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您目前所在位置:肥壤网 > 成语大全 > 同符合契 > 同符合契的成语解释

同符合契

读音(发音): tóng fú hé qì

详细解释(意思):比喻完全相合,完全相同。

出处(典故):

示例:

同符合契成语接龙

第一个字为"同"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符"的成语

第三个字为"合"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契"的成语

同符合契相关推荐

成语"同符合契"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同符合契"逐字解释参考

tóng①相同;一样。《赤壁之战》:“今卿廓开大计,正与孤~。”②同一。《殽之战》:“秦不哀我丧而伐吾~姓。”③一致;统一。《赤壁之战》:“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则宜抚安,与结盟好。”④附和;随同。《答司马谏议书》:“士大夫多以恤国事,~俗自媚于众为善。”⑤参与;干预。《谋攻》:“不知三军之事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⑥共同;一起。《廉颇蔺相如列传》:“今君与廉颇~列。”【同案】明清时称同一年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官学的秀才。【同寮】一起任职的官吏,即“同僚”。【同年】⒈同岁;同年龄。⒉科举考试时代同科考中的人。⒊朋友。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fú①古代传达命令,征调兵将等用的凭证。以竹木或金玉制成,从中间剖分两半,有关双方各执一半,使用时对合验证。《信陵君窃符救赵》:“晋鄙合~,疑之。”②祥瑞的征兆。迷信人认为是天神示给人的某种启示。《汉书·扬雄传》:“方将俟元~,以禅梁甫之基,增泰山之高。”③古代下行公文的一种文本。《商君书·定分》:“各为尺六寸之~,明书年、月、日、时、所问法令之名,以告吏民。”④相合;符合。《汉书·扬雄传·甘泉赋》:“同~三皇,录功五帝。”⑤符箓。旧时道士用来驱鬼召神或治病延年的神秘文书。《林黛玉进贾府》:“仍旧带着项圈、宝玉、寄名锁、护身~等物。”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hé①闭;合拢。《孔雀东南飞》:“两家求~葬。”②聚集;会合。《汉书·晁错传》:“~以小攻大。”《赤壁之战》:“五万兵难卒~。”③配合;匹配。《诗经·大明》:“文王初载,天作之~。”《孔雀东南飞》:“岂~令郎君。”④符合;适合。《庖丁解牛》:“~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⑤交配;性交。《论衡》:“若夫牡马见雌牛,雄雀见牝鸡,不与相~者,异类故也。”⑥接战;交锋。《左传·成公二年》:“自始~而矢贯余手及时。”【又】两军交锋一次称一合。《失街亭》:“引军杀来,下遇张郃;战有数十余~。”⑦全;满。《灌园叟晚逢仙女》:“~家大小哭哭啼啼。”⑧对;核对。《冯谖客孟尝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券。”《信陵君窃符求赵》:“公子即~符,而晋鄙不授公子兵。”⑨该;应当。白居易《与元九书》:“文章~为时而著。”⑩与;同。文康《儿女英雄传》:“有话~你说。”⑾通“盒”。王建《宫词》:“黄金~里盛红雪。”《杨修之死》:“一~酥。”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qì①通“锲”。刻;锲刻。《察今》:“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其舟。”②契约;符契。《荆轲刺秦王》:“必得约~以报太子也。”③吻合;投合。《兰亭集序》:“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勘】宋代公文书用语。按查,考订,审核。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