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您目前所在位置:肥壤网 > 成语大全 > 笔伐口诛 > 笔伐口诛的成语解释

笔伐口诛

读音(发音): bǐ fá kǒu zhū

详细解释(意思):伐:声讨,攻打;诛:痛斥,责罚。从口头和书面上对坏人坏事进行揭露和声讨。

出处(典故): 明·汪廷讷《三祝记·同谪》:“他捐廉弃耻,向权门富贵贪求,全不知口诛笔伐是诗人句,垄上璠间识者羞。

示例: 而吾辈不畏强御,不避斧钺,~,大声疾呼。 ★清·忧患余生《官场现形记序》

笔伐口诛成语接龙

第一个字为"笔"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伐"的成语

第三个字为"口"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诛"的成语

笔伐口诛相关推荐

成语"笔伐口诛"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笔伐口诛"逐字解释参考

bǐ①写字、画画等的工具。与纸、墨、砚合称为文房四宝。②书写;记载。《送东阳马生序》:“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录。”③笔迹;书画墨迹。《新唐书·李白传》:“观公~奇妙,欲以藏家尔。”④散文。《文心雕龙·总述》:“今之常言,有文有~,以为无韵者~也,有韵者文也。”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fá①砍伐。《伐檀》:“坎坎~檀兮,置之河之干兮。”②敲打。高适《燕歌行》:“摐金~鼓下榆关。”③讨伐;攻打。《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我。”④攻破;破坏。《谋攻》:“故上兵~谋,其次~交。”⑤功劳;功业。《信陵君窃符救赵》:“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也。”⑥夸耀,自夸。《屈原列传》:“每一令出,平~其功。”【伐冰之家】指贵族豪门之家。古代卿大夫以上的贵族丧祭时才能用冰,伐冰即凿痧窖取冰。【伐柯人】媒人。【伐性之斧】砍伐生命的利斧,比喻损害身心的事情。白居易《寄卢少卿》:“艳声与丽色,真为~。”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kǒu①嘴。《齐桓晋文之事》:“为肥甘不足于~与?”②人口。《治平篇》:“视高、曾时~已不下五六倍。”③(一)个。用途广泛。《晋书·刘曜载记》:“献剑一~。”《水经注·资水》:“水南十里有井数百~。”④器物的口。《卖油翁》:“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⑤进出的通道。《石钟山记》:“彭蠡之~有石钟山焉。”《桃花源记》:“山有小~,仿佛若有光。”⑥刀剑的刃。《水浒传》:“砍铜剁铁,刀~不卷。”⑦中医指寸脉。《史记·扁鹊见仓公列传》:“切其脉时,右~气急。”【口面】争吵。【口浅】口快;说话直截了当。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zhū①要求;索求。《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以敝邑褊小,介于大国,~求无时,是以不敢宁居。”②责备;谴责。《论语·公冶长》:“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③征伐;讨伐。《陈涉世家》:“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暴秦。”④惩罚。《荀子·富国》:“~而不赏,则勤励之民不劝。”⑤杀。《鸿门宴》:“立~杀曹无伤。”【又】被杀死。《六国论》:“洎牧以谗~。”【诛求】勒索。【诛愚】愚昧迟钝。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