头痛、耳鸣、心烦、手足抽搐等症状的病。【肝火】指容易急躁的情绪;怒气:动~|~旺。【肝气】(1)中医指有两肋胀痛、呕吐、腹泻等症状的病。(2)容易发怒的心理状态。【肝糖】见〖糖原〗。【肝吸虫】寄生虫,身体扁平,前端尖,雌雄同体。成虫寄生在人体肝脏内,虫卵随粪便排出,先在淡水螺体内发育,然后侵入淡水鱼体内,人吃生鱼或喝含幼虫的水就会感染发病。患者有消瘦、贫血、肝肿大等症状。另外一种主要寄生在牛、羊等肝脏内。也叫肝蛭。【肝炎】肝脏发炎的病,由病毒、梅毒螺旋体、变形虫或磷、砷等药物中毒引起。通常说的肝炎指由病毒引起的。参看〖病毒性肝炎〗。【肝硬变】慢性病,由营养不良、酒精中毒等原因引起。症状是食欲不振、消瘦、右上腹部胀痛、肝脏变硬、脾肿大、腹水等。也叫肝硬化。【肝脏】肝。【肝蛭】见〖肝吸虫〗。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