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毛索黡
读音(发音): pī máo suǒ yǎn
详细解释(意思):披:拨开;毛:毛发;索:寻找;黡:黑痣。比喻故意挑剔毛病。
出处(典故): 晋·葛洪《抱朴子·接疏》:“成天平地,岂肯称薪而爨,数粒乃炊,并瑕弃璧,披毛索靥哉!”
示例:
披毛索黡成语接龙
- 烟波钓徒
- 延颈鹤望
- 妍姿艳质
- 奄奄一息
- 言语妙天下
- 眼不见为净
- 眼中钉
- 研究
- 严厉
- 殷实
- 殷商
- 殷懃
- 殷勤
- 颜色枯槁
- 炎夏
- 炎天
- 炎暑
- 炎热
- 炎风
- 炎
- 炎方
- 沿用
- 严词厉色
- 沿袭
- 严惩不贷
- 沿习
- 严惩
- 沿海
- 严
- 言衷之词
第一个字为"披"的成语
- 披枷带锁
- 披发入山
- 披发文身
- 披荆斩棘
- 披发缨冠
- 披沥肝胆
- 披发左衽
- 披沥肝膈
- 披肝沥胆
- 披林撷秀
- 披肝沥血
- 披露腹心
- 披肝露胆
- 披露肝胆
- 披古通今
- 披罗戴翠
- 披红戴花
- 披麻带索
- 披枷戴锁
- 披麻带孝
- 披坚执锐
- 披麻戴孝
- 披襟解带
- 披麻救火
- 披毛戴角
- 披毛求疵
- 披毛求瑕
- 披毛索黡
- 披毛索靥
- 披沙剖璞
- 披头盖脑
- 披头散发
- 披霄决汉
- 披心沥血
- 披心相付
- 披裘带索
- 披星带月
- 披裘负薪
- 披星戴月
- 披沙拣金
- 披榛采兰
- 披沙简金
第二个字为"毛"的成语
- 爱毛反裘
- 拔毛济世
- 拔毛连茹
- 不毛之地
- 吹毛利刃
- 吹毛求疵
- 吹毛求瑕
- 吹毛数睫
- 吹毛索瘢
- 吹毛索疵
- 吹毛索垢
- 吹毛洗垢
- 颠毛种种
- 鹅毛大雪
- 伐毛换髓
- 伐毛洗髓
- 凤毛鸡胆
- 凤毛济美
- 凤毛麟角
- 凤毛龙甲
- 龟毛兔角
- 寒毛卓竖
- 毫毛不犯
- 鸿毛泰岱
- 鸿毛泰山
- 鸡毛蒜皮
- 鉴毛辨色
- 谨毛失貌
- 马毛猬磔
- 马毛蝟磔
- 没毛大虫
- 牛毛细雨
- 批毛求疵
- 披毛戴角
- 披毛求疵
- 披毛求瑕
- 披毛索黡
- 披毛索靥
- 茹毛饮血
- 三毛七孔
- 食毛践土
- 挑毛拣刺
- 屯毛不辨
- 无毛大虫
- 晰毛辨发
- 一毛不拔
- 以毛相马
- 羽毛丰满
- 羽毛未丰
- 乍毛变色
- 众毛飞骨
- 众毛攒裘
- 属毛离里
第三个字为"索"的成语
- 按图索骥
- 按图索骏
- 吹垢索瘢
- 吹毛索瘢
- 吹毛索疵
- 吹毛索垢
- 大寒索裘
- 倒裳索领
- 攻瑕索垢
- 钩深索隐
- 离群索居
- 披毛索黡
- 披毛索靥
- 骑驴索句
- 遣愁索笑
- 敲冰索火
- 探幽索隐
- 探赜索隐
- 洗垢索瘢
- 兴味索然
- 兴致索然
- 寻瘢索绽
- 寻弊索瑕
- 意兴索然
- 澡垢索疵
- 摘埴索涂
第四个字为"黡"的成语
披毛索黡相关推荐
成语"披毛索黡"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披毛索黡"逐字解释参考
pī①揭开;拨开;分开。《鸿门宴》:“哙遂入,~帷西向立。”《促织》:“蹑迹~求,见有虫伏棘根。”②裂开;裂。《史记·范雎蔡泽列传》:“木实繁者~其枝。”③剖开;披露。《汉书·枚乘传》:“臣乘愿~腹心而效愚忠。”④披上;覆盖或搭在肩背上。《群英会蒋干中计》:“帐下偏裨将校,都~银铠,分两行而入。”⑤翻阅。《进学解》:“手不停~于百家之编。”⑥散开;分散。《游黄山记》:“五色纷~,灿若图绣。”【披镜】披览;借鉴。【披缁】指出修行。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máo①动植物表皮所生的丝状物。《柳毅传》:“恨无~羽,不能奋飞。”②头发;胡须。《子鱼论战》:“君子不重伤,不禽二~。”③草木。《愚公移山》:“曾不能毁山之一~,其如土石何?”④五谷;庄稼。《出师表》:“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成语有“不~之地。”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suǒ①大绳子;绳索。《报任安书》:“其次关木~,被箠楚受辱。”②绞合;搓。《诗经·七月》:“昼尔于茅,宵尔~綯。”③寻求。《离骚》:“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④寻找。《扁鹊见蔡桓公》:“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扁鹊,已逃秦矣。”⑤索要;索取。《兵车行》:“县官急~租,租税从何出?”⑥孤独。白居易《与元稹书》:“~居则以诗相慰,同处则以诗相娱。”⑦尽。《宋史·刘绮传》:“逮未申间,敌力疲气~。”⑧须;得;能。《长亭送别》:“久已后书儿、信儿,~与我凄凄惶惶的寄。”【辨】绳,索。“绳”指小绳子。“索”指大绳子。【索居】独居。【索然】⒈离散的零落的样子。⒉流泪的样子。【索笑】求笑;取笑。【索隐】寻求事物的隐僻之理。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详细字义◎黡yǎn〈名〉(1)(形声。从黑,厌声。本义:黑痣)(2)同本义[blacknevus]黡,申黑也。——《说文》黡,面有黑子。——《广韵》(3)又如:黡子(皮肤上的黑色小斑点);黡记(黑痣)(4)黑;黑痕[black]鬼屡打之,打处青黡月余而死。——北齐·颜之推《还冤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