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您目前所在位置:肥壤网 > 成语大全 > 口腹之累 > 口腹之累的成语解释

口腹之累

读音(发音): kǒu fù zhī lěi

详细解释(意思):口腹:指饮食;累:连累。指因为饮食而受到牵累。

出处(典故): 汉·班固《东观汉记·闵贡》:“仲叔怪而问之,知,乃叹曰:‘闵仲叔岂以口腹累安邑邪?’遂去,客沛。”

示例: 独是君子虽贫,不轻干人,乃以~,喋喋公堂,品斯下矣。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狂生》

口腹之累成语接龙

第一个字为"口"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腹"的成语

第三个字为"之"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累"的成语

口腹之累相关推荐

成语"口腹之累"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口腹之累"逐字解释参考

kǒu①嘴。《齐桓晋文之事》:“为肥甘不足于~与?”②人口。《治平篇》:“视高、曾时~已不下五六倍。”③(一)个。用途广泛。《晋书·刘曜载记》:“献剑一~。”《水经注·资水》:“水南十里有井数百~。”④器物的口。《卖油翁》:“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⑤进出的通道。《石钟山记》:“彭蠡之~有石钟山焉。”《桃花源记》:“山有小~,仿佛若有光。”⑥刀剑的刃。《水浒传》:“砍铜剁铁,刀~不卷。”⑦中医指寸脉。《史记·扁鹊见仓公列传》:“切其脉时,右~气急。”【口面】争吵。【口浅】口快;说话直截了当。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fù(1)躯干的一部分。人的腹在胸的下面,动物的腹在胸的后面。通称肚子(dùzi)。(2)鼎、瓶子等器物的中空而凸出的部分。【腹地】靠近中心的地区;内地。【腹诽】<书>嘴里虽然不说,心里认为不对。也说腹非。【腹稿】已经想好但还没写出的文稿。【腹股沟】大腿和腹部相连的部分。也叫鼠蹊(shǔxī)。【腹面】动物身上胸部、腹部的那一面。【腹膜】腹腔内包着胃肠等脏器的薄膜,由结缔组织构成。【腹膜炎】腹膜的炎症。大多数腹膜炎病情急剧,继发于胃肠道或腹腔内其他脏器的感染、坏死、破裂或穿孔之后;原发性腹膜炎则由于细菌经血液或淋巴,侵入腹腔所引起。患者呈现持续性腹痛,并有呕吐、发热、腹胀、便秘、腹部压痛、腹肌紧张等症状。【腹鳍】鲁类腹部的鳍,左右各一,是转换方向和支持身体平衡的器官。【腹腔】体腔的一部分,上部有横膈膜和胸腔隔开,下部是骨盆,前部和两侧是腹壁,后部是脊椎和腰部肌肉。胃、肠、胰、肾、肝、脾等器官都在腹腔内。【腹水】腹腔内有液体积聚的症状。心脏、肾脏疾患以及腹腔内疾病等都能引起腹水。【腹泻】由于肠道感染,消化机能障碍引起的症状。大便稀薄或呈水状,有的粪便带脓血,次数增多,常兼有腹痛。也叫水泻。通称拉稀、泻肚或闹肚子。【腹心】(1)比喻要害或中心部分:~之患。(2)比喻极亲近的人;心腹。(3)比喻诚意:敢布~。【腹足类】软体动物的一类,头部有眼和触角,腹部有扁平肉质的脚,背部有螺旋形的壳。如蜗牛、田螺等。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zhī①到……去。《为学》:“吾欲~南海。”②指示代词,相当于“这个”、“这”、“这种”等。《廉颇蔺相如列传》:“均~二策,宁许以负秦曲。”③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它”、“它们”、“他们”等。《论积贮疏》:“生~有时而用~无度。”《郑伯克段于鄢》:“爱共叔段,欲立~。”④指代说话者本人或听话者的对方。《捕蛇者说》:“君将哀而生~乎?”⑤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你”、“您”。《汉书·蒯通传》:“窃闵公之将死,故吊~。”⑥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修饰、领属的关系,相当于“的”。《邵公谏厉王弭谤》:“防民~口,甚于防川。”⑦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一般不必译出。《师说》:“师道~不传也久矣。”⑧定语后置的标志。《劝学》:“蚓无爪牙~利。”⑨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词(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作“得”。《捕蛇者说》:“未若复吾赋不幸~甚也。”⑩用宾语前置的标志。《师说》:“句读~不知。”⑾用在表示时间的副词后,补足音节,没有实义。《赤壁之战》:“顷~,烟炎张天。”⑿用在“前”、“后”、“内”、“外”等词语和它们的修饰语之间,表示对方位、时间、范围等的限制。《教战守策》:“数十年~后,甲兵顿弊。”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lěi①堆叠;堆积;积累。《乐羊子妻》:“一丝而~,以至于过。”《赤壁之战》:“~官故不失州郡也。”②屡次;多次。《五蠹》:“虽倍赏~罚而不免于乱。”③接连;连续。《屈原列传》:“而圣君治国~世而不见者。”④连累;拖累。《要做则做》:“世苦被明日~,春去秋来老将至。”lèi①牵累;连累;拖累。《祭妹文》:“然而~汝至此者,未尝非予之过也。”②累赘。《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而妾归他姓,又不致为行李之~。”léi通“缧”,绳索;大绳子。《庄子·外物》:“夫揭竿~,趣灌渎,守鲵鲋,其于得大鱼难矣。”【又】用绳索捆绑。《殽之战》:“君之惠,不以~臣衅鼓,使归就戮于秦。”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