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露肝胆
读音(发音): pī lù gān dǎn
详细解释(意思):指竭诚相告或竭尽忠诚。
出处(典故):
示例:
披露肝胆成语接龙
- 胆大心粗
- 担惊受怕
- 丹凤朝阳
- 惮赫千里
- 石尤风
- 丹黄甲乙
- 丹漆随梦
- 丹铅甲乙
- 丹青不渝
- 丹青妙手
- 丹书白马
- 丹书铁契
- 丹书铁券
- 丹心碧血
- 丹心如故
- 丹楹刻桷
- 担惊忍怕
- 担惊受恐
- 担雪塞井
- 担雪填河
- 担雪填井
- 眈眈逐逐
- 耽惊受怕
- 殚智竭力
- 胆大泼天
- 殚财竭力
- 箪豆见色
- 胆大如斗
- 殚诚毕虑
- 箪瓢屡空
第一个字为"披"的成语
- 披枷带锁
- 披发入山
- 披发文身
- 披荆斩棘
- 披发缨冠
- 披沥肝胆
- 披发左衽
- 披沥肝膈
- 披肝沥胆
- 披林撷秀
- 披肝沥血
- 披露腹心
- 披肝露胆
- 披露肝胆
- 披古通今
- 披罗戴翠
- 披红戴花
- 披麻带索
- 披枷戴锁
- 披麻带孝
- 披坚执锐
- 披麻戴孝
- 披襟解带
- 披麻救火
- 披毛戴角
- 披毛求疵
- 披毛求瑕
- 披毛索黡
- 披毛索靥
- 披沙剖璞
- 披头盖脑
- 披头散发
- 披霄决汉
- 披心沥血
- 披心相付
- 披裘带索
- 披星带月
- 披裘负薪
- 披星戴月
- 披沙拣金
- 披榛采兰
- 披沙简金
第二个字为"露"的成语
- 暴露无遗
- 不露锋芒
- 不露锋铓
- 不露圭角
- 不露神色
- 不露声色
- 不露形色
- 朝露溘至
- 初露锋芒
- 初露头角
- 春露秋霜
- 滴露研朱
- 滴露研珠
- 积露为波
- 沐露梳风
- 沐露沾霜
- 披露腹心
- 披露肝胆
- 霜露之感
- 霜露之思
- 霜露之悲
- 霜露之病
- 霜露之辰
- 仙露明珠
- 显露头角
- 泄露天机
- 饮露餐风
- 雨露之恩
- 月露风云
- 月露之体
- 崭露头角
- 崭露头脚
第三个字为"肝"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胆"的成语
- 丢魂丧胆
- 放心托胆
- 凤毛鸡胆
- 隳肝尝胆
- 隳肝沥胆
- 浑身是胆
- 惊神破胆
- 惊心裂胆
- 惊心破胆
- 惊心悼胆
- 惊心吊胆
- 开口见胆
- 开心见胆
- 刳肝沥胆
- 明目张胆
- 披沥肝胆
- 披肝沥胆
- 披肝露胆
- 披露肝胆
- 剖析肝胆
- 剖心析胆
- 剖肝沥胆
- 琴心剑胆
- 倾肝沥胆
- 倾心吐胆
- 群威群胆
- 失魂丧胆
- 摅肝沥胆
- 输肝沥胆
- 输肝剖胆
- 输肝写胆
- 碎心裂胆
- 提心吊胆
- 同心共胆
- 同心合胆
- 铜心铁胆
- 吐心吐胆
- 吐肝露胆
- 亡魂丧胆
- 闻名丧胆
- 闻风破胆
- 闻风丧胆
- 卧薪尝胆
- 析肝刿胆
- 析肝吐胆
- 侠肝义胆
- 熊心豹胆
- 悬心吊胆
- 一身是胆
- 照人肝胆
- 枕戈尝胆
- 枕戈饮胆
- 忠心赤胆
- 忠肝义胆
- 坐薪尝胆
- 坐薪悬胆
披露肝胆相关推荐
成语"披露肝胆"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披露肝胆"逐字解释参考
