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截了当
读音(发音): zhí jié liǎo dàng
详细解释(意思):形容说话做事爽快、干脆。
出处(典故):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十五回:“紫芝妹妹嘴虽利害,好在心口如一,直截了当,倒是一个极爽快的。”
示例: 他说话、办事~,认真干脆。
直截了当成语接龙
- 当耳边风
- 当耳旁风
- 当风秉烛
- 当机立断
- 当机立决
- 当家理纪
- 当务始终
- 当家立计
- 当场出彩
- 当家立纪
- 当场出丑
- 当家立事
- 当断不断
- 当家立业
- 当家作主
- 党恶佑奸
- 当今无辈
- 当头一棒
- 党坚势盛
- 当局者迷
- 当务之急
- 当立之年
- 党同妒异
- 当刑而王
- 当门抵户
- 党同伐异
- 当行本色
- 当面错过
- 党邪丑正
- 当行出色
第一个字为"直"的成语
- 直接了当
- 直木先伐
- 直捷了当
- 直内方外
- 直截了当
- 直扑无华
- 直情径行
- 直口无言
- 直谅多闻
- 直权无华
- 直眉瞪眼
- 直认不讳
- 直入公堂
- 直眉楞眼
- 直上青云
- 直眉睖眼
- 直上直下
- 直捣黄龙
- 直眉怒目
- 直木必伐
- 直抒己见
- 直道而行
- 直言正论
- 直抒胸臆
- 直言正色
- 直言不讳
- 直言极谏
- 直撞横冲
- 直言贾祸
- 直言切谏
- 直言取祸
- 直言无讳
- 直言无隐
- 直言勿讳
- 直言正谏
第二个字为"截"的成语
第三个字为"了"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当"的成语
- 吊尔郎当
- 百了千当
- 不了不当
- 臭不可当
- 大而无当
- 吊儿郎当
- 泛应曲当
- 锋不可当
- 敢作敢当
- 鼓旗相当
- 简捷了当
- 简截了当
- 简切了当
- 矫枉过当
- 举措不当
- 举措失当
- 愧不敢当
- 名我固当
- 明白了当
- 七了八当
- 旗鼓相当
- 千了百当
- 千了万当
- 惬心贵当
- 切近的当
- 锐不可当
- 身做身当
- 势不可当
- 四亭八当
- 四停八当
- 万夫不当
- 万夫莫当
- 一力承当
- 一了百当
- 依头缕当
- 玉卮无当
- 直接了当
- 直捷了当
- 直截了当
直截了当相关推荐
成语"直截了当"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直截了当"逐字解释参考
zhí①不弯曲。《劝学》:“木~中绳,輮以为轮。”②正直。《涉江》:“苟余心之端~兮,虽僻远其何伤。”③正确。《后序》:“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④笔直地。《与朱元思书》:“争高~指,千百成峰。”⑤纵的;竖的。《阿房宫赋》:“~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⑥遇到。《汉书·刑法志》:“魏之武卒,不可以~秦之锐士。”⑦通“值”,价值。《卖炭翁》:“系向牛头充炭~。”⑧通“值”,值班。《晋书·庾珉传》:“珉为侍中,~于省内。”⑨仅仅;只是。《寡人之于国也》:“~不百步耳,是亦走也。”⑩径直;一直。《信陵君窃符救赵》:“侯生摄敝衣冠,~上载公子上坐。”⑾竟然;却。《论积贮疏》:“可为富安天下,而~为此廪廪也。”⑿简直。《序》:“则斯役之价值,~可惊天地泣鬼神。”⒀当。《垓下之战》:“~夜溃围南出,驰走。”【直裰】和尚、道士穿的大领长袍。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jié(1)切断;割断(长条形的东西):~头去尾|把木条~成两段。(2)(~儿)量词,段:一~儿木头|话说了半~儿。(3)阻拦:~留|快把马~住,别让它跑了。(4)截止:~至八月底,我们已经完成全年任务的百分之九十。【截断】(1)切断:高温的火焰能~钢板。(2)打断;拦住:电话铃声~了他的话。【截获】中途夺取到或捉到:游击队~了敌军的一列货车。【截击】在半路上截住打击(敌人):二营在村东头~敌人的增援部队。【截煤机】开采煤矿的机器,用链形、盘形或杆形的割刀在煤层上切出槽缝,以便采掘。【截门】阀的一种,一般安在管道中间,把手多呈环状,旋紧时,管道阻塞。