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您目前所在位置:肥壤网 > 成语大全 > 凝脂点漆 > 凝脂点漆的成语解释

凝脂点漆

读音(发音): níng zhī diǎn qī

详细解释(意思):形容人皮肤白,眼睛明亮。

出处(典故):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面如凝脂,眼如点漆。”

示例:

凝脂点漆成语接龙

第一个字为"凝"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脂"的成语

第三个字为"点"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漆"的成语

凝脂点漆相关推荐

成语"凝脂点漆"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凝脂点漆"逐字解释参考

níng①结冰。《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潮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②凝固不动。《琵琶行》:“冰泉冷涩弦~绝。”【凝睇】集中目力看。【凝妆】盛装打扮。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zhī①动植物所含的油质。《诗经·卫风·硕人》:“肤如凝~。”②用脂膏涂车轴,使其润滑。杜甫《赤谷》:“我车已载~。”③胭脂。《史记·佞幸列传》:“故孝惠时,郎侍中皆冠鵕鸃,贝带,傅~粉。”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diǎn①斑点。《晋书·袁宏传》:“如彼白圭,质无尘~。”②液体的小滴。《西江月》:“七八个星天外,两三~雨山前。”《林黛玉进贾府》:“泪光~~,娇喘微微。”③“、”汉字笔画的一种。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每作一~,常隐锋而为之。”【又】用笔加上点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眼睛,每云:‘~晴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固请~之。”④删改文字。陈寿《三国志·武帝纪》:“公又与遂书,多与~窜。”(与遂书:给韩遂信。窜:改动)。⑤一触即起。《明湖居听书》:“又将鼓捶子轻轻的~了两下。”⑥检查;核对。《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老军都~见了堆数。”⑦引着火。《群英会蒋干中计》:“饮至天晚,~上灯烛。”⑧头或手向下稍微动一下立刻恢复原位。《林黛玉进贾府》:“王夫人一笑,~头不语。”⑨更点。《葫芦僧判断葫芦案》:“雨村尚未看完,忽闻传~。”⑩通“玷”。污;辱。司马迁《报任安书》:“适足以见笑而自~耳。”岳飞《五岳祠盟记》:“迎二圣归京阙,取故土上版图,朝廷无虞,主上~,余之愿也。”【点化】⒈指点感化,多指道家以语言诱人入道。⒉点染美化。⒊改造前人的诗句而寓有新意。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qī(1)用漆树皮里的黏汁或其他树脂制成的涂料。涂在器物上,可以防止腐坏,增加光泽。(2)把漆涂在器物上:把大门~成红色的。(3)姓。【漆包线】表面涂着一层薄绝缘漆的金属导线,多用于制造电机和电讯装置中的线圈。【漆布】用漆或其他涂料涂过的布,多用花布或有颜色的布做底子,可用来铺桌面或做书皮等。【漆雕】(1)见〖雕漆〗。(2)姓。【漆工】(1)油漆门窗、器物的工作。(2)做上述工作的人。【漆黑】非常黑;很暗:~的头发|~的夜。【漆匠】<轻>称制作油漆器物的手工业工人。【漆皮】(~儿)器具表面涂漆的一层。【漆片】一种涂料,用时以酒精溶解,涂在器具上能很快地干燥。【漆器】一种手工艺品,表面上有一层漆。有的地区指表面上涂有漆的器物。【漆树】落叶乔木,叶子互生,羽状复叶,小叶卵形或椭圆形,圆锥花序,花小,黄绿色,果实扁圆。树的液汁与空气接触后呈暗褐色,叫做生漆,可用做涂料,液汁干后可入药。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