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您目前所在位置:肥壤网 > 成语大全 > 挺胸叠肚 > 挺胸叠肚的成语解释

挺胸叠肚

读音(发音): tǐng xiōng dié dù

详细解释(意思):挺着胸脯,鼓起肚皮。形容身壮力强,神气活现的样子。也可形容仗势傲物的样子。

出处(典故):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回:“史见几个挺胸叠肚,指手画脚的人坐在大门上,说东谈西的。”

示例:

挺胸叠肚成语接龙

第一个字为"挺"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胸"的成语

第三个字为"叠"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肚"的成语

挺胸叠肚相关推荐

成语"挺胸叠肚"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挺胸叠肚"逐字解释参考

tǐng①拔出。《陈涉世家》:“尉剑~,广起,夺而杀尉。”②挺直;伸直。《劝学》:“虽有槁暴不复~者,輮使之然也。”③突出;冒出。《雁荡山》:“既非~出地上,则为深谷林莽所蔽。”④不屈;不服。《陈州粜米》:“则这攒典哥哥休强~,你可敢教我亲自秤?”⑤根。韩愈《蓝田县丞厅壁记》:“南墙钜竹千~,俨立若相持。”【挺挺】正直的样子。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xiōng(1)躯干的一部分,在颈和腹之间。(2)指心里(跟思想、见识、气量等有关):心~|~襟|~有成竹。【胸次】<书>心里;心情:~舒畅。【胸脯】(~儿)指胸部。也叫胸脯子。【胸骨】人或高等动物胸腔前面正中央的一根剑形的骨头,两侧与肋骨相连。胸骨、胸椎和肋骨构成胸腔。【胸怀】1心里怀着:~祖国,放眼世界。【胸怀】2胸襟:~狭窄。【胸襟】抱负;气量:伟大的~|~开阔。【胸口】胸骨下端周围的部分。【胸廓】由胸椎、胸骨、肋骨、肋软骨及韧带连结而成。上窄下宽,呈扁锥形。其功能为保护胸腔里的内脏,参与呼吸运动。【胸膜】包在肺脏表面和贴在胸腔内壁的两层浆膜。这两层薄膜两端连在一起,当中形成囊状的空腔,叫胸膜腔,腔内有少量液体,可以减少两层薄膜的摩擦。也叫肋膜。【胸膜炎】胸膜发炎的病,由外伤或胸膜受细菌感染引起,症状是胸部疼痛,呼吸困难。也叫肋膜炎。【胸鳍】鱼类胸部的鳍,在鳃的后面,左右各一,是鱼类的运动器官。【胸腔】体腔的一部分,是由胸骨、胸椎和肋骨围成的空腔,上部跟颈相连,下部有横膈膜和腹腔隔开。心、肺等器官都在胸腔内。【胸墙】为了便于射击和减少敌人火力可能造成的损害,在掩体前面和战壕边沿用土堆砌起来的矮墙。【胸膛】胸①。【胸外心脏按摩】当心脏突然停止跳动时所采取的一种急救方法。病者平卧脚高头低,操作者两手上下重迭,平贴心前胸骨上,用力加压,使胸骨下陷3~5厘米,随即放松,每分钟60~70次,到心跳恢复为止。【胸像】腰部以上的人像。【胸臆】指心里的话或想法;心里头:直抒~。【胸椎】胸部的椎骨,共有十二块,较颈椎大。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dié①层层堆积。《三峡》:“重岩~嶂,隐天蔽日。”《阿房宫赋》:“剽掠其人,倚~如山。”②折叠。《大铁椎传》:“柄铁折~环复,如锁上练,引之长丈许。”③乐曲重复地演奏、演唱。白居易《何满子》:“一曲四调歌八~。”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dǔ(~儿)肚子:羊~儿|拌~丝儿。另见dù。【肚带】围绕着骡马等的肚子,把鞍子等紧系在背上的皮带。【肚皮】<方>腹部;肚子。【肚脐】(~儿)肚子中间脐带脱落的地方。也叫肚脐眼儿。【肚子】1(dǔzi)用做食物的动物的胃:猪~。【肚子】2(dùzi)腹①的通称。(2)物体圆而凸起象肚子的部分:腿~。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