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木必伐
读音(发音): zhí mù bì fá
详细解释(意思):直木:笔直的树木;伐:砍。成材的树必被砍伐。比喻正直的人容易招怨。
出处(典故): 《逸周书·周祝》:“甘泉必竭,直木必伐。”《庄子·山木》:“是故其行列不斥,而外人卒不得害,是以免于患。直木先伐,甘井先竭。”
示例:
直木必伐成语接龙
- 发人深省
- 法不传六耳
- 发秃齿豁
- 发愤忘食
- 发引千钧
- 发号施令
- 发家致富
- 发踊冲冠
- 发奸擿伏
- 发植穿冠
- 发科打诨
- 发指眦裂
- 发聋振聩
- 发财致富
- 发蒙解缚
- 发策决科
- 发蒙解惑
- 发凡起例
- 发蒙振聩
- 发短心长
- 发奋图强
- 发蒙振落
- 发怒穿冠
- 发愤图强
- 发怒冲冠
- 发扬踔厉
- 发人深思
- 发扬蹈厉
- 发上冲冠
- 发扬光大
第一个字为"直"的成语
- 直接了当
- 直木先伐
- 直捷了当
- 直内方外
- 直截了当
- 直扑无华
- 直情径行
- 直口无言
- 直谅多闻
- 直权无华
- 直眉瞪眼
- 直认不讳
- 直入公堂
- 直眉楞眼
- 直上青云
- 直眉睖眼
- 直上直下
- 直捣黄龙
- 直眉怒目
- 直木必伐
- 直抒己见
- 直道而行
- 直言正论
- 直抒胸臆
- 直言正色
- 直言不讳
- 直言极谏
- 直撞横冲
- 直言贾祸
- 直言切谏
- 直言取祸
- 直言无讳
- 直言无隐
- 直言勿讳
- 直言正谏
第二个字为"木"的成语
- 登木求鱼
- 入木三分
- 削木为吏
- 一木难支
- 独木不成林
- 朽木不可雕
- 草木皆兵
- 草木俱朽
- 草木萧疏
- 草木愚夫
- 草木知威
- 寸木岑楼
- 独木难支
- 独木不林
- 断木掘地
- 风木含悲
- 风木之悲
- 风木之思
- 槁木死灰
- 古木参天
- 寒木春华
- 刻木为鹄
- 刻木为吏
- 枯木发荣
- 枯木逢春
- 枯木生花
- 枯木死灰
- 枯木朽株
- 枯木再生
- 立木南门
- 麻木不仁
- 墓木拱矣
- 墓木已拱
- 盘木朽株
- 山木自寇
- 水木清华
- 投木报琼
- 土木形骸
- 朽木不雕
- 朽木粪墙
- 朽木粪土
- 朽木难彫
- 朽木难雕
- 朽木生花
- 朽木死灰
- 异木奇花
- 榆木脑壳
- 榆木圪垯
- 榆木疙瘩
- 榆木脑袋
- 圆木警枕
- 缘木求鱼
- 斩木揭竿
- 直木先伐
- 直木必伐
- 冢木已拱
- 铸木镂冰
第三个字为"必"的成语
- 哀兵必胜
- 必恭必敬
- 必躬必亲
- 剥极必复
- 操刀必割
- 川壅必溃
- 寸利必得
- 寸土必争
- 登高必赋
- 分秒必争
- 甘泉必竭
- 极则必反
- 见善必迁
- 见义必为
- 骄兵必败
- 理所必然
- 末大必折
- 日中必彗
- 日中必移
- 日中必湲
- 日中必昃
- 盛筵必散
- 事在必行
- 势在必行
- 忘战必危
- 物极必反
- 物极必返
- 先悉必具
- 信赏必罚
- 睚眦必报
- 言多必失
- 盈则必亏
- 有求必应
- 有闻必录
- 有问必答
- 知过必改
- 直木必伐
- 锱珠必较
- 锱铢必较
第四个字为"伐"的成语
直木必伐相关推荐
成语"直木必伐"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直木必伐"逐字解释参考
zhí①不弯曲。《劝学》:“木~中绳,輮以为轮。”②正直。《涉江》:“苟余心之端~兮,虽僻远其何伤。”③正确。《后序》:“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④笔直地。《与朱元思书》:“争高~指,千百成峰。”⑤纵的;竖的。《阿房宫赋》:“~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⑥遇到。《汉书·刑法志》:“魏之武卒,不可以~秦之锐士。”⑦通“值”,价值。《卖炭翁》:“系向牛头充炭~。”⑧通“值”,值班。《晋书·庾珉传》:“珉为侍中,~于省内。”⑨仅仅;只是。《寡人之于国也》:“~不百步耳,是亦走也。”⑩径直;一直。《信陵君窃符救赵》:“侯生摄敝衣冠,~上载公子上坐。”⑾竟然;却。《论积贮疏》:“可为富安天下,而~为此廪廪也。”⑿简直。《序》:“则斯役之价值,~可惊天地泣鬼神。”⒀当。《垓下之战》:“~夜溃围南出,驰走。”【直裰】和尚、道士穿的大领长袍。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mù①树。《归去来兮辞》:“~欣欣以向荣。”②木头;木材。《寡人之于国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不可胜用也。”③木制刑具;木制器具。《种树郭橐驼传》:“鸣鼓而聚之,击~而召之。”【又】棺木;棺材。成语有“行将就木”。④质朴;朴实。《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勃为人~强敦厚。”⑤麻木;痴呆。《促织》:“夫妻心稍慰,但儿神气痴~,奄奄思睡。”【木阁】在悬崖峭壁之间凿石架木而成的栈道。【木契】木制的符信。符信是古代传达命令、调动军队的凭证。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bì①一定;必然。《论语十则》:“人无远虑,~有近忧。”②一定会。《廉颇蔺相如列传》:“我见相如,~辱之。”③果真,如果。《廉颇蔺相如列传》:“王~无人,臣愿奉璧往使。”④一完定执行或实行。《韩非子·五蠹》:“罚莫如重而~,使民畏之。”⑤坚决做到。《韩非子·显学》:“无参验而~之者,愚也。”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fá①砍伐。《伐檀》:“坎坎~檀兮,置之河之干兮。”②敲打。高适《燕歌行》:“摐金~鼓下榆关。”③讨伐;攻打。《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我。”④攻破;破坏。《谋攻》:“故上兵~谋,其次~交。”⑤功劳;功业。《信陵君窃符救赵》:“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也。”⑥夸耀,自夸。《屈原列传》:“每一令出,平~其功。”【伐冰之家】指贵族豪门之家。古代卿大夫以上的贵族丧祭时才能用冰,伐冰即凿痧窖取冰。【伐柯人】媒人。【伐性之斧】砍伐生命的利斧,比喻损害身心的事情。白居易《寄卢少卿》:“艳声与丽色,真为~。”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