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您目前所在位置:肥壤网 > 成语大全 > 独辟蹊径 > 独辟蹊径的成语解释

独辟蹊径

读音(发音): dú pì xī jìng

详细解释(意思):自己开辟一条路。比喻独创一种风格或新的方法。

出处(典故): 清·叶燮《原诗·外篇上》:“抹倒体裁,声调、气象、格力诸说,独辟蹊径。”

示例:

独辟蹊径成语接龙

第一个字为"独"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辟"的成语

第三个字为"蹊"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径"的成语

独辟蹊径相关推荐

成语"独辟蹊径"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独辟蹊径"逐字解释参考

dú①单独;独自。《庄暴见孟子》:“~乐乐,与人乐乐,孰乐?”《六国论》:“盖失强援,不能~完。”《捕蛇者说》:“而吾以捕蛇~存。”②老而无子这样一种状态叫“独”。《赵威后问齐使》:“哀鳏寡,恤孤~,振困穷,补为足。”《礼记·大同》:“鳏、寡孤、~、废疾者皆有所养。”③独特;特殊。《史记·游侠列传序》:“读书怀~行君子之德,义不苟合当世。”《与朱元思书》:“奇山异水,天下~绝。”④只是;仅仅。《垓下之战》:“今~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陈涉世家》:“陈守令皆不在,~守丞与战谯门中。”《赤壁之战》:“~卿与子敬与孤同耳。”⑤唯独。《石钟山记》:“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而此~以钟名,何哉?”《卖柑者言》:“吾售之,人取之,未尝有言,而~不足子所乎?”⑥岂;难道。《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虽驽,~畏廉将军哉?”《信陵君窍符救赵》:“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不怜公子姊邪?”【独步】指超群出众,无与伦比。【独夫】⒈独身的男人。⒉残暴无道、众叛亲离的统治者。【独行】只身孤行。志节高尚,不随俗沉浮。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bì①刑法;法律。《左传·昭公六年》:“制参~,铸刑书。”②君主。《诗经·大雅·荡》:“荡荡上帝,下民之~。”③征召。《张衡传》:“举孝廉不行,连~公府不就。”④通“避”。《殽之战》:“其北陵,文王之所~风雨也。”pì①开;打开。《促织》:“巫从旁望空代祝,唇吻翕~,不知何词。”②开辟;开垦;开设。《齐桓晋文之事》:“欲~土地,朝秦楚。”《治平篇》:“隙地未尽~,闭廛未尽居也。”《病梅馆记》:“~病梅之馆以贮之。”③排斥;驳斥。《答司马谏议书》:“~邪说,难任人,不为拒谏。”④偏僻;僻远。《汉书·萧何传》:“何买田宅必居穷~处。”⑤比喻,打比方。《孟子·尽心上》:“有为者~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辟谷】古代一种养生之术.不吃五谷,专靠服气长生。《史记·留侯世家》:“乃学~,道引轻身。”【辟易】1.bì惊退。《史记·项羽本纪》:“赤泉侯人马俱惊,~数里。”2.pì整治。《吕氏春秋·上农》:“地未~,不操床,不出粪。”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xī①小路。《史记·李将军列传》:“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②走;踩踏。《左传·宣公十一年》:“牵牛以~人之田,而夺之牛。”qī见“蹊跷”。【蹊要】xīyào小路险要之处。【蹊跷】qīqiāo奇怪;可疑。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jìng①小道;小路。《归去来兮辞》:“三~就荒,松菊犹存。”②取道貌岸然;途经。《江水》:“江水又东,~巫峡。”③径直;直接。《狼》:“一狼~去,其一犬坐于前。”④直径。《张衡传》:“员~八尺。”《核舟记》:“能以~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