【截面】见〖剖面〗。【截取】从中取(一段)。【截然】界限分明,象割断一样:~不同|普及工作和提高工作是不能~分开的。【截瘫】下肢全部或部分瘫痪,多由脊髓疾病或外伤引起。【截肢】医学上指四肢的某一部分发生严重病变或受到创伤而无法医治时,把这一部分肢体割掉。【截止】(到一定期限)停止:报名在昨天已经~。【截至】截止到(某个时候):报名日期~本月底止。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liǎo①结束;完毕;了结。《林黛玉进贾府》:“一语未~,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②明白;懂得。《南史·蔡撙传》:“卿殊不~事。”③全;完全。《晋书·谢安传》:“~无喜色。”④毕竟;终于。《新唐书·姚南仲传》:“虽欲自近,~复何益?”⑤眼珠明亮。《孟子·离娄上》:“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焉。”⑥清晰;清楚。《论衡·自纪》:“言~于耳,则事味于心。”⑦高;远。《楚辞·九辨》:“~冥冥而薄天。”liào了望。黄尊宪《东沟行》:“我军~敌遽飞砲。”le用于动词、形容词后或句末,表示终结。岳飞《满江红》:“莫等闲,白~少年头,空悲切。”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dāng①对着;面对。《木兰诗》:“~窗理云鬃,对镜贴花黄。”又:“木兰~户织。”②在;处在。《石钟山记》:“有大石~中流。”《登泰山记》:“僻不~道者,皆不及往。”③在;在……时候(地方)。《兰亭集序》:“~其欣于所遇,晢得于已,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五人墓碑记》:“五人者,盖~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④担当;担任。《陈情表》:“猥以微贱,~侍东宫。”⑤承担;承受。《窦娥[冤》:“念窦娥葫芦提~罪愆。”⑥忍受。《水浒传》:“四下里无半点去彩,其实那热不可~。”⑦执掌;主持。《谏太宗十思疏》:“人君~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后序》:“北邀~国者相见。”⑧相当;对等。司马迁《报任安书》:“且李陵提步卒不满五千……与单于连战十有余日,所杀过~。”⑨判决;判罪。《史记·李将军列传》:“吏~广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赎为庶人。”⑩抵敌;抵挡。《赤壁之战》:“非刘豫州莫可以~操者。”⑾遮挡;遮蔽。《项脊轩志》:“垣墙周庭,以~南日。”⑿应当;应该。《陈情表》:“臣生~陨首,死~结草。”《陈涉世家》:“吾闻二世少子也,不~立,~立者乃公子扶苏。”⒀会;将会。《孔雀东南飞》:“卿~日胜贵,吾独向黄泉!。”《赤壁之战》:“卿与子敬、程公便在前发,孤~续发人众。”⒁要;将要;就要。《书博鸡者事》:“后不善自改,且复妄言,我~焚汝庐,戕汝家矣!”⒂指过去的某一时间。《念奴娇·赤壁怀古》:“遥想公瑾~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dàng①合适恰当。《涉江》:“阴阳易位,时不~兮。”《采草药》:“古法采药多用二月、八月,此殊未~。”②适合;适应。《促织》:“将无献公堂,惴惴恐不~意。”《芙蕖》:“群葩~令时,只在花开之数日。”③当作。《战国策·齐策》:“安步以~车。”《智取生辰纲》:“你端的不把人~人。”④抵押。《捕蛇者说》:“募有能捕之者,~其租入。”⑤用东西作抵押向当铺借钱。白居易《自咏老身示家属》:“走笔还诗债,抽衣~药钱。”⑥抵得上;够得上。《游黄山记》:“因念黄山~生平奇览,而有奇若此,前未一探,兹游快且愧矣!”⑦本(地);同(一天)。《智取生辰纲》:“~日直到辰牌时分,慢慢地打火吃了饭走。”⑧器物的底部。《韩子非·外储说右上》:“尝公谓昭侯曰:‘今有千金之玉卮,通而无~,可以盛水乎?’”tǎng通“倘”。如果。《荀子·君子》:“先祖~贤,后子孙必显。”【当路】⒈当权。⒉拦路。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