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您目前所在位置:肥壤网 > 成语大全 > 盗钟掩耳 > 盗钟掩耳的成语解释

盗钟掩耳

读音(发音): dào zhōng yǎn ěr

详细解释(意思):盗:盗窃;钟:古代一种乐器。偷钟时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欺欺人。

出处(典故): 《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示例:

盗钟掩耳成语接龙

第一个字为"盗"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钟"的成语

第三个字为"掩"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耳"的成语

盗钟掩耳相关推荐

成语"盗钟掩耳"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盗钟掩耳"逐字解释参考

dào①偷。《信陵君窍符救赵》:“如姬果~兵符与公子。”②偷东西的人;小偷。《智子疑邻》:“不筑,必将有~。”③强盗。又常为封建统治者对农民起义的诬称。《鸿门宴》:“所以遗将守关者,备他~之出入与非常也。”【辨】盗,贼。“盗”和“贼”两字古代和现代的意义差不多相反:现代普通话所谓“贼”(偷东西的人),古代叫“盗”;现在所谓“强盗”(抢东西的人),古代也可以叫“盗”,但一般都称“贼”。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zhōng①乐器。《石钟山记》:“今以~罄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②佛寺悬挂的钟。《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村墟夜春,复与疏~相见。”③古代的容器,一种圆形的壶。《孔丛子·儒服》:“文王饮酒千~。”④六斛四斗为一种。《鱼我所欲也》:“万~则不辨礼义而受之。”⑤聚集。《与妻书》:“~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钟爱】极其疼爱。【钟情】感情专一。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yǎn①掩盖;遮蔽。《孔雀东南飞》:“手巾~口啼,泪落便如泻。”②堵塞。《教战守策》:“则~耳而不愿听。”③关闭。《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再把门~上。”④趁人不备而采取行动。《史记·彭越传》:“于是上使使~梁王,梁王不觉,捕梁王。”【掩涕】掩面流泪。【掩抑】乐声低沉抑郁。【掩映】彼此遮掩而互相映衬。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ěr①耳朵。《邹忌讽齐王纳谏》:“闻寡人之~者,受下赏。”《陋室铭》:“无丝竹之乱~。”《石钟山记》:“事不目见~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②形状像耳朵的东西。如“木耳”、“银耳”③听说;耳闻。《汉书·外戚传》:“又~曩者所梦日符。”④兼词,相当于“而已”,译作“罢了”。《庄暴见孟子》:“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赤壁之战》:“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非心服也。”⑤表示肯定。《察今》:“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赤壁之战》:“田横,齐之壮士~。”⑥位置在两旁的。“耳门”、“耳房”。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