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您目前所在位置:肥壤网 > 成语大全 > 积露为波 > 积露为波的成语解释

积露为波

读音(发音): jī lù wéi bō

详细解释(意思):比喻积少成多。

出处(典故): 明·袁宏道《题龙堂僧募册》诗:“衲子欲言面羞涩,试介乌纱作檀越,积露为波江可得,东邻北里贤相识。”

示例:

积露为波成语接龙

第一个字为"积"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露"的成语

第三个字为"为"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波"的成语

积露为波相关推荐

成语"积露为波"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积露为波"逐字解释参考

jī①堆积谷物。《诗经·大雅·公刘》:“廼~廼仓。”②堆积;堆放。《劝学》:“~土成山,风雨兴焉。”③积蓄;积累。《劝学》:“故不~跬步,无以成江海。”④堆积或积累起来的。《六国论》:“为国者无使为~威之所劫哉。”⑤积聚储蓄起来的粮食、资财等东西。《殽之战》:“居则具一日之~,行则备一夕之卫。”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lù①露水。《教战守策》:“夫风雨霜~寒暑之变,此疾之所由生也。”②露天;在室外、野外。《后序》:“变姓名,诡踪迹,草行~宿。”③显露;暴露。《核舟记》:“袒胸~乳,矫首昂视。”【露布】⒈古代不封口的奏章或诏书。⒉指檄文、捷报或其他紧急文书。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wéi①做;干。《为学》:“天下事有难易乎?~之,则难者亦易矣。”②发明;制造;制作。《活板》:“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活板。”③作为;当作。《公输》:“子墨子解带~城,以牒~械。”④成为;变成。《察今》:“向之寿民,今~殇子矣。”⑤是。《出师表》:“宫中府中,俱~一体。”⑥治;治理。《论积贮疏》:“安天~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⑦写;题。《伤仲永》:“即书诗四句,并自~其名。”⑧以为;认为。《鸿门宴》:“窃~大王不取也。”⑨叫做;称做。《陈涉世家》:“号~张楚。”⑩对待。《鸿门宴》:“君王~人不忍。”⑾算作;算是。《殽之战》:“秦则无礼,何施之~?”⑿担任。《鸿门宴》:“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相。”⒀对付。《鸿门宴》:“今者出,未辞也,~之奈何。”⒁表示被动。《韩非子·五蠹》:“兔不可复得,而身~宋国笑。”⒂如果;假如。《战国策·秦策》:“秦~知之,必不救矣。”⒃用在句中,起提前宾语的用;用药尾,表示感叹或疑问。《苏武》:“何以汝~见?”《鸿门宴》:“如今人方~刀俎,我~鱼肉。”wèi①给;替。《庖丁解牛》:“庖丁~文惠君解牛。”②向;对。《桃花源记》:“不足~外人道也。”③因为。《答司马谏议书》:“盘庚不~怨者故改其度。”④为了。《史记·货殖列传序》:“天下熙熙,皆~利来。”⑤被。《过秦论》:“身死人手,~天下,何也。”⑥在……的时候。《晏子使楚》:“~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为寿】席间敬酒祝寿。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bō(1)波浪:~纹。(2)振动在物体中的传播叫做波,也就是物体质点振动。波只是运动的一种传播形式,质点本身并不随着波前进,如水波、声波等。也叫波动。(3)比喻事情的意外变化:风~|一~未平,一~又起。(4)<方>跑。【波长】相邻的两个波峰或两个波谷之间的距离。(图见‘波’)【波茨坦会议】也叫柏林会议。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苏、美、英三国政府首脑斯大林、杜鲁门、邱吉尔(后换艾德礼)偕三国外长于1945年7月17到8月2日在德国柏林西南的波茨坦举行。