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您目前所在位置:肥壤网 > 成语大全 > 三头八臂 > 三头八臂的成语解释

三头八臂

读音(发音): sān tóu bā bì

详细解释(意思):神道的形状。后比喻神通广大,本领出众。同“三头六臂”。

出处(典故): 《法苑珠林》卷九:“[修罗道者]体貌粗鄙,每怀瞋毒,棱层可畏,拥耸惊人,并出三头,重安八臂,跨山蹋海,把日擎云。”

示例: 未及数合,哪吒现了~,登起风火轮,先在潼关城上。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八十二回

三头八臂成语接龙

第一个字为"三"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头"的成语

第三个字为"八"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臂"的成语

三头八臂相关推荐

成语"三头八臂"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三头八臂"逐字解释参考

sān①三;第三。②再三;多次;多(年)。《硕鼠》:“~岁贯女,莫我肯顾。”《鸿门宴》:“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尺】⒈剑。剑长约三尺,所以这样称。⒉法律。古代把法律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所以用“三尺”代称法律。【三辅】汉代治理京畿地区三个行政长官的合称,也指他们所管辖的区域。后代泛指京城附近的地区。【三宫】⒈儒家称天子六宫,诸侯夫人减半,称作三宫。⒉三个星座。明⒊堂、辟雍、灵台。⒋皇帝、太后、皇后。【三军】⒈古代诸侯大国军队分上军、中军、下军,其三万七千五百人。⒉古代指步、车、骑三军;现代指海陆空三军。⒊全军,通称军队。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tóu(1)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2)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剃~|留~|梳~|平~|分~。(3)(~儿)物体的顶端或末梢:山~|笔~儿|中间粗,两~儿细。(4)(~儿)事情的起点或终点:话~儿|提个~儿|这样一条线一条线地,织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儿呀!(5)(~儿)物品的残余部分:布~儿|蜡~儿|铅笔~儿。(6)(~儿)头目。(7)(~儿)方面:他们是一~儿的|心挂两~。(8)第一:~等|~号。(9)领头的;次序居先的:~车|~马|~羊。(10)用在数量词前面,表示次序在前的:~趟|~一遍|~半本|~几个|~三天(=前面的三天)。(11)<方>用在‘年’或‘天’前面,表示时间在先的:~年(=去年或上一年)|~天(上一天)|~两年(=去年和前年,或某年以前的两年)|~三天(=昨天、前天和大前天,或某天以前的三天)。(12)临;接近:~五点就得动身|~鸡叫我就起来了|~吃饭要洗手。(13)用在某两个数字之间,表示约数,兼表数目不大:十~八块|三~五百。(11)量词。a)用于牛、驴、骡、羊等家畜:一~牛|两~驴。b)用于蒜:一~蒜。另见tou。【头寸】(1)旧时指银行、钱庄等所拥有的款项。收多付少叫头寸多,收少付多叫头寸缺,结算收付差额叫轧(gá)头寸,借款弥补差额叫拆头寸。(2)指银根,如银根松也说头寸松,银根紧也说头寸紧。【头等】第一等;最高的:~舱|~大事|~重要任务。【头顶】头的顶部。【头发】<轻>人的前额以上、两耳以上和后颈部以上生长的毛。【头伏】初伏。【头骨】构成头颅的骨头,包括额骨、顶骨、颞骨、枕骨、蝶骨等。【头号】(1)第一号;最大号:~字。(2)最好的:~面粉。【头角】比喻青年的气概或才华:露~|~峥嵘。【头巾】(1)古代男子裹头的纺织物;明清两代读书人裹头的纺织物。(2)现代妇女裹头的纺织物,多为正方形。【头颈】<方>脖子。【头口】<方>牲口。【头里】(1)前面:您~走,我马上就来|工作和学习,他样样都走在~。(2)事前:咱们把话说在~,不要事后翻悔。【头领】首领(多见于早期白话)。【头颅】人的头:抛~,洒热血。【头路】1头等的(货物等)。【头路】2<方>(1)头发朝不同方向梳时中间露出头皮的一道缝儿。(2)头绪。【头马】马群或马帮中领头的马。【头面】<轻>旧时妇女头上妆饰品的总称。【头面人物】指社会上有较大势力和声望的人物(多含贬义)。【头目】某些集团中为首的人(多含贬义):大~|小~。【头难】<方>(做事)起头时感觉困难:什么事情总是~,做了一阵就容易了。【头脑】(1)脑筋;思想能力:~清楚|胜利冲昏~。(2)头绪:摸不着~(弄不清头绪)。