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臂使指
读音(发音): rú bì shǐ zhǐ
详细解释(意思):像胳膊支配手指那样。比喻指挥如意,没有牵制。
出处(典故): 《汉书·贾谊传》:“令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从。”
示例:
如臂使指成语接龙
- 织楚成门
- 知白守黑
- 执鞭随蹬
- 支离破碎
- 知法犯法
- 知人之明
- 知子莫若父
- 执牛耳
- 智者
- 智者不惑
- 智育
- 智勇双全
- 智取
- 智巧
- 智尽能索
- 智
- 智慧
- 滞销
- 滞钝
- 窒塞难行
-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 窒碍
- 至死不悟
- 直言无隐
- 致密
- 至少
- 直言不讳
- 秩序井然
- 至善
- 直言
第一个字为"如"的成语
- 如影随形
- 如臂使指
- 如不胜衣
- 如操左券
- 如痴如狂
- 如痴如梦
- 如痴如醉
- 如痴似醉
- 如持左券
- 如法泡制
- 如出一口
- 如出一辙
- 如风过耳
- 如椽大笔
- 如鲠在喉
- 如此而已
- 如蹈水火
- 如虎得翼
- 如蹈汤火
- 如虎傅翼
- 如登春台
- 如虎生翼
- 如虎添翼
- 如堕烟海
- 如花似朵
- 如堕烟雾
- 如花似锦
- 如法炮制
- 如花似玉
- 如临大敌
- 如胶如漆
- 如临深谷
- 如胶似漆
- 如花似月
- 如临深渊
- 如火燎原
- 如胶投漆
- 如火如荼
- 如龙似虎
- 如解倒悬
- 如获至宝
- 如渴如饥
- 如履薄冰
- 如履平地
- 如狼牧羊
- 如获至珍
- 如履如临
- 如狼如虎
- 如饥如渴
- 如芒刺背
- 如狼似虎
- 如饥似渴
- 如芒在背
- 如见肺肝
- 如雷贯耳
- 如雷灌耳
- 如箭在弦
- 如梦初觉
- 如日方升
- 如梦初醒
- 如日方中
- 如梦方醒
- 如日中天
- 如梦如醉
- 如鸟兽散
- 如丧考妣
- 如牛负重
- 如山压卵
- 如石投水
- 如弃敝屣
- 如泣草芥
- 如拾地芥
- 如泣如诉
- 如是我闻
- 如切如磋
- 如释重负
- 如丘而止
- 如手如足
- 如数家珍
- 如鱼得水
- 如埙如篪
- 如埙如箎
- 如水赴壑
- 如鱼似水
- 如水投石
- 如原以偿
- 如蚁附膻
- 如汤灌雪
- 如愿以偿
- 如蚁慕膻
- 如汤浇雪
- 如运诸掌
- 如意算盘
- 如汤泼雪
- 如振落叶
- 如饮醍醐
- 如汤沃雪
- 如应斯响
- 如之奈何
- 如天之福
- 如蝇逐臭
- 如指诸掌
- 如无其事
- 如锥画沙
- 如兄如弟
- 如有所失
- 如醉初醒
- 如醉方醒
- 如醉如痴
- 如醉如狂
- 如醉如梦
- 如左右手
- 如坐春风
- 如坐云雾
- 如坐针毡
第二个字为"臂"的成语
- 如臂使指
- 把臂入林
- 把臂徐去
- 虫臂鼠肝
- 掉臂不顾
- 割臂盟公
- 割臂之盟
- 交臂历指
- 交臂失之
- 交臂相失
- 六臂三头
- 啮臂之好
- 攘臂一呼
- 使臂使指
- 鼠臂虮肝
- 袒臂挥拳
- 螳臂当车
- 螳臂当辙
- 螳臂挡车
- 一臂之力
- 振臂一呼
第三个字为"使"的成语
- 如臂使指
- 不辱使命
- 插科使砌
- 趁风使柁
- 乘势使气
- 负才使气
- 见风使船
- 见风使舵
- 见风使帆
- 矜才使气
- 借风使船
- 借篷使风
- 举贤使能
- 看风使船
- 看风使舵
- 看风使帆
- 绿衣使者
- 论德使能
- 任贤使能
- 赏贤使能
- 使臂使指
- 使贪使愚
- 使愚使过
- 使智使勇
- 使嘴使舌
- 顺风使舵
- 顺风使帆
- 顺风使船
- 占风使帆
- 仗气使酒
- 炙冰使燥
- 朱衣使者
- 尊贤使能
第四个字为"指"的成语
如臂使指相关推荐
成语"如臂使指"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如臂使指"逐字解释参考
rú①往;到……去。《涉江》:“入溆浦余儃佪兮,迷不知吾所~。”②依照;遵从。《中山狼传》:“先生~其指,内狼于囊。”③顺;符合。《赤壁之战》:“邂逅不~意,便还就孤。”④像;如同。《两小儿辩日》:“日初出大~车盖。”⑤及;比得上。《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地利。”⑥用于短语“如……何”中,表示“对待……怎么办”、“把……怎么办”。《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何?”⑦不如;应该。《子鱼论战》:“若爱重伤,则~勿伤。”⑧如果;假如。《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相问。”⑨或者。《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安见方六七十,~五六十,而非邦也者?”⑩至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其礼乐,以俟君子。”⑾词缀。用于形容词后,表示“……的样子”,也可不译。韩愈《答李翊书》:“仁义之人,其言蔼~也。”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bì(1)胳膊:左~|~力。(2)人体解剖学上多指上臂。另见bei。【臂膀】胳膊。【臂膊】<方>胳膊。【臂章】佩带在衣袖(一般为左袖)上臂部分、表示身分或职务的标志。【臂助】<书>(1)帮助。(2)助手。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shǐ①命令;派遣。《陈涉世家》:“扶苏以数谏故,上~外将兵。”②让;叫。《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我不得开心颜。”③使唤;驱使;使用。《五人墓碑记》:“人皆得以隶~之。”④主;指使。《五人墓碑记》:“是进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周公之被逮所由~也。”⑤出使。《屈原列传》:“是时屈原既疏,不复在位,~于齐。”⑥出使的人;使者。《卖炭翁》:“一车炭,千余斤,宫~驱将惜不得。”⑦使命。《赤壁之战》:“时周瑜受~至番阳。”⑧假使;如果。《阿房宫赋》:“~六国爱其人,则足以拒秦。”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zhǐ①手指。《卖炭翁》:“两鬃苍苍十~黑。”《孔雀东南飞》:“~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②用手指点。《陈涉世家》:“旦日,卒中往往语,皆~目陈胜。”《始得西山宴游记》:“望西山,~异之。”③指给……看。《史记·项羽本纪》:“~王翳曰:‘此项王也。’”④指责。《汉书·王嘉传》:“千夫所~,无病而死。”⑤直立;竖起。《鸿门宴》:“头发上~,目眦尽裂。”⑥通“旨”。意图;意旨。《陈涉世家》:“卜者知其意。”《屈原列传》:“其称文小而其~极大。”⑦通“直”。直接。《愚公移山》:“~通豫南,达于汉阴。”【指点】⒈指出;指给人看。⒉指责。⒊评论;指导。【指意】意旨;意向。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