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您目前所在位置:肥壤网 > 成语大全 > 匡鼎解颐 > 匡鼎解颐的成语解释

匡鼎解颐

读音(发音): kuāng dǐng jiě yí

详细解释(意思):指讲诗清楚明白,非常动听。

出处(典故): 《汉书·匡衡传》:“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颜师古注:“如淳曰:‘使人笑不能不止也。’”

示例: 故诗至人妙,有言下未尝毕露,其情则已跃然者。使善说者代为指点,无不亹亹动人,即~是已。 ★清·李重华《贞一斋诗说·诗谈杂录》

匡鼎解颐成语接龙

第一个字为"匡"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鼎"的成语

第三个字为"解"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颐"的成语

匡鼎解颐相关推荐

成语"匡鼎解颐"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匡鼎解颐"逐字解释参考

kuāng①筐子。后写作“筐”。宋应星《开工开物》:“罗~之底用丝织罗地绢为之。”②匡正;纠正。《左传·襄公十四年》:“善则赏之,过则~之。”③帮助;救助。《国语·晋语》:“今范中行氏之臣,不能~相其君,使至于难。”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dǐng①古代烹煮用的器物,多圆形三足两耳。《察今》:“尝一脟肉,而知一镬之味,一~之调。”②常以鼎足之形比喻三方并立。《赤壁之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足之形成矣。”③古代曾把鼎作为传国之宝,于是用它代表宝器。喻指王位、帝位等。《毛遂自荐》:“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大吕。”《阿房宫赋》:“~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④三足香炉。《促织》:“问者爇香于~,再拜。”⑤显赫。左思《吴都赋》:“高门~贵。”【鼎鼎】⒈蹉跎。⒉盛大。【鼎甲】豪门望族。科举考试名列一甲的前三人,即状元、榜眼、探花。【鼎食】列鼎而食,指奢华的生活。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jiě①解剖;分割。《庖丁解牛》:“庖丁为文惠君~牛。”②解开;解下。《公输》:“子墨子~带为城。”③解除;消除。《荆轲刺秦王》:“今有一言,可以~燕国之患。”④溶解;溶化。《满井游记》:“于时冰皮始~,波色乍明。”⑤排解;化解。《师说》:“句读之不知,惑之不~。”⑥解围;撤围。《信陵君窃符救赵》:“秦军~去,遂救邯郸。”⑦解脱。道家称人死后灵魂脱离躯体而升天成仙。《梅花岭记》:“谓颜太师以兵~。”⑧缓解;和解。《触龙说赵太后》:“太后之色少~。”⑨解释;解说。《隆中对》:“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之。”⑩理解;懂得。《与妻书》:“家中诸母皆通文,有不~处,望请其指教。”⑾能;合。罗隐《西施》:“西施若~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⑿见解;见识。《南史·张邵传》:“融玄义无师法,而神~过人。”⒀解便;解手。戚继光《练兵实记》:“遇夜即于厕中大小~。”⒁文体的一种,用于释疑。如韩愈的《进学解》。jiè①遣;发遣。《宋史·举志》:“天下之士屏居山林,令监司守臣~送。”②解送;押送。《水浒传》:“开封府公文只叫~活的去,却不曾教结果了他。”xiè①“懈”的古字。懈怠。《诗经·大雅·烝民》:“夙夜匪~,以事一人。”《论衡·福虚》:“宋人有好善行者,三世不~。”②姓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yí①面颊。《孙子·九地》:“偃卧者涕交~。”②保养。嵇康《幽愤诗》:“~性养寿。”③无意义。《史记·陈涉世家》:“客曰:‘夥~!涉之为王沈沈者!’”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