(3)<口>首领。【头年】(1)第一年:三年看~。(2)<方>去年或上一年。【头皮】(1)头顶及其周围的皮肤:挠着~想主意。(2)头皮表面脱落下来的碎屑。【头钱】旧时赌博抽头所得的钱。【头人】旧时我国某些少数民族中的首领。【头晌】<方>上午。【头生】(1)第一胎生的。(2)(~儿)第一胎生下的孩子。【头绳】(1)(~儿)用棉、毛、塑料等制成的细绳子,主要用来扎发髻或辫子。(2)<方>毛线。【头虱】虱子的一种,体长形,灰白色,有的带黑色或黄色,脚短而粗。寄生在人的头发里。卵白色。头虱能传播斑疹伤寒等疾病。【头套】一种化装用具,套在演员头上,使头型、发式等符合某种需要。【头疼】头痛。【头天】(1)上一天。(2)第一天。【头痛】头部疼痛,比喻感到为难或讨厌。【头头儿】<口>某单位或某集团的为首的人。【头陀】指行脚乞食的和尚。[梵dhūta]【头衔】指官衔、学衔等称号。【头像】肩部以上的人像。【头囟儿】<方>囟门。【头胸部】某些节肢动物(如螃蟹、虾)的头部和胸部紧连在一起,合称为头胸部。【头绪】复杂纷乱的事情中的条理:茫无~。【头癣】皮肤病,病原体是霉菌,有白癣和黄癣两种,能传染。【头雁】雁群中领头飞的大雁。【头羊】羊群中领头的羊。【头油】抹在头发上的油质化妆品。【头晕】头昏、眼花、身体摇动的感觉。参看〖眩晕〗。【头针疗法】按照不同病症在头皮上选取相关的特定区域进行针刺的方法。主要适应于脑源性疾患,如脑血栓形成、脑出血、脑动脉内膜炎等后遗症一类疾患。【头状花序】花序的一种,花轴很短,顶端扩大,呈扁平的盘状或球形,上面生许多没有花梗的花,如菊、向日葵的花序。【头子】首领(含贬义):土匪~|流氓~。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bā数目,七加一后所得。【八宝菜】由核桃仁、莴笋、杏仁、黄瓜、花生米等混合在一起的酱菜。【八宝饭】糯米加果料儿、莲子、桂圆等多种食品蒸熟的甜食。【八成】(1)十分之八:~新|事情有了~啦。(2)(~儿)多半;大概:看样子~儿他不来了。【八带鱼】章鱼的通称。【八方】指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泛指周围、各地:四面~|一方有困难,~来支援。【八纲】中医学名词。中医把诊察到的各种病情分别归纳为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项,作为治疗的依据。【八哥】〈轻〉(~儿)鸟,羽毛黑色,头部有羽冠,吃昆虫和植物种子。能模仿人说话的某些声音。也叫鸲鹆(qúyù)。【八公山】安徽淮南市西的一座山,俯瞰平野,形势险要。公元383年,前秦苻坚和晋军战于淝水,秦军败退时,苻坚登寿阳城(今寿县)望见八公山上草木以为皆是晋军。【八股】明清科举制度的一种考试文体,段落有严格规定,每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等部分组成。从起股引束股的四个部分,其中都有两股相互排比的文字,共为八股。内容空泛,形式死板,束缚人的思想。现在多用于比喻空洞死板的文章、讲演等。【八股文】明、清科举制度规定的一种特殊文体。全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后四部分是文章议论的中心,各有两股对偶文字,共八股,所以叫八股文。其题材、内容限于四书五经,不许作者自由发挥,字数也有严格规定。【八卦】我国古代的一套有象征意义的符号。用‘—’代表阳,用‘--’代表阴,用三个这样的符号组成八种形式,叫作八卦。每一卦形代表一定的事物。在《易经》里有详细的论述。八卦相传是伏羲所造,后来用来占卜。【八卦教】天理教的别称。参看〖天理教〗。【八卦拳】拳术的一种。运动结构多采取掌法,运动形式则按八卦的四正四偶和九宫步运行。【八国联军】1900年英、美、德、法、俄、日、意、奥八国为了扑灭我国义和团反对帝国主义的运动而组成的侵略军队。八国联军攻占了天津、北京等地,于1901年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八角】(1)常绿灌木,叶子长椭圆形,花红色,果实呈八角形。也叫八角茴香或大茴香。(2)这种植物的果实,是常用的调味香料。内含挥发油,医药上用做健胃剂和祛痰剂。是我国特产之一。在不同的地区有大料、茴香等名称。【八角鼓】(1)满族的打击乐器,八角形的小鼓,一面蒙蟒皮,鼓壁分八面,七面有孔,每孔系有两个铜镲片,以手指弹鼓面或摇动鼓身使铜片相击而发出声音。(2)民间说唱艺术,唱时用弦子和八角鼓伴奏,八角鼓由说唱者自己摇或弹。【八节】指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四时~。【八路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革命武装,原是中国工农红军的主力部队,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后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是华北抗日的主力。