pī①揭开;拨开;分开。《鸿门宴》:“哙遂入,~帷西向立。”《促织》:“蹑迹~求,见有虫伏棘根。”②裂开;裂。《史记·范雎蔡泽列传》:“木实繁者~其枝。”③剖开;披露。《汉书·枚乘传》:“臣乘愿~腹心而效愚忠。”④披上;覆盖或搭在肩背上。《群英会蒋干中计》:“帐下偏裨将校,都~银铠,分两行而入。”⑤翻阅。《进学解》:“手不停~于百家之编。”⑥散开;分散。《游黄山记》:“五色纷~,灿若图绣。”【披镜】披览;借鉴。【披缁】指出修行。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lù①露水。《教战守策》:“夫风雨霜~寒暑之变,此疾之所由生也。”②露天;在室外、野外。《后序》:“变姓名,诡踪迹,草行~宿。”③显露;暴露。《核舟记》:“袒胸~乳,矫首昂视。”【露布】⒈古代不封口的奏章或诏书。⒉指檄文、捷报或其他紧急文书。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gān人和高等动物的消化器官之一。人的肝在腹腔内右上部,分为两叶。主要功能是分泌胆汁,储藏动物淀粉,调节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新陈代谢等,此外还有解毒、造血和凝血作用。也叫肝脏。【肝癌】肝脏的恶性肿瘤。症状是右上腹部疼痛,肝脏肿大,硬变,食欲不振,腹水,消瘦,有时出现黄疸。【肝胆】(1)比喻真诚的心:~相照。(2)比喻勇气、血性:~过人。【肝儿】指食用的猪、牛、羊等动物的肝脏。【肝风】中医指有头晕、头痛、耳鸣、心烦、手足抽搐等症状的病。【肝火】指容易急躁的情绪;怒气:动~|~旺。【肝气】(1)中医指有两肋胀痛、呕吐、腹泻等症状的病。(2)容易发怒的心理状态。【肝糖】见〖糖原〗。【肝吸虫】寄生虫,身体扁平,前端尖,雌雄同体。成虫寄生在人体肝脏内,虫卵随粪便排出,先在淡水螺体内发育,然后侵入淡水鱼体内,人吃生鱼或喝含幼虫的水就会感染发病。患者有消瘦、贫血、肝肿大等症状。另外一种主要寄生在牛、羊等肝脏内。也叫肝蛭。【肝炎】肝脏发炎的病,由病毒、梅毒螺旋体、变形虫或磷、砷等药物中毒引起。通常说的肝炎指由病毒引起的。参看〖病毒性肝炎〗。【肝硬变】慢性病,由营养不良、酒精中毒等原因引起。症状是食欲不振、消瘦、右上腹部胀痛、肝脏变硬、脾肿大、腹水等。也叫肝硬化。【肝脏】肝。【肝蛭】见〖肝吸虫〗。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dǎn(1)胆囊的通称。(2)(~儿)胆量:~怯|~大心细|~小如鼠|壮壮~儿。(3)装在器物内部,可以容纳水、空气等物的东西:球~|热水瓶的~。【胆矾】含有五个分子结晶水的硫酸铜。蓝色结晶体,在干燥空气中,逐渐风化。可以制电池、颜料,又可以做媒染剂、杀虫剂。也叫蓝矾。【胆敢】竟有胆量敢于:敌人~来侵犯,坚决把它消灭光。【胆固醇】醇的一种,白色的结晶,质地软。人的胆汁、神经组织、血液中含胆固醇较多。在日光的紫外线的作用下,能变成维生素D。是合成性激素的重要原料。胆固醇代谢失调会引起动脉硬化和胆石病。【胆管】肝脏的输出管,在肝脏内者为肝内胆管,至肝外汇集成胆总管,与十二指肠相连接。肝脏内生成的胆汁通过它流入十二指肠。【胆寒】害怕。【胆碱】有机化合物,是无色浆状液体,有强碱性。含在动植物体内,对脂肪代谢起重要作用。【胆力】胆量和魄力。【胆量】不怕危险的精神;勇气。【胆略】勇气和智谋:~过人。【胆囊】储存胆汗的囊状器官,长在肝脏右叶的下前方,与胆管相连接。通称胆或苦胆。【胆瓶】颈部细长而腹部大的花瓶,形状有点象胆。【胆气】胆量和气势。【胆怯】胆小;畏缩。【胆石病】胆囊内形成胆石的病。胆石是由胆固醇、胆色素、钙盐等构成的球状物,坚硬如石,能引起剧烈腹痛,有时引起黄疸。【胆识】胆量和见识。【胆胀瘟】<方>牛瘟。【胆汁】由肝脏产生的消化液,有苦味,黄褐色或绿色,储存在胆囊中。能促进脂肪的分解、皂化和吸收。【胆子】胆量:~不小。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