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您目前所在位置:肥壤网 > 成语大全 > 休戚与共 > 休戚与共的成语解释

休戚与共

读音(发音): xiū qī yǔ gòng

详细解释(意思):忧喜、福祸彼此共同承担。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同。

出处(典故): 《晋书·王导传》:“吾与元规休戚是同,悠悠之谈,宜绝智者之口。”

示例: 我们是~的好同学。

休戚与共成语接龙

第一个字为"休"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戚"的成语

第三个字为"与"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共"的成语

休戚与共相关推荐

成语"休戚与共"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休戚与共"逐字解释参考

xiū①休息。《醉翁亭记》:“负者歌于途,行者~于树。”②吉祥;喜庆。《唐雎不辱使命》:“~祲降于天。”③停止;结束。《促织》:“少年大骇,急解令~止。”④不要。《陈州粜米》:“则这攒典哥哥~强挺。”【休明】美善旺盛。【休书】旧称弃妻为休,离弃时写给妻子的文书叫休书。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qi①古代一种像斧头的兵器。陶渊明《读山海经》诗十二首之十:“刑天舞干~,猛志固常在。”②悲伤;忧伤。《柳毅传》:“毅深为之~。”《捕蛇者说》:“言之,貌若甚~者。”《祭十二郎文》:“吾不可去,汝不肯来,恐旦暮死,而汝抱天涯之~也。”③亲戚;亲属。《狱中杂记》:“富者就其~属。贫则面语之。”【戚促】窘迫;迫促。【戚戚】⒈忧愁的样子。⒉心动的样子。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yǔ①给予。《鸿门宴》:“则~一生彘肩。”②结交;交好。《六国论》:“~嬴而不助五国也。”③朋友;同类者。《原毁》:“其应者,必其人之~也。”④通“举”。整个;都。《涉江》:“~前世而皆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⑤和。《愚公移山》:“吾~汝毕力平险。”⑥介绍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方,相当于“跟”、“同”等。《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归?”⑦介绍比较对象,相当于“跟……相比”。《柳毅传》:“洞庭之~京邑,不足为异。”⑧为;替。《兵车行》:“去时里正~裹头。”yù①赞同。《中山狼传》:“固君子之所不~也。”②参与;参加。《殽之战》:“蹇叔之子~师。”yú表示疑问、反诘或感叹,相当于“吗”、“吧”、“啊”。这个意义后来写作“欤”。《齐桓晋文之事》:“王之所大欲,可得闻~?”br>【与国】友好的国家。【与手】施毒手杀之。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gòng①共有;共用。《论语》:“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敝之而无憾。”《赤壁之战》:“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之矣。”②共同;一起。《廉颇蔺相如列传》:“和氏璧,天下所~传宝也。”③同样;一样。《与朱元思书》:“风烟俱净,天山~色。”④跟;与。《祭妹文》:“即游亦尚有几许心中言要汝知闻,~汝筹画也。”⑤和;与。《滕王阁序》:“秋水~长天一色。”⑥总共。《核舟记》:“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八扇。”gōng①通“恭”,恭敬。《左传·文公十八年》:“父义,母慈,兄友,弟~,子孝。”②通“供”,供给;供应。《烛之武退秦师》:“行李之往来,~其乏困。”gǒng①通“拱”,拱手,两手合在胸前,表示恭敬。《荀子·赋篇》:“圣人~手。”②环绕。又写作“拱”。《论语·为政》:“居其所而众星~之。”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