会议通过了处理德国(已投降)问题的原则和其他有关的决定,签订了《柏林(波茨坦)会议议定书》,发表了《柏林(波茨坦)会议公报》。这两个内容基本相同的文件通称《波茨坦协定》。会议过程中,7月26日中、美、英三国还发表了促令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波荡】起落不定:海水~。【波导管】传送超高频电磁波的金属导管或内敷金属的管子。用于厘米波及毫米波的无线电通讯、雷达、导航等无线电领域。【波动】(1)起伏不定;不稳定:情绪~。(2)波②。【波段】无线电广播中,把无线电波按波长不同而分成的段,例如长波、中波、短波、超短波。【波尔多液】用硫酸铜、石灰和水制成的一种农药,喷在农作物上,凝成一层薄膜,能预防病菌侵入。因首先在法国波尔多地方使用而得名。【波尔卡】一种舞蹈,起源于捷克民族,是排成行列的双人舞,舞曲为2/4拍。[捷polka]【波峰】在一周期内横波在横坐标轴以上的最高部分。【波幅】在横波中,从波峰或波谷到横坐标轴的距离。也叫振幅。【波谷】在一周期内横波在横坐标轴以下的最低的部分。【波及】牵涉到;影响到:经济危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波级】海面波动程度的等级。有的将风浪、涌浪分别定级,我国按同一标准分为十级。零级为无浪,一至九级依次为微浪、小浪、轻浪、中浪、大浪、巨浪、狂浪、狂涛和怒涛。【波兰一八六三年起义】波兰人民反对沙皇俄国统治的民族民主革命。起义爆发于是年一月,波兰史称一月起义。起义组织宣布民族独立、解放农奴和分给农民土地,并组成波兰临时民族政府。起义席卷了全波兰,坚持了一年,曾得到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积极支持。后遭沙俄二十万军队血腥镇压。【波澜】波涛。【波浪】江湖海洋上起伏不平的水面:~起响伏。【波浪鼓】见〖拨浪鼓〗。【波浪热】见〖波状热〗。【波棱盖】〈方〉(~儿)膝盖。【波罗的海】北欧的一个内海。它和大西洋之间隔有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日德兰半岛。面积38万平方公里,水深平均86米,含盐很低,冬季封冻。【波美度】用波美比重度测定的度数。波美比重计(也叫波美表)是测定溶液浓度用的一种比重计,由发明者法国化学家波美而得名。波美度和比重之间的关系是:波美度=145-145/比重。【波旁王朝】波旁家族于十六世纪到十九世纪先后在法国、西班牙和那不勒斯建立的王朝。法国的波旁王朝(1589~1792)被波国大革命推翻后曾两次(1814~1815,1815~1830)复辟,1830年7月在巴黎人民武装起义打击下才彻底覆亡。那不勒斯的波旁王朝在1860年被西西里人民起义推翻。西班牙的波旁王朝直到1931年才最后覆灭。【波谱】按照波长的长短依次排列起来的表。例如电磁波的波谱是从最长的无线电波直到最短的丙种射线顺序排列起来的。【波束】指有很强的方向性的电磁波。用于雷达和微波通讯。【波斯帝国】公元前六世纪中期兴起于伊朗高原的奴隶制国家,相继征服埃及、新巴比伦等北非、西亚古国,扩张成为东抵印度河,西至爱琴海的大帝国,它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公元前330年为马其顿王亚历山大所灭。【波斯菊】(1)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叶子细,花白色或红色。供观赏。(2)这种植物的花。【波斯湾】位于阿拉伯半岛与伊朗高原之间。面积24万平方公里。水深平均25米,盐分达38~40‰。沿岸和湾底是世界著名石油产区。【波涛】大波浪:万顷~|~汹涌。【波纹】小波浪形成的水纹。【波形】交变电流、电脉冲、电磁波等按时间变化的图形。【波义耳-马略特定律】气体的体积随压强而改变的定律。一定质量的气体在保持温度不变时,它的压强(P)和体积(V)成反比,关系式为PV=常数。这个定律是美国科学家波义耳和法国科学家马略特分别在1662年和1676年根据实验各自发现的,故名。【波源】发出波的物体或地点。如发声的东西就是声波的波源。【波折】事情进行中所发生的曲折。【波状热】传染病,病原体是布鲁氏菌,由患这种病的牛、羊、猪传染给人,症状是发热呈波浪型或间歇型,全身酸痛、乏力,多汗,肝、脾和淋巴结肿大。也叫波浪热。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