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您目前所在位置:肥壤网 > 成语大全 > 民胞物与 > 民胞物与的成语解释

民胞物与

读音(发音): mín bāo wù yǔ

详细解释(意思):民为同胞,物为同类。泛指爱人和一切物类。

出处(典故): 宋·张载《西铭》:“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示例: 那里有一个是认真存了“仁人测隐”之心,行他那“~”的志向,不过都是在那里邀福。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五回

民胞物与成语接龙

第一个字为"民"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胞"的成语

第三个字为"物"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与"的成语

民胞物与相关推荐

成语"民胞物与"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民胞物与"逐字解释参考

mín①古指奴隶,泛指庶民百姓。《谷梁传·成公元年》:“古者有四~:有士~,有商~,有农~,有工~。”②人。《五蠹》:“上古之世,……~食果蓏蜯蛤,腥臊恶臭而伤腹胃,~多疾病。”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bāo(1)胞衣。(2)同胞的;嫡亲的:~兄|~妹|~叔(父亲的胞弟)。【胞衣】中医把胎盘和胎膜统称为胞衣,也叫衣胞或胎衣。用做中药时叫紫河车,可以治疗劳伤、虚弱等症。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wù①事物;东西。《归去来兮辞》:“善万~之得失,感吾生之行休。”②除自己以外的人和物。《岳阳楼记》:“不以~喜,不以己悲。”【物故】死亡。【物华】物的精华。自然美景。【物理】事物的常理及其内在的规律。【物色】⒈牲畜的毛色。⒉各类物品。⒊外貌形象。⒋寻找;察看;访求。⒌风物;景色。【物议】众人的议论批评。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yǔ①给予。《鸿门宴》:“则~一生彘肩。”②结交;交好。《六国论》:“~嬴而不助五国也。”③朋友;同类者。《原毁》:“其应者,必其人之~也。”④通“举”。整个;都。《涉江》:“~前世而皆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⑤和。《愚公移山》:“吾~汝毕力平险。”⑥介绍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方,相当于“跟”、“同”等。《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归?”⑦介绍比较对象,相当于“跟……相比”。《柳毅传》:“洞庭之~京邑,不足为异。”⑧为;替。《兵车行》:“去时里正~裹头。”yù①赞同。《中山狼传》:“固君子之所不~也。”②参与;参加。《殽之战》:“蹇叔之子~师。”yú表示疑问、反诘或感叹,相当于“吗”、“吧”、“啊”。这个意义后来写作“欤”。《齐桓晋文之事》:“王之所大欲,可得闻~?”br>【与国】友好的国家。【与手】施毒手杀之。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