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您目前所在位置:肥壤网 > 成语大全 > 通书达礼 > 通书达礼的成语解释

通书达礼

读音(发音): tōng shū dá lǐ

详细解释(意思):指通诗书,懂礼仪。

出处(典故):

示例:

通书达礼成语接龙

第一个字为"通"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书"的成语

第三个字为"达"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礼"的成语

通书达礼相关推荐

成语"通书达礼"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通书达礼"逐字解释参考

tōng①通达;通过;通行。《愚公移山》:“吾与汝毕力平险,指~豫南,达于汉阴。”②贯通;沟通。《谭嗣同》:“然后皇上与康先生之意始能少~,锐意欲行大改革矣。”③畅通;没有阻隔。《论积贮疏》:“政治未必~也,远方之能疑者,并举而争起矣。”④通报;转达。《孔雀东南飞》:“遣丞为媒人,主簿~语言。”⑤交往;来往;结交。《汉书·季布传》:“吾闻曹丘生非长者,勿与~。”⑥流通;交换。韩愈《原道》:“为之贾以~其有无。”⑦交流;交谈。《君子国》:“唐敖见言可~,因向一位老翁问其何以,好让不争之故。”⑧通晓;精通。《张衡传》:“遂~五经,贯六艺。”⑨全部;普遍。《核舟记》:“~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师说》:“六艺经传皆~习之。”⑩遍。《孔雀东南飞》:“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籍】籍是二尺长的竹片,上写姓名、年龄、身份等,挂在宫门处以备出入时查对。“通籍”指记名在门籍,可以进入宫门。后称进士刚及第或刚做官叫“通籍”。【通家】⒈世交。⒉姻亲;结为姻亲。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shū①写。《陈涉世家》:“乃丹~帛曰‘陈胜王’。”②记录。《狱中杂记》:“余感焉,以杜君言泛讯之,众言同,于是乎~。”③文字。《陈涉世家》:“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④书法。《墨池记》:“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池水尽黑。”⑤信。《春望》:“烽火连三月,家~抵万金。”⑥文书;公文。《木兰诗》:“军~十二卷,卷卷有爷名。”⑦书籍。《熟读精思》:“大抵观~先须熟读。”⑧指《尚书》。⑨曲艺的一类。《柳敬亭传》:“之盱眙市中,为人说~。”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dá①通畅。《送东阳马生序》:“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引】使……通畅。《狱中杂记》:“屋极有窗以~气。”②到;到达。《愚公移山》:“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促织》:“自昏~曙,目不交睫。”③传达;送到。《柳毅传》:“时有宦人密侍君者,君以书授之,命~宫中。”④通晓,明白。韩愈《张中丞传后叙》:“其亦不~于理矣。”《滕王阁序》:“所赖君子见几,~人知命。”⑤豁达;心怀宽阔。《汉书·高帝纪》:“高祖不修文学,而性明~。”⑥显达;显贵。《出师表》:“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于诸候。”《陈情表》:“本图宦~,不矜名节。”⑦有道德、学有问的人。《送东阳马生序》:“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执经叩问。”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lǐ①原指祭神敬祖,后成为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的总称。《鸿门宴》:“大行不顾细谨,大~不辞小让。”②礼貌;礼仪;表示敬意的语言或动作。《廉颇蔺相如列传》:“乃设九宾~于廷。”《送东阳马生序》:“或遇其叱咄,色愈恭,~愈至。”③尊敬;以礼相待。《赤壁之战》:“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士。”④礼物。《信陵君窃符救赵》:“所以不报谢者,以为小~无所用。”⑤儒家经典“五经”之一,包括《仪礼》《周礼》《礼记》三部书。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