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跟新四军和其他人民武装一起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八面锋】(1)(~儿)形容措词圆滑,好象各方面都有理(含贬义)。(2)<书>形容锋利无比。【八面光】形容非常世故,各方面都应付得很周到(含贬义)。【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会议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路线,撤销了他的总书记职务;选举了新的临时中央政治局;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决定在湖南、湖北、江西和广东等省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这次会议反对了右倾机会主义,而对当时已经出现的‘左’倾情绪未予警惕。【八旗】清代满族的军队组织和户口编制,以旗为号,分正黄、正白、正红、正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八旗。后又增建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八旗官员平时管民政,战时任将领,旗民子孙永远当兵。【八王之乱】西晋皇族争权的斗争。晋武帝死后,惠帝妻贾后与外戚杨骏争权,引起皇族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成都王司马颖、东海王司马越等八人的互相攻杀,最后以司马越毒死惠帝,另立怀帝,独揽大权而告终。变乱前后达十六年(公元291~306年)。【八下里】<方>指方面太多(多表示照顾不过来)。【八仙】(1)古代神话中的八位神仙,就是汉钟离、张果老、吕洞宾、李铁拐、韩湘子、曹国舅、蓝采和、何仙姑。旧时常作为绘画的题材和美术装饰的主题。(2)<方>八仙桌。【八仙桌】(~儿)大的方桌,每边可以坐两个人。【八行书】旧式信纸大多用红线直分为八行,因此称书信为八行书。简称八行。【八一】8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地领导武装革命的开始。1933年7月11日,中华工农民主共和国中央政府规定这一天为我军建军节。【八一建军节】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的节日。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了南昌起义,从此建立了中国人民的革命军队。【八一南昌起义】中国共产党为了挽救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失败,于1927年8月1日在江西南昌举行的武装起义,领导人有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刘伯承等同志。起义部队于1928年4月到达井冈山,和毛泽东同志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组成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八一三事变】1937年8月9日日军官兵二人驾驶军用汽车企图冲入中国虹桥军用机场寻衅,机场卫兵开枪将其击毙。8月13日日军以此为借口,对上海发动大规模的军事进攻,当地驻军在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的推动和支援下,奋起抗击。【八音】古时对乐器的总称。按制造乐器的主要材料分为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类。【八月节】中秋。【八字】(~儿)旧时用天干地支表示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合起来是八个字。迷信的人认为根据生辰八字可以推算出一个人的命运好坏。【八字帖儿】旧俗订婚时写明男方或女方的生辰八字的帖子。也叫庚帖。【八字宪法】见〖农业八字宪法〗。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bì(1)胳膊:左~|~力。(2)人体解剖学上多指上臂。另见bei。【臂膀】胳膊。【臂膊】<方>胳膊。【臂章】佩带在衣袖(一般为左袖)上臂部分、表示身分或职务的标志。【臂助】<书>(1)帮助。(2)助手。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