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您目前所在位置:肥壤网 > 成语大全 > 攻城略地 > 攻城略地的成语解释

攻城略地

读音(发音): gōng chéng lüè dì

详细解释(意思):略:掠夺。攻打城市,掠夺土地。

出处(典故): 《淮南子·兵略训》:“攻城略地,莫不降下。”

示例: 英法联军侵华的那几年,法国海军附带在越南~。 ★高阳《清宫外史》下册

攻城略地成语接龙

第一个字为"攻"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城"的成语

第三个字为"略"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地"的成语

攻城略地相关推荐

成语"攻城略地"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攻城略地"逐字解释参考

gōng①进攻。《陈涉世家》:“~大泽乡,收而~蕲。”②指责;驳斥。《论语·先进》:“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之可也。”③治疗。《墨子·兼爱》:“譬之如医之~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④制作。《诗经·灵台》:“庶民~之,不日成之。”⑤特指工匠及其他手工业的工作。《左传·襄公十五年》:“使玉人为之~之。”⑥深入钻研。《师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如是而已。”⑦坚固。《诗经·车攻》:“我车既~,我马既同。”【攻错】用磨刀石整治璞玉,比喻吸取别人的长处来补救自己短处。【攻苦】从事劳苦之事,多指苦心求学。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chéng①城墙。《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②筑城;修筑城墙。《韩非子·说林》:“靖郭君将~薛,客多以谏者。”③城市。《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以十五~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辨】城,郭。“城”与“郭”并称时,“城”指内城,“郭”指外城。“城”、“郭”连用时,泛指城。【城池】城墙和护城河。《战国策·中山策》:“百姓心离,~不修,既无良臣,又无守备。”后泛指城市,城邑。【城堞】城上女墙。【城府】1.城市及官署。杜甫《别蔡十四著作》诗:“主人薨~,扶榇归咸秦。”2.比喻心机深隐难测。《宋史·傅尧俞传》:“尧俞厚重寡言,遇人不设~,人自不忍欺。”【城郭】内城的墙叫城,外城的墙叫郭。连用指城市。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楚因焚烧其~,系虏其子女。”【城隍】1.城墙和护城河。班固《两都赋序》:“京师修宫室,浚~,起苑囿。”2.指城邑。寒山《诗》一六七:“侬家暂下山,入到~里。”3.护城之神。《北齐书·慕容俨传》:“城中先有神祠一所,俗号~神,公私每有祈祷。”【城门失火】比喻无端受牵连而遭祸害。【城阙】1.城门两边的望楼。《诗经·郑风·子衿》:“挑兮达兮,在~兮。”2.宫殿;京城。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社】1.城池和祭地神的土坛。2.指邦国。3.比喻权势、靠山。《旧唐书·薛存诚传》:“倚中人为~,吏不敢绳。”【城下之盟】敌人逼临城下时被迫签订的屈辱和约。《左传·桓公十二年》:“楚伐绞……大败之,为~而还。”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lüè①疆界。《左传·庄公二十一年》:“公与之武公之~,自虎牢以东。”【又】划定疆界。《左传·昭公七年》:“天子经~。”②巡行;巡视。《左传·隐公五年》:“公曰:‘吾将~地焉’。”③通“掠”。掠夺;夺取。《荆轲刺秦王》:“进兵北~地,至燕南界。”④谋略;计谋;策略。《六国论》:“燕赵之君,始有远~。”⑤忽略;不重视。《叔向贺贫》:“~则行志,假货居贿,宜及于难。”⑥大略;大概;大致。《赤壁之战》:“今操芟夷大难,~已平矣。”⑦略微;稍微。《芋老人传》:“老人~知书。”⑧几乎;差不多。《柳敬亭传》:“敬亭丧失其资~尽。”⑨丝毫;一点儿。与否定连用,表示丝毫没有。《送东阳马生序》:“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无慕艳意。”⑩简略;简要。《答司马谏议书》:“故~上报,不复一一自辨。”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dì①大地;地面。《赤壁赋》:“寄蜉蝣于天~,渺沧海之一粟。”②土地;田地。《捕蛇者说》:“殚其~之出,竭其庐之人。”③领土;地域。《邹忌讽齐王纳谏》:“今齐~方千里,百二十城。”④处所;地方。《琵琶行》:“浔阳~僻无音乐。”王羲之《兰亭集序》:“此~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⑤处境;境地。《史记·李斯列传》:“久处卑贱之位,困苦之~。”⑥路程。《红楼梦》:“那轿夫抬进去。走了一射之~。”(一射之地:即一箭之地,约一百五十步。)⑦底子。《林黛玉进贾府》:“抬头迎面先看见一个赤金九龙青~大匾。”⑧表示前面的词或短语状语。杜甫《陪柏中丞观宴将士》:“几时束翠节,特~引红妆。”冯梦龙《灌园叟晚逢仙女》:“忽~起一阵大风。”【地镜】⒈地面的积水。⒉传说中的宝镜。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