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齿徒增
读音(发音): mǎ chǐ tú zēng
详细解释(意思):马的牙齿有多少,就可以知道它的年龄有多大。比喻自己年岁白白地增加了,学业或事业却没有什么成就。
出处(典故): 《谷梁传·僖公二年》:“璧则犹是也,而马齿加长矣。”
示例:
马齿徒增成语接龙
第一个字为"马"的成语
- 马上得天下
- 马后炮
- 马前卒
- 马到成功
- 马勃牛溲
- 马到功成
- 马耳春风
- 马耳东风
- 马不解鞍
- 马翻人仰
- 马不停蹄
- 马尘不及
- 马放南山
- 马腹逃鞭
- 马迟枚疾
- 马革裹尸
- 马齿徒长
- 马革盛尸
- 马齿徒增
- 马工枚速
- 马迹蛛丝
- 马咽车阗
- 马仰人翻
- 马角乌白
- 马中关五
- 马角乌头
- 马壮人强
- 马空冀北
- 马捉老鼠
- 马龙车水
- 马足车尘
- 马鹿异形
- 马足龙沙
- 马鹿易形
- 马首欲东
- 马瘦毛长
- 马水车龙
- 马马虎虎
- 马毛猬磔
- 马毛蝟磔
- 马上功成
- 马面牛头
- 马上看花
- 马牛襟裾
- 马上墙头
- 马牛其风
- 马首是瞻
- 马前泼水
- 马去马归
- 马如流水
- 马如游龙
- 马如游鱼
- 马入华山
- 马上房子
第二个字为"齿"的成语
- 不齿于人
- 切齿腐心
- 白齿青眉
- 唇齿相须
- 唇齿相依
- 唇齿之邦
- 含齿戴发
- 皓齿蛾眉
- 皓齿明眸
- 屐齿之折
- 驹齿未落
- 嚼齿穿龈
- 口齿伶俐
- 口齿生香
- 利齿能牙
- 利齿伶牙
- 俐齿伶牙
- 马齿徒长
- 马齿徒增
- 没齿不忘
- 没齿难忘
- 没齿无怨
- 切齿拊心
- 切齿痛恨
- 切齿痛心
- 噙齿戴发
- 生齿日繁
- 象齿焚身
- 龈齿弹舌
- 予齿去角
- 稚齿婑媠
第三个字为"徒"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增"的成语
马齿徒增相关推荐
成语"马齿徒增"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马齿徒增"逐字解释参考
mǎ①家畜。《垓下之战》:“吾骑此~五岁,所当无敌。”②通“码”,筹码。古时计数工具。《礼记·投壶》:“请为胜者立~。”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chǐ①门牙。也泛指牙齿。《墨子·非攻》:“古者有语,唇亡则~寒。”②年岁,年龄。《捕蛇者说》:“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也指马、牛等爱畜的岁数。③状如牙齿的物体。《宋书·谢灵运传》:“登蹑常著木履,上山则去前~,下山去其后~。”④议论,说话。《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平居望外遭~舌不少。”⑤提及。《师说》:“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今其智乃反不能及。”【齿豁头童】齿落发脱。形容人老的样子。陈与义《雨中对酒庭下海棠经雨不谢》:“天翻地覆伤春色,~祝圣时。”【齿冷】久笑牙齿感到冷。谓贻笑于人而招致讥嘲。《南齐书·乐颐传》:“人笑褚公,至今~。”【齿录】1.收录;叙用。《魏书·刘文晔传》:“以臣年小,不及~。2.科举时代,凡同年登科者,各具姓名、年龄、籍贯、三代,汇刻成帙,称作“齿录”。也称“同年录”。【齿舌】口舌。借指人们的非议。【齿亡舌存】言物之刚者易亡折而柔者常得存。喻以柔为贵。【齿牙馀论】指口头随意的褒美之辞。《南史·谢眺传》:“士子声名未立,应共奖成,无惜~。”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tú①步行。《复庵记》:“自京师~步入华山为黄冠。”②党徒;同一类人。《论积贮疏》:“有勇力者聚~而衡击。”③门徒;弟子;学生。《齐桓晋文之事》:“仲尼之~无道桓文之事者。”④役徒;被罚服役的人。《过秦论》:“然陈涉翁牖绳枢之子,甿隶之人,而迁徙之~也。”⑤空;光。《长歌行》:“少壮不努力,老大~伤悲。”⑥白白地。《孔雀东南飞》:“妾不堪驱使,~留无所施。”⑦只;仅仅。《廉颇蔺相如列传》:“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以吾两人在也。”【徒歌】无乐器伴奏的清唱。【徒然】⒈只是如此。⒉偶然。⒊白白地。【徒跣】赤脚。【徒役】服劳役的人;服事师长的门徒弟子。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zēng①增加。《治平篇》:“视六十年以前~十倍焉。”②扩大。《岳阳楼记》:“乃重修岳阳楼,~其旧制。”céng通“层”。重叠。刘向《说苑·反质》:“宫室台阁,连属~累。”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