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您目前所在位置:肥壤网 > 成语大全 > 克己复礼 > 克己复礼的成语解释

克己复礼

读音(发音): kè jǐ fù lǐ

详细解释(意思):克:克制。儒家指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礼”。

出处(典故): 《论语·颜渊》:“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示例: 小官公谨忠信,~,奉公守法,正直无私。 ★明·无名氏《紫泥宣》第一折

克己复礼成语接龙

第一个字为"克"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己"的成语

第三个字为"复"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礼"的成语

克己复礼相关推荐

成语"克己复礼"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克己复礼"逐字解释参考

kè①能;能够。《谏太宗十思疏》:“凡昔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终者盖寡。”②完成;成功。《中山狼传》:“前虞跋胡,后恐疐尾,三纳之而未~。”③攻克;战胜。《殽之战》:“攻之不~,围之不继。”④克制;约束。《后汉书·祭遵传》:“遵为人廉约小心,~己奉公。”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jǐ①自己。《谋攻》:“知彼知~,百战不殆。”②天干的第六位。也用作次序的第六。《察传》:“晋师~亥过河也。”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fù①返回;回还。《与陈伯之书》:“不远而~,先典攸高。”《信陵君窃符求赵》:“以是知公子恨之~返也。”②回复;回答。《信陵君窃符求赵》:“公子往,数请之,朱亥故不~谢。”《送东阳马生序》:“不敢出一言以~。”③恢复;还原。《出师表》:“兴~汉室,还于旧都。”《师说》:“师道之不~,可知矣。”④免除赋税徭役。《史记·高祖本纪》:“沛幸得~,丰未得~。”⑤报复。桓宽《盐铁论·本论》:“有~匈奴之志。”⑥再;又。《劝学》:“虽有槁暴,不~挺者。”《扁鹊见蔡桓公》:“居十日,扁鹊~见。”⑦夹衣。《世说新语·夙惠》:“冬天昼日不著~衣。”⑧夹层的。《旧唐书·王锷传》:“作~垣洞穴,实金钱于其中。”⑨繁复;重复。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疑无路。”⑩通“覆”,覆盖,盖住。《女娲补天》:“天不兼~,地不周载。”《促织》:“~之以掌,虚若无物。”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lǐ①原指祭神敬祖,后成为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的总称。《鸿门宴》:“大行不顾细谨,大~不辞小让。”②礼貌;礼仪;表示敬意的语言或动作。《廉颇蔺相如列传》:“乃设九宾~于廷。”《送东阳马生序》:“或遇其叱咄,色愈恭,~愈至。”③尊敬;以礼相待。《赤壁之战》:“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士。”④礼物。《信陵君窃符救赵》:“所以不报谢者,以为小~无所用。”⑤儒家经典“五经”之一,包括《仪礼》《周礼》《礼记》三部书。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