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您目前所在位置:肥壤网 > 成语大全 > 直言取祸 > 直言取祸的成语解释

直言取祸

读音(发音): zhí yán qǔ huò

详细解释(意思):直:坦率、直爽;取:取得,引申为招致。指说话直率的人会惹祸。

出处(典故): 《左传·成公十五年》:“子好直言,必及于难。”

示例: 下官目睹其奸,不容不奏,岂不知~。 ★明·王士桢《鸣凤记·幼海议本》

直言取祸成语接龙

第一个字为"直"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言"的成语

第三个字为"取"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祸"的成语

直言取祸相关推荐

成语"直言取祸"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直言取祸"逐字解释参考

zhí①不弯曲。《劝学》:“木~中绳,輮以为轮。”②正直。《涉江》:“苟余心之端~兮,虽僻远其何伤。”③正确。《后序》:“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④笔直地。《与朱元思书》:“争高~指,千百成峰。”⑤纵的;竖的。《阿房宫赋》:“~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⑥遇到。《汉书·刑法志》:“魏之武卒,不可以~秦之锐士。”⑦通“值”,价值。《卖炭翁》:“系向牛头充炭~。”⑧通“值”,值班。《晋书·庾珉传》:“珉为侍中,~于省内。”⑨仅仅;只是。《寡人之于国也》:“~不百步耳,是亦走也。”⑩径直;一直。《信陵君窃符救赵》:“侯生摄敝衣冠,~上载公子上坐。”⑾竟然;却。《论积贮疏》:“可为富安天下,而~为此廪廪也。”⑿简直。《序》:“则斯役之价值,~可惊天地泣鬼神。”⒀当。《垓下之战》:“~夜溃围南出,驰走。”【直裰】和尚、道士穿的大领长袍。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yán①说;谈论。《桃花源记》:“此人一一为具~所闻。”《邵公谏厉王弭谤》:“吾能弭谤矣,乃不敢~。”②言语;言论。《鸿门宴》:“至军中,具以沛公~报项王。”《邵公谏厉王弭谤》:“王不听,于国人莫敢出~,三年,乃流王于彘。”③一字为一言。《琵琶行》:“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④一句为言。《信陵君窃符救赵》:“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半辞送我,我岂有所失哉?”⑤著作;书籍。《过秦论》:“焚百家之~,以愚黔首。”⑥无实在意义。《归去来辞》:“世与我相违,复驾~兮焉求?”⑦词缀,多用于动词之前。《左传·僖公九年》:“既盟之后,~归于好。”【言瑞】守信之言。【言重】出言慎重。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qǔ①割取。《周礼·大司马》:“获者~左耳。”②俘获;捕获。《李愬雪夜入蔡州》:“入蔡州~吴元济。”③攻占;夺取。《公输》:“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宋。”④拿取;拿。《赤壁赋》:“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⑤取得;获得。《谏太宗十思疏》:“岂~之易守难乎?”⑥提取;取出。《劝学》:“青~之于蓝,而青于蓝。”⑦通“取”,娶妻。《孔雀东南飞》:“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⑧可取之处。《答韦立师道书》:“仆自卜固无~。”⑨择取;选用。《鱼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义者也。”⑩用于动词后,无实义。《西江月》:“稻花香里说丰年,听~蛙声一片。”【取次】⒈随便;任意。⒉草草;仓促。【取室】娶妻。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huò①灾难;灾祸。《老子》:“~兮福所倚。”②危害;降祸。《左传·昭公元年》:“子木有~人之心。”>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话题