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一儆百
读音(发音): chéng yī jǐng bǎi
详细解释(意思):惩:惩罚;警:警戒。处死一个人,借以警戒许多人。
出处(典故): 《汉书·尹翁归传》:“其有所取也,以一警百,吏民皆服,恐惧改行自新。”
示例: 兄弟今天定要~,让众人当面看看,好叫他们有个怕惧。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六回
惩一儆百成语接龙
- 伯道无儿
- 白璧微瑕
- 白璧无瑕
- 白草黄云
- 白齿青眉
- 白丁俗客
- 白发苍苍
- 白白朱朱
- 白发苍颜
- 白璧青蝇
- 白发丹心
- 白璧三献
- 白发红颜
- 白虹贯日
- 白发千丈
- 白眉赤眼
- 白面儒冠
- 白发青衫
- 白华之怨
- 白发朱颜
- 白面儒生
- 白话八股
- 白饭青刍
- 白面书郎
- 白袷蓝衫
- 白骨露野
- 白面书生
- 白驹过隙
- 白骨再肉
- 白驹空谷
第一个字为"惩"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一"的成语
- 不一而足
- 划一不二
- 偶一为之
- 有一得一
- 二一添作五
- 抹一鼻子灰
- 清一色
- 成一家言
- 惩一戒百
- 惩一儆百
- 惩一警百
- 出一头地
- 纯一不杂
- 从一而终
- 的一确二
- 丁一卯二
- 丁一确二
- 独一无二
- 罚一劝百
- 讽一劝百
- 浮一大白
- 功一美二
- 挂一漏万
- 画一之法
- 歼一警百
- 教一识百
- 径一周三
- 举一反三
- 举一废百
- 决一雌雄
- 决一胜负
- 决一死战
- 捏一把汗
- 缺一不可
- 阙一不可
- 人一己百
- 杀一利百
- 杀一砺百
- 杀一儆百
- 杀一警百
- 赏一劝百
- 赏一劝众
- 数一数二
- 说一不二
- 头一无二
- 闻一知二
- 闻一知十
- 问一答十
- 无一不备
- 无一不知
- 以一持万
- 以一当十
- 以一奉百
- 以一儆百
- 以一警百
- 以一知万
- 用一当十
- 有一无二
- 载一抱素
- 知一万毕
- 主一无适
第三个字为"儆"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百"的成语
- 摊书傲百城
- 摊书拥百城
- 惩一戒百
- 惩一儆百
- 惩一警百
- 罚一劝百
- 讽一劝百
- 歼一警百
- 教一识百
- 举一废百
- 距跃三百
- 人一己百
- 杀一利百
- 杀一砺百
- 杀一儆百
- 杀一警百
- 赏一劝百
- 事半功百
- 问十道百
- 一以当百
- 以一奉百
- 以一儆百
- 以一警百
- 正经八百
惩一儆百相关推荐
成语"惩一儆百"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惩一儆百"逐字解释参考
chéng①警惕;警戒。《狱中杂记》:“是立法以警其余,且~后也。”②悔恨;改悔。《国殇》:“首身离兮心不~。”③惩罚;惩处。《左传·成公十四年》:“~恶而劝善。”④苦于。《愚公移山》:“~北山之塞,出入之迂也。”【惩羹吹齑】齑,切成细末的冷食肉菜。言人曾被热羹烫过,以后吃冷菜也要吹一下。比喻戒惧过甚或矫枉过正。【惩创】惩戒;警戒。《尚书·吕刑》:“罚惩非死,人极于病~。”孔颖达疏:“言圣人之制刑罚,所以~罪过,非要使人死也。”【惩戒】1.引以为戒。班固《汉书·诸侯王表》:“~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2.惩治以示警戒。蔡邕《故太尉乔公庙碑》:“禁锢终身,没入财赂非法之物,以充帑藏,~群下。”【惩劝】1.惩恶劝善。范晔《后汉书·仲长统传》:“信赏罚以验~,纠游戏以杜奸邪。”2.赏罚。《晋书·应詹传》:“~必行,故历世长久。”【惩艾】惩治,惩戒。《汉书·丙吉传》:“君侯为汉相,奸吏成其私,然无所~。”【惩忿窒欲】克制愤怒,遏止情欲。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yī①。《狼》:“~屠晚归。”②一边;一面。《兰亭集序》:“~觞~咏,亦足以畅叙幽情。”③同一;一样。《察今》:“古今~也。”④看作一样。《兰亭集序》:“固知~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⑤统一。《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⑥专一。《劝学》:“用心~也。”⑦全;一概。《岳阳楼记》:“而或长烟~空,皓月千里。”⑧一旦。《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诚~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⑨才;刚刚。《赤壁之战》:“初~交战,操军不利。”⑩初次。《曹刿论战》:“~鼓作气。”【一旦】⒈有一天。⒉一时;忽然。⒊形容时间很短。【一何】多么。【一力】⒈协力。⒉竭力。【一体】关系密切,如同一个整体。一样,相同。【一昨】前些日子。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jǐng①警备;戒备。《左传·襄公九年》:“令司宫、巷伯~宫。”②告诫;警告。《三国志·吴书·吴主传》:“夫法令之设,欲以遏恶防邪,~戒未然也。”③紧急情况或消息。《后汉书·郭伋传》:“并部尚有卢芳之~。”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bǎi①十个十。②概数。《谋攻》:“是故~战~胜,非善之善者也。”【百司】朝中大臣、王公以下百官的总称。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