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腹逃鞭
读音(发音): mǎ fù táo biān
详细解释(意思):比喻躲脱惩罚。
出处(典故): 《左传·宣公十五年》:“虽鞭之长,不及马腹。”
示例: 岂谓~,榻侧容一隅之鼾睡?不知燕巢在幕,釜底得几日之游魂。 ★清·蒲松龄《大捷二》
马腹逃鞭成语接龙
- 鞭辟近里
- 便辞巧说
- 鞭长不及
- 鞭长驾远
- 鞭长莫及
- 边尘不惊
- 鞭驽策蹇
- 砭庸针俗
- 鞭擗向里
- 鞭丝帽影
- 鞭辟入里
- 鞭约近里
- 鞭辟向里
- 鞭擗进里
- 鞭辟着里
- 鞭不及腹
- 变古易常
- 便宜从事
- 变幻不测
- 便宜施行
- 变古易俗
- 变幻莫测
- 变故易常
- 变幻无常
- 便宜行事
- 变本加厉
- 变幻无穷
- 变化不测
- 变动不居
- 变化不穷
第一个字为"马"的成语
- 马上得天下
- 马后炮
- 马前卒
- 马到成功
- 马勃牛溲
- 马到功成
- 马耳春风
- 马耳东风
- 马不解鞍
- 马翻人仰
- 马不停蹄
- 马尘不及
- 马放南山
- 马腹逃鞭
- 马迟枚疾
- 马革裹尸
- 马齿徒长
- 马革盛尸
- 马齿徒增
- 马工枚速
- 马迹蛛丝
- 马咽车阗
- 马仰人翻
- 马角乌白
- 马中关五
- 马角乌头
- 马壮人强
- 马空冀北
- 马捉老鼠
- 马龙车水
- 马足车尘
- 马鹿异形
- 马足龙沙
- 马鹿易形
- 马首欲东
- 马瘦毛长
- 马水车龙
- 马马虎虎
- 马毛猬磔
- 马毛蝟磔
- 马上功成
- 马面牛头
- 马上看花
- 马牛襟裾
- 马上墙头
- 马牛其风
- 马首是瞻
- 马前泼水
- 马去马归
- 马如流水
- 马如游龙
- 马如游鱼
- 马入华山
- 马上房子
第二个字为"腹"的成语
- 枵腹从公
- 背腹受敌
- 草腹菜肠
- 蝉腹龟肠
- 大腹便便
- 顿腹之言
- 鼓腹含哺
- 鼓腹含和
- 鼓腹击壤
- 寒腹短识
- 俭腹高谈
- 空腹便便
- 空腹高心
- 口腹之累
- 马腹逃鞭
- 满腹狐疑
- 满腹经纶
- 满腹牢骚
- 满腹文章
- 满腹疑团
- 满腹珠玑
- 捧腹大笑
- 剖腹藏珠
- 鼠腹鸡肠
- 鼠腹蜗肠
- 坦腹东床
- 鼷腹鹪枝
- 枵腹终朝
- 心腹之患
- 心腹之疾
- 心腹之交
- 心腹之忧
- 心腹重患
- 心腹大患
- 心腹之病
- 指腹为婚
第三个字为"逃"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鞭"的成语
马腹逃鞭相关推荐
成语"马腹逃鞭"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马腹逃鞭"逐字解释参考
mǎ①家畜。《垓下之战》:“吾骑此~五岁,所当无敌。”②通“码”,筹码。古时计数工具。《礼记·投壶》:“请为胜者立~。”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fù(1)躯干的一部分。人的腹在胸的下面,动物的腹在胸的后面。通称肚子(dùzi)。(2)鼎、瓶子等器物的中空而凸出的部分。【腹地】靠近中心的地区;内地。【腹诽】<书>嘴里虽然不说,心里认为不对。也说腹非。【腹稿】已经想好但还没写出的文稿。【腹股沟】大腿和腹部相连的部分。也叫鼠蹊(shǔxī)。【腹面】动物身上胸部、腹部的那一面。【腹膜】腹腔内包着胃肠等脏器的薄膜,由结缔组织构成。【腹膜炎】腹膜的炎症。大多数腹膜炎病情急剧,继发于胃肠道或腹腔内其他脏器的感染、坏死、破裂或穿孔之后;原发性腹膜炎则由于细菌经血液或淋巴,侵入腹腔所引起。患者呈现持续性腹痛,并有呕吐、发热、腹胀、便秘、腹部压痛、腹肌紧张等症状。【腹鳍】鲁类腹部的鳍,左右各一,是转换方向和支持身体平衡的器官。【腹腔】体腔的一部分,上部有横膈膜和胸腔隔开,下部是骨盆,前部和两侧是腹壁,后部是脊椎和腰部肌肉。胃、肠、胰、肾、肝、脾等器官都在腹腔内。【腹水】腹腔内有液体积聚的症状。心脏、肾脏疾患以及腹腔内疾病等都能引起腹水。【腹泻】由于肠道感染,消化机能障碍引起的症状。大便稀薄或呈水状,有的粪便带脓血,次数增多,常兼有腹痛。也叫水泻。通称拉稀、泻肚或闹肚子。【腹心】(1)比喻要害或中心部分:~之患。(2)比喻极亲近的人;心腹。(3)比喻诚意:敢布~。【腹足类】软体动物的一类,头部有眼和触角,腹部有扁平肉质的脚,背部有螺旋形的壳。如蜗牛、田螺等。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táo(1)逃跑;逃走:~匿|~脱。(2)逃避;~荒。【逃奔】逃走(到别的地方)。【逃避】躲开不愿意或不敢接触的事物:不能~斗争|~现实。【逃兵】(1)私自脱离部队的士兵。(2)比喻因怕困难而脱离工作岗位的人。【逃窜】逃跑流窜。【逃遁】逃跑;逃避:仓皇~。【逃反】旧时指为躲避兵乱或匪患而逃往别处。【逃犯】未捕获或捕获后逃亡的犯人。【逃荒】因遇灾荒而跑到外乡谋生。【逃命】逃出危险的环境以保全生命。【逃难】为躲避灾难而逃往别处。【逃匿】逃跑并躲藏起来。【逃跑】为躲避不利于自己的环境或事物而离开。【逃散】逃亡失散。【逃生】逃出危险的环境以求生存。【逃脱】(1)逃跑。(2)摆脱。【逃亡】逃走而流浪在外。【逃席】在宴会中因怕劝酒,不辞而去。【逃学】学生无故不上学。【逃逸】<书>逃跑。【逃走】逃跑。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biān①打马;驱赶马。《左传·哀公二十七年》:“马不出者,助之~之。”②马鞭。《左传·宣公十五年》:“虽~之长,不及马腹。”③古刑名,古代官刑之一。《国语·鲁语上》:“薄刑用~扑,以威民也。”④竹根。张公宾《新竹》:“新~暗入庭,初昃两三茎。”⑤古兵器名,有竹制、铁制两种。《韩非子·外储说右上》:“操~使人,则役万夫。”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