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您目前所在位置:肥壤网 > 成语大全 > 盐梅相成 > 盐梅相成的成语解释

盐梅相成

读音(发音): yán méi xiāng chéng

详细解释(意思):盐味与酸味相调和。比喻济世的贤臣。

出处(典故):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二:“窃意二老(太公、伯夷)受文王之养,平居暇日,同堂合席,念王室之如毁,固欲起而救乱;思冠冕裂,又恐因而阶乱,故水火相济,盐梅相成,各以一事自任。”

示例:

盐梅相成成语接龙

第一个字为"盐"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梅"的成语

第三个字为"相"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成"的成语

盐梅相成相关推荐

成语"盐梅相成"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盐梅相成"逐字解释参考

yán(1)食盐的通称。(2)酸中的氢原子被金属原子置换所成的化合物:酸式~|碱式~|复~|正~。【盐巴】<方>食盐。【盐场】海滩上用海水制盐的场所。【盐池】生产食盐的咸水湖。【盐肤木】落叶乔木,羽状复叶,小叶长卵形,花小,黄白色,结小核果。五倍子虫就生在盐肤木的叶子上。【盐湖】含盐量高的咸水湖。【盐花】(1)(~儿)极少量的盐:汤里搁点儿~儿。(2)<方>盐霜。【盐碱地】土壤中含有较多盐分的土地,不利于植物生长。【盐碱土】盐土和碱土的总称。氯化钠、硫酸钠等含量较高的土壤叫盐土;碳酸钠或重碳酸钠等碱性物质含量较高的土壤叫碱土。【盐井】为汲取含盐质的地下水而挖的井。【盐卤】熬盐时剩下的黑色液体,是氯化镁、硫酸镁和氯化钠的混合物,味苦有毒。可以使豆浆凝结成豆腐。也叫卤水,简称卤。【盐汽水】加盐的汽水,主要供高温下工作的人饮用。【盐泉】矿泉的一种,含有大量的食盐,是制食盐的原料。【盐霜】含盐分的东西干燥后表面上呈现的白色细盐粒。【盐水选种】选种常用的一种方法,把种子倒入盐水中搅拌,取沉在下面的种子供播种用。盐水选种可以使发芽整齐,秧苗健壮,并有给种子消毒而预防病虫害的作用。【盐滩】用来晒盐的海滩。【盐田】用海水晒盐时,在海边挖的一排排的四方形的浅坑。【盐铁论】桓宽编。共十卷七十篇。是根据西汉昭帝时桑弘羊与贤良文学争论的记录整理而成。内容涉及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盐坨子】露天的盐堆。【盐析】在溶液中加入无机盐类,使溶解的物质析出的过程。【盐枭】旧时私贩食盐的人,大多有武装。【盐渍化】土壤中聚积盐分形成盐渍土的过程,底层或地下水中盐分上升,受海水影响等都能引起土壤盐渍化。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méi(1)落叶乔木,品种很多,性耐寒,叶子卵形,早春开花,花瓣五片,有粉红、白、红等颜色,味香。果实球形,青色,成熟的黄色,都可以吃,味酸。(2)这种植物的花。(3)这种植物的果实。(4)姓。【梅毒】性病的一种,病原体是梅毒螺旋体。症状是:初期出现硬性下疳,发生淋巴结肿胀;第二期,出现各种皮疹,个别内脏器官发生病变;第三期,皮肤、黏膜形成梅毒瘤,循环系统或中枢神经系统发生病变,如脊髓痨、进行性麻痹。有的地区叫杨梅。【梅花】(1)梅树的花。(2)<方>腊梅。【梅花大鼓】大鼓的一种,一人自击鼓、板演唱。用三弦、琵琶、四胡等伴奏。也叫清口大鼓。【梅花鹿】鹿的一种,夏季毛栗红色,背部有白斑,冬季毛变成棕黄色,白斑变得不明显。四肢细而强壮,善跑。皮可制革。雄鹿有角,初生的角叫鹿茸,可入药。【梅童鱼】形状象黄鱼而小,头大,尾柄细,腹、背和鳍都呈黄色。生活在近海中。【梅雨】【霉雨】见下。【梅子】(1)梅树。(2)梅树的果实。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xiàng①仔细看;观察。《订鬼》:“伯乐学~马。”②相貌。《孔雀东南飞》:“儿已薄禄~,幸复得此妇。”③帮助;辅助。《游褒禅山记》:“至于幽暗昏惑而物以~之,亦不能至也。”④帮助别人的人。《季氏将伐歂臾》:“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用彼~矣。”⑤辅佐君王的大臣;宰相。《廉颇蔺相如列传》:“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乎?”【又】使……当宰相。《资治通鉴·周纪一》:“魏置相,~田文。”⑥主持礼节仪式的人。《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焉。”xiāng①互相。《陈情表》:“茕茕孑立,形影~吊。”②表示动作偏向一方。《孔雀东南飞》:“便可白公姥,及时~遣归。”③递相;相继。《训俭示康》:“吾本寒家,世以清白~承。”【相与】⒈一起;共同。⒉交往;结交。【相得】关系融洽。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chéng①完成;实现。《公输》:“公输般为楚造云梯之械,~,将以攻宋。”《论语·十则》:“譬如为山,未~一篑,止,吾止也。”②形成;成为。《劝学》:“积土~山,风雨兴焉。”《与朱元思书》:“好鸟相鸣,嘤嘤~韵。”③成功;成就。《史记·孙膑列传》:“遂~竖子之名!”④长成;成熟。《采草药》:“用实者~实时采。”《芙蕖》:“迨至菡萏~花,娇姿欲滴。”⑤成人;成年。李密《陈情表》:“零丁孤苦,至于~立。”⑥讲和;和解。《国语·勾践栖会稽》:“夫差与之(越国)~而去之。”⑦定;必定。《国语·吴语》:“胜未可~也。”⑧已有的;现成的。《察今》:“帮释先王之~法,而法其所以为法。”【成案】已办好的公文案卷。【成规】1.前人制定的规章制度。2.既定的规划。【成礼】1.使礼完备。《左传·庄公二十二年》:“酒以~,不继以淫,义也。”2.行礼完毕。《史记·司马穰苴传》:“景公与诸大夫郊迎,劳师~,然后反归寝。”3.完婚。《南齐书·公孙僧远传》:“兄妹未婚嫁,乃自卖为之~。”【成命】1.已定的天命。《尚书·召诰》:“王劂有~,治民今休。”2.既定的策略。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二年》:“郑人劝战,弗敢从也;楚人求成,弗能好也。师无~,多备何为?”3.已发出的命令。陈寿《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昔解杨执楚,有陨无贰,齐路中大夫以死~,方之整、像,所不能加。”4.命名。《国语·鲁语上》:“黄帝能~百物,以明民共财。”【成器】1.制成的器物。2.美好的器物。后比喻有作为的人。【成人】1.德才兼备,完美无缺的人。《管子·枢言》:“既智且仁,是谓~。”2.成年,也指成年人。【成人之美】帮助别人成全好事。语出《论语·颜渊》:“君子~,不成人之恶。”【成事】1.事已完成。《左传·宣公十二年》:“作先君宫,告~而还。”2.办成事情,成就事业。《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公等录录,所谓因人~者也。”3.已成之事,已经之事。《论语·八佾